第六章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第四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1983年度)
获奖剧目 导 演 主 演
高山下的花环 生命的故事
腾敬德、席与明 周寰、张健民
周里京、王玉梅、王同乐 相虹
华罗庚
女记者的画外音 燃烧的心
王犁
奚佩兰 欧阳山尊、沈忆 秋
王诗槐、陈炳灿、佟瑞敏
倪康、陈珂 位北原、周正、吴雪、肖 宗环
道是无情却有情
走进暴风雨 她从画中走出来
2)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境内出现了第一批由外 国人最先开办的广播电台。
1922年12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无线电公 司,后创办了“大陆报- 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1923年1月23日晚, 有收音机的上海人第一次听到一种 新的声音,这是由在华经营电讯业务的美国无线电商人 奥斯邦开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联合创 办的一家广播电台。这是在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呼号XRO,发射功率50瓦,每晚播音1小时,内容有国内 外和上海新闻,但主要是娱乐节目,星期日设有《布 道》、《祈祷》等宗教性节目。为了推销收音机,该台 还举办无线电基本常识讲座。 因该台的设立未经中国政府有关当局批准,触犯了北 京政府的法令,北京政府外交部派人员多次交涉,该电 台在不久即停止了播音。 - 1924年5月,美国人的开洛电话材料公司在上海开办了开 洛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上海开播的广播电台中时间较长、 影响较大的电台。
罗捷
潘霞 李国强
田成仁
达式常、梅承藻 范艳华
燕儿窝之夜
沈耀庭
顾艳、郭靖、祁月茹、李 青青
第四届全国第四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1983年度)2
紧急起飞 亲家卖粮 行路难 老梅外传 水哟,纯洁的水 春雨 小佳佳游园 小龙和小丽
尤小刚 董利斌 张锡奇 温士冲 胡笳 董利斌 张惠娟 罗小玲
肖雄、孙志远、郭旭新、张 克中
2、国民政府的广播事业
1)1928年8月1日,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成立。1932年,中央广播电 台扩大发射频率,播音时间有所增加,节目编排有所改进,节目 分为:宣传、演讲、教育、新闻和娱乐。 1928年10月浙江省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是官方开办的第一座地方 台。 1935年3月9日上海广播电台开播,是上海第一座官办的广播电台。 2)抗战时期的广播事业于1938年之后开始逐步恢复并有所发展,表 现在: 首先,开办了国际广播电台,开始对外广播。 - 1939年2月6日,在重庆建立了中央短波广播电台,1940年1月, 定名为国际广播电台(VOC),译名为“中国之声”。
《焦点访谈》4期节目
2001年5月4日《青春的光彩》
2002年02月02日 《过期月饼变汤圆》
2001年9月11日《三江源 金不换 》 2002年12月07日 《精装修的烦恼》
《见证<焦点访谈>》出版
1996年《新闻调查》全家福
《新闻调查》节目:天价住院费
《新闻调查》主持人 柴静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第六章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早期传统
一、早期的中国广播
1、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广播事业的初创时期。 1)我国的无线电技术首先是被运用在军事领域中。 1915年4月,北洋政府公布《电信条例》,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涉及无线电的法令,目的是要限制外国在中 国境内私自建设无线电通信。 - 北洋政府当时禁止外国商人在中国境内开办广播,有 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政府中了解无线电广播电台这一新技术的人寥 寥无几,他们把广播电台与用于通信的无线电台等同对 待。 另一方面,政府开始意识到广播电台的舆论作用。
国产3D动画《精灵世纪》进军戛纳电视节
湖南卫视《玫瑰之约》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第25届飞天奖揭晓 陈宝国张丰毅获封优秀男演员
文化产业
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细分结构图
中国电视观众收视时段分布
国家发改委 国家广电总局下达 2006年“村村通”专项资金投资计划
6月1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 发《关于下达2006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央预 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的通知》,安排1 亿元投资,支持由于2005年国债资金规模核减而 核减建设任务的有关省(区、市)50户以上已通 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通知要求,要专 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向全 世界转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盛况。
抗美援朝期间中央台记者在朝鲜战场采访
中央台记者在钢厂采访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人
1955年7月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1956年1月7日北京市的国药业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957年,墨西哥萨尔瓦多兄弟合唱团在北京演
1973年1月,“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
1、20世纪80年代 - 1980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由15分钟增加到 30分钟,内容上由单纯报道国内新闻扩展为 全国报道国内和国际新 闻。7月,中央电视台实现了节目播出录像化,创办了第一个新闻评 论性栏目《观察与思考》。 - 1981年,中国第一部国产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播出,标志着 电视剧创作逐步有意识地摆脱戏剧和电影对电视创作的桎梏,开始 探索电视剧本身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1983年,中央电视台正式开办春节联欢晚会。 - 同年,提出了“四级办电视”的政策,形成“四级办电视,四级混 合覆盖”的电视建设基本方针。 - 1984 年4月8日,“东方红2号”第二次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第一颗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 1985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推出电视剧《四世同堂》 - 1986年,第二颗地球同步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卫星通信技术 线已经成熟,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 1988年,60家企业有线电视台发展创立了“中国企业有线电视台协 作会”。 - 1989年1月9日,中央电视台创办纪实栏目《地方台50分钟》。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射机房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使用的广播发射机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涉县发射机房
毛泽东同志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撰写、修改广播稿手迹
二、新中国广播电视建设的历程
1、建国初期的广播事业的发展 1)1950年,新闻总署召开京津新闻工作者会议,广播 电台树立了“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社会教育和文化 娱乐为主”的广播任务。 2)广播宣传密切配合形势;播音风格带有明显的时代印 记。 2、电视的诞生与初步发展 - 中国内地电视发展可分为三大时期:第一个时期是 1958到1978年(1958是中国内地电视事业诞生之 年);第二个时期是1978到1990年(1978是对中国 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十一届三中全 会),第三个时期是1990年至今(以92年小平南方谈 话为转折点,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电视 事业和电视产业迅猛发展)。
1)1958年5月1日,中国内地第一座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 的前身)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 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 的诞生。 - 中国电视从诞生不久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对外交流。 2)经过最初几年的建设,开始了初步的发展。由于电视机还没有普及, 这一发展并不是全面性的,是局部性的。主要表现在教育性电视上— —电视教学。 3)广播电视大跃进的几次挫折 - 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1963年,经济开始好转后,电视恢复发展后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加强 了国内外新闻的报道。) - 文革的强烈冲击 3、广播电视的转折与恢复 - 1978年5月1日,中央台对外广播改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 台”。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确立了国家电视中心 的地位。 - 1979年,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补 酒》,3月播出了第一条外国广告《瑞士雷达表》。
吴甫汕、李玉庆、李小健 刘鸿声、刘佩范、宋景昌 马启厚 巢萍、王文杰、李虎成 乌兰娜、詹晓宇 范可 倪月菲、沈畅畅、高鹏
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
《高山下的花环》剧照
第三节 转型时期的电视
1、20世纪90年代 - 1990年,中国第一部长篇室内剧《渴望》播出,开创了有别于电 影摄制的新的制作方式。 - 1992年,北京有线电视台和上海有线电视台成立。 - 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首次使用了制片 人的概念,中国正式有了电视栏目制片人制。 - 1994年4月2日,《焦点访谈》开播。 - 1995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开播。 - 1996年,《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相继开播。 2、21世纪初期 2000年1月27日,中央电视台创办《同一首歌》。 2001年4月20日,上海文广集团成立。 2004年,湖南卫视和天娱传媒推出《超级女声》。
-
第一家民办电台的录音间
3)中国自办广播的开始
- 1924年8月,交通部公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 行规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令。 同时,交通部开始筹建中国的广播电台。 - 1926年10月1日,刘瀚主持的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正式 启用,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 初期的广播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当时的地方性的广播 管理机构是东北无线电监督处,成立于1923年的奉天, 先后在沈阳、北京、天津建立广播电台。军阀背景,属 于官办性质。 - 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第一座商营广播电台。 - 1927年底,北京出现商营的燕声广播电台。 - 早期的国内广播电台以播送新闻和娱乐信息为主。
2006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北京 出席广电总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现场会并发表讲话。
江西省广丰县铜钹山区农民安装的电视卫星接收器。
新华网乌鲁木齐4月5日电 2006年4月4日,八十九团广播电视站 的工作人员正在维修调试有线调频广播。近年来,国家“西新”工程 的实施,让边远偏僻、地理条件恶劣的边境团场,新疆兵团农五师八 十九团的群众也能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
其次,由于在战争年代,广播电台作为重要通讯机构往往成为 军事打击的主要目标,建立必要的防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