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识别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常用)
一. 是非判断法(出现以下情况即判为重要环境因 素) 1.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 2.相关方有反复合理要求的 3.潜在的可能导致重大环境事故的 4.生产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不符合国家和行业 标准的 5.未达到企业要求的产品中的环境因素 6.对本企业影响很大的相关方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危险源”表述举例
(规范、准确、精炼、学术性语言)
活动(工序) 序号 车削 1 2 3 4 5 6 7 8 环境因素 切屑排放 含油废水排放 含铬废水排放 酸雾排放 苯系物排放 粉尘排放 焊接烟尘排放 焊渣排放 环境影响 污染土壤、浪费资源 污染水体 污染水体 污染大气 污染大气 污染大气 污染大气 污染土壤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危险源 切屑飞溅 工件飞逸 脚踏板损坏 酸雾排放 苯系物排放 粉尘排放 风险 伤人、灼人、扎人 机械伤害 人员拌倒摔伤 诱发职业病 诱发职业病 诱发职业病
工序—输入输出法 工序—设施—人员分析法 识别 环境因素 危险源 是非判断法 三因子评价法 (环境三因子,D=LEC) 评价 重要环境因素 风险分级
新产品、新材料 新工艺、新设备 新、扩、改项目 法规变化
更新
目标指标、方案 运行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控制 重要环境因素 危险源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分类比较
严重,重伤,或一定的财产损失 重大,致残,或较小的财产损失 轻微伤害,需要救护,或很小财产 损失
表4 危险等级划分 D
D值 >320 160~320 70~16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D值 20~70 <20 危险程度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2 13 14 15
容易遗漏的环境因素/危险源
1.产品中的环境因素 2.资源能源消耗(节约)类环境因素 3.异常状况下的环境因素/危险源 · 设备设施调试、检修 · 设备起动、停止、故 障 4.紧急状况下的环境因素/危险源 · 火灾、爆炸、泄漏、环保设施的事故性排放、 保护装置失灵、自然灾害 5.辅助设备设施的环境因素/危险源 · 动力、制冷、库房、水电系统、机动车、建筑 物、通道、登高梯台
环境因素/危险源的 识别、评价与控制策划
1.环境因素/危险源的类别及识别思路 2 .环境因素 / 危险源的识别方法、技巧及 举例 3.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课堂练习 4.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评价方法 5.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控制途径 6.企业识别、评价、控制环境因素/危险 源的具体步骤
识别、评价、控制、更新环境 因素/危险源步骤与方法示意图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示意图
环境因素清单
是非判断法 不 相 潜 资 产 符 关 在 源 品 合 方 环 能 中 法 合 境 源 环 规 理 因 消 境 要 要 素 耗 因 求 求 (F) (G) 素 (D) (E) (H) 重 大 的 相 关 方 环 境 因 素 (I)
三因子评价法 X=abc a:发生频率 b:排放量 c:相关方关注度
风险评价方法
序号 危险源类型 推荐方法 判断标准
1
2 3
紧急、潜在类危险源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是非判断法 (1)是非判断法 (2)D=LEC法 (1)是否判断法
直观风险是否重大
· 是否不符合法规要求 · 是否曾出现重大事故 · D值是否>临界值 · 是否超标或违规 · 员工是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强烈抱怨 D值是否>临界值 影响是否直接且重大 D值是否>临界值 (相关方作业环境恶劣类危险源)
风险等级划分
评价依据 控制途径 目标方案 运行控制 应急响应 责任 部门
序号 类别
工序/设施 危险源 /人员
风险 等级
是非
D值
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 控制途径
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控制途径 目标、管理方案 (4.3.3/4) · 超标、违规 E/S · 达标,持续改进 · 提高产品环境性能 E · 综合利用,节能降耗 · 消除安全隐患 S · 改善作业环境 运控程序 (4.4.6) · 正常活动 · 相关方 应急响应 (4.4.7) · 异常、紧急、 潜在情况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二.三因子评价法(一般用于污染因子排放类环境因素) 1.评价因子 a. 发生频率 b. 排放量 c. 相关方关注程度 2.评价参数:X=a×b×c 3.设定X≥50时,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发生频率 一年以上一次 每月一次至每年一次 每周一次至每月一次 每日一次至每周一次 每日一次至每日多次 a 1 2 3 4 5 排 放 微量 很少 少 较多 很多 量 b 相关方关注程度 c 1 不甚关注 2 一般关注 3 关注 4 较关注 5 极度关注 1 2 3 4 5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评价依据 序号 类别 工序/产 品/服务 重要环 重大环 境因素 境影响 是非 X值 控制途径 目标方案 运行控制 应急响应 责任 部门
危险源/风险等级清单
危险源清单
序号 车间(部门) 工序/设 施/人员 是非判断法 危险源 风险 A B C D L E C D D=LEC法 是否 备 重大 注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分数值 10 6 3 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分数值 0.5 0.2 0.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
分数值 10 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分数值 2 频繁程度 每月一次暴露
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危险源 具体步骤
1.按部门(车间)将活动划分为粗细适当的工序 2 .应用“工序 — 输入输出法”“工序— 设施 —人员 分析法”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形成各部门(车 间)级环境因素/危险源清单(初稿) 3.汇总各部门清单,形成全厂环境因素/危险源清单 4.应用是否判断法、三因子(D=LEC)法,进行环 境/风险评价,形成全厂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 清单 5.分解全厂清单,形成各部门清单(定稿) 6.初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控制途径 (1)目标方案 (2)运控程序 (3)应急程序
6
3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1
0.5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 法)的具体评价数据
表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C
分数值
100 40 15
后
果
分数值
7 3 1
后
果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特大财产 损失 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较大财产 损失
能源、原材 料、零部件
输入
工序 (活动)
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的工序划分
1.作业活动作为“工序”,不再细分。如 ·起重 ·空压机运行 ·危险化学品贮存 ·电动工具使用 ·打磨 ·叉车驾驶 ·电工维修 ·复印 ·电脑操作
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的工序划分
2.按作业活动类别划分“工序”。如 ·焊 接:气焊、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 弧焊、电阻焊、钎焊、摩擦焊、扩 散焊、等离子焊、激光焊、电子束 焊等 铝合金氩弧焊、不锈钢氩弧焊等 ·热 处 理:油淬、水淬、盐浴淬火、等温淬火、 回火、退火、正火、气体渗碳、气 体渗氮、碳氮共渗、深冷处理等 · 机械加工: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镗削、 刮削、钻削、铰孔、滚齿、珩齿、 数控加工等
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的工序划分
3.将作业活动细分为“工序”。如 · 铸造:混砂、造型制芯、炉料配备、熔化、炉 前处理、浇注、落砂、清理 ·锻造:锻坯下料、锻坯加热、锻打、锻后处理 ·锅炉房运行:煤的储送、煤燃烧、水化处理、 除尘、污水处理 · 涂装:前处理(除锈、除油、磷化)、电泳涂 底漆、喷涂中漆、喷涂面漆
容易遗漏的环境因素/危险源
6.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危险源 · 原材料、危化品运输装卸、承包方、施工方、 外协方、厂中厂 7.二次污染造成的环境因素及影响 · 除尘器粉尘、污水处理污泥、废活性炭、废催 化剂、废离子交换树脂、湿式除尘的污水 8.人的不安全行为 · 违章操作、违章指挥、防护用品佩戴不当、工 具使用不当、配合不当
产品、服务 排放、泄漏 污染因子 环境因素 突发事件 环境因素
相关方环境因素
识别危险源的 《工序—设施—人员分析法》
工业卫生危险源 突发事件危险源 设备设施 物的不安全 状态危险源 输出 产品、服务 排放、泄漏 相关方危险源 人员 人的不安全行为 (操作、管理)危险源 工业卫生 危险源 突发事件 危险源
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方法
1.以工序(活动)为单元进行识别 2.识别环境因素采用
《工序——输入输出法》
3.识别危险源采用
《工序——设施——人员分析法》
识别环境因素的 《工序——输入输出法》
能源资源环境因素 部门 输入 输出 产品中 环境因素 服务环境因素 相关方环境因素
能源、 原材料、 零部件
工序 (活动)
5
( 2 )三因子评价 X 值是否>临界值
评价风险等级方法示意图
危险源清单
A
是 不符合法 规、标准
B 非 判
C 断 法
D 相关方合理 反复抱怨要求 D=LEC法
直接观察到 潜在重大风险
曾发生过事故 尚无合理措施
D值分级 风险级别划分
风险控制策划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 法)的具体评价数据
电镀铬 喷漆 打磨 手工电弧焊
焊接烟尘排放 诱发职业病 焊渣飞溅 灼人、 诱发火灾爆炸
“环境因素/危险源”表述举例
(规范、准确、精炼、学术性语言)
活动 (工序) 序号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9 噪声排放 噪声扰民 冲剪压 钢材利用率提 10 节约资源 高 危险化学品 运输 电气设备运 行 产品设计 (电脑操 作) 11 序号 危险源 风险 9 噪声排放 听力损伤 光电保护 10 机械伤害 装置失效 诱发火灾、爆 诱发火灾、爆炸 危险化学品泄 危险化学 炸 11 漏 品泄漏 污染土壤、水体、 人员伤害、 中毒 大气 绝缘失效 绝缘失效短路 诱发火灾 12 诱发火灾 短路 电能消耗 消耗能源 13 电器漏电 触电伤害 电磁辐射 污染环境 14 电磁辐射 诱发职业病 产品环境性能 节能降耗、减少 15 病毒侵入 设计数据丢失 提高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