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
(每空1分,共15分。
)1、5时24分=( 5.4 )时 8平方米6平方分米=( 806 )平方米2、由3个亿、8个千万、9个万、6个千和5个百组成的数写作( 380096500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4亿)。
3、在1∶2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36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720 )米。
4、如果在1:5的前项加上2,要使它的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10 )5、a×4=5×b,(a≠b),那么b和a成(正)比例。
6、m、n是非零自然数,m÷n=1……1,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 1 )最小公倍数是( mn )7、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8、一个圆形花坛直径为8米,绕花坛有一条小路,宽3米,这条小路的面积是(103.62)平方米。
9、一台收音机原价100元,先提价10%,又降价10%,现在售价是( 99 )元。
10、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差是4.6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6.9 )立方分米11、小东、小明和小军三人同在一张球桌上练习打乒乓球,他们轮流上场共打了一小时,平均每人打球( 40 )分钟。
12、32名同学正在10张乒乓球桌前进行单打或双打比赛,正在进行双打比赛的乒乓球桌有( 6 )张。
二、选择。
(每题1分,共8分。
)1、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B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2、a、b是两个不为0的自然数,a÷6=b,a、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A.a ;B. b ;C.6 ;D. 6a 。
3、一种盐水,盐占盐水的10%,盐和水的重量比是( C )A 、1∶11B 、1∶10C 、1∶94、4、甲数的512等于乙数的50%,则甲数是乙数的( A )。
A 、56 B 、65 C 、245 D 、425 5、把一根木头锯成7段,若每次锯的时间都相等,那么锯完每段的时间是总时间的( B )。
A 、15B 、16C 、17D 、186、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成4,这时候5个数的平均数是18,改动的数原来是( B )。
A.10 B.14; C.20; D.247、甲数是a ,它比乙数的3倍少b ,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B )。
A.3a -bB.(a +b )÷3C.a ÷3-bD. 3a +b8、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 A )。
A.1:πB. 1:2πC.2:π三、判断(5分)1、把甲队人数的51调入乙队后两队人数相等,原来甲队人数比乙队多32。
( √ ) 2、一瓶油54千克,先倒出它的51,再往瓶里加51千克。
现在瓶内的油不变。
( × ) 3、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内角是60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4、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8万,那么这个数最大可能是84999。
( √ )5、如果3a =4b(a≠0,b≠0),那么 a∶b= 3∶4。
( × )四、计算。
(34分)1、直接写出得数(8分)3500-700=2800 0.4×0.2= 0.08 9-0.9= 8.1 24÷112=1321919÷19=10121+31= 65 52+87= 4051 0.9+99×0.9=90 2、解方程。
(4分) 2x+3×0.9=24.9 120%x +x =44X=11.1 X=20X=10 X=203、计算,能简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
(16分)4×0.8×2.5×12.5 0.65×14+87×65%-65%=4×2.5×(0.8×12.5) =0.65×(14+87-1)=100 =65811÷[ 109-( 52+41 )] 72.5×0.48-2.25×4.8 =811÷21 =7.25×4.8-2.25×4.8 =411 =(7.25-2.25)×4.8 4、列式计算。
(6分) =2.4(1) 比一个数的54少32的数是28,求这个数。
( 32+28)÷54=75(2)6.75减去0.75除以0.15的商,所得的差再乘2,结果是多少?(6.75-0.75÷0.15)×2=3.5四、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4分3.14×2×2÷4-2×2÷2=1.14 平方厘米五、解决问题。
(1-4题各5分,第5题8分。
) 1、一个圆锥形小麦堆,底面周长12.56米,高1.5米。
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50千克,这堆小麦约重多少千克?12.56÷3.14÷2=2米 3.14×2×2×1.5×31×750=1177.5 千克 答:略2、新城水泥厂今年三月份生产水泥2700吨,比计划超产450吨,超产了百分之几?450÷(2700-450)=20% 答:略3、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5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6页,这时已读的与剩下的比是3∶7,小明再读多少页就能读完这本书?6÷(733 -152×2)=180 页 答:略 4、苹果的市场价为每千克8.6元,一老板当天购进含水率80%的苹果1000千克,因有事当天未能出售,两天后一次性卖出所有的苹果,但两天后的苹果含水率降为75%,该老板要损失多少钱 ?1000-1000×80%÷(1-75%)=200千克 8.6×200=1700元 答:略5、某校六年级学生举行春游,若租用20座客车,则有16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目的24座客车,则一辆客车空4个座位.已知20座客车租金260元,24座客车租金300元.问:①这个学校参加春游的师生有多少人? (提示:可用方程解)解:设准备用X 辆车 20×5+16=116 人20X+16=24X-4 答:略X=5②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应该怎样租车,最经济合算?1、 20座6辆 6×260=1560 元2、24座5辆5×300=1500 元3、24座4辆,20座1辆4×300+1×260 = 1460 元答:24座4辆,20座1辆最合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说课稿乌丹六中于志新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本节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用时为两个课时。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地球的自转》。
一、说教材首先谈一下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第一节为《地球和地球仪》,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经纬网定位等知识,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也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的自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地球自转的基本状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说学情在学情方面,初一的学生刚接触地理,对地理充满了好奇,但是地理的基本素养还比较薄弱。
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对于了解地球的运动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在上课时我会多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实例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能力,以及新课标要求,我制定了本节课的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包括方向、周期、旋转轴。
②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③理解时差现象,并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法,培养学生动手演示的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地球的自转,掌握地球的基本运动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喜欢地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注重探究,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态度和价值观。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设定了以下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2、教学难点:理解时差现象,并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
五、说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将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基本知识时运用,简答直接,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演示法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示地球的自转,更加直观,清晰明了。
讨论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六、说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