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检验

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检验


(4)对每一个回归模型,计算残 差平方和:与较小X值对应的ESS1和 与较大X值对应的ESS2。
(5)假设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并且不 存在序列相关),则统计量ESS2/ESS1 将服从分子自由度和分母自由度均为 [(N-d)/2-k-1]的F分布。 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如果统计 量的值大于上述F分布的临界值,就 拒绝原假设;否则接受原假设。
此容易存在异方差。
出现异方差的几种情形:
(1)研究某一地区居民家庭的储 蓄行为,高收入家庭:储蓄的差 异较大;低收入家庭:储蓄则更 有规律性,差异较小。
(2)研究某一地区居民家庭的消
费支出。消费是与家庭收入紧密相
联的,一般情况下,居民收入服从
正态分布:中等收入的人数多,两 端收入的人数少。
(3)研究某一地区企业生产函数, 由于每个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 产出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大企业 的误差项可能会比小企业误差的 方差大。
(四)布莱驰-帕根检验 (Breusch-Pagan Test )
检验思想:假设真正的误差项方差与 某个自变量Z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f ( Z i )
2 i
如果异方差存在的话,上式给出了它的 形式。f( )代表一个函数,可以是线性或 对数等形式。Z可以是自变量X,也可以 是X以外的一组自变量。
检验步骤:
(1)对原方程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 行回归模型估计。 (2)从回归方程中计算出残差ei。
(3)利用原方程中的解释变量与残 差作回归方程。 对方程进行估计并进行显著性检 验。如果存在某种函数形式,使 得方程显著成立,则说明原模型 存在异方差 。
帕克检验常用的回归方程为:ln e 0 1 ln X i i
学习要点: 异方差的检验和修正 序列相关的检验和修正 多重共线的检验和修正
5.1 异方差性

什么是异方差
对于不同的样本点,随机误 差项的方差不再是常数,而随 着观测值的不同而互不相同,
则认为出现了异方差。
var( i ) E ( )
2 i
2 i
在截面数据中,由于样本 点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
情况一:已知误差项方差为

2 i
(1)将原回归模型中的所有变量都除以 i
Yi Yi i
*
0 i
* 0
X
* ji
X ji
i
i i
* i
(2)用变换后的模型替代原模型,然后用普 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 变换后的模型为:
检验思想:如果观测值的误差方差相同, 则样本某一部分的方差将和另一部分的 方差相同,因此可使用F检验对误差方差 的均衡性进行检验。 首先提出两个假设: 原假设H0 :误差项为同方差; 备择假设H1 :误差项为异方差且表现 为解释变量Xi2的函数,即 σi2=C Xi2
检验步骤:
(1)将数据按自变量X的大小排列。

异方差的修正
基本思路: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
该方法是对原模型加权,使之变成 一个新的不存在异方差的模型,然 后采用OLS法估计其参数。
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例:
Yi 0 1 X1i 2 X 2i 3 X 3i k X ki i
下面将分两种情况进行研究。
2 i
戈里瑟检验常用的回归方程为:
| ei | 0 1 X i i
| ei | 0 1 X i2 i
| ei | 0 1 X i i
1 | ei | 0 1 i Xi
(三)戈德菲尔德-昆茨检验(Goldfeld-Guandt Test)

异方差的后果
参数估计量不具备有效性
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效
模型的预测失效

异方差的检验
基本思路:首先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
计模型,求得模型误差项的估计值,然 后检验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与解释变量观 测值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检验方法:
(一)图示法
这是最直接的检验方法,可以将残差 平方和与模型中的某个或若干个解释变 量Xi分别绘制散点图,或者将残差平方 和与因变量的拟合值绘制散点图,以此 来观察是否存在异方差。 若散点图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 则说明不存在异方差性,否则说明存 在异方差性。
(2)省略中间的d项观测值(d通常 在样本总量的1/3至1/6之间),并将 剩下的观测值划分为较小与较大的相 同的两个子样本,每个子样样本容量 均为(N-d)/2。
(3)采用OLS拟合两个回归模型, 第一个(以下标1表示)是关于较小X 值的那部分数据,第二个(以下标2 表示)是关于较大X值的那部分数据。
ˆi2
ˆi2
0
X
(a)递增型异方差
0
X
(b)递减型异方差
ˆ
2 i
ˆ
2 i
0
(c)同方差
X
0
(d)复杂型异方差
X
(二)帕克检验(Park )和戈里瑟检验(Gleiser)
检验思想:如果存在异方差,那么异方 差σi2 可能与一个或多个解释变量相关, 因此可以作σi2 对解释变量的回归,对此 进行判断。 首先提出两个假设: 原假设H0 :误差项为同方差 备择假设H1 :误差项为异方差
首先,计算最小二乘估计的残差,同时 用这些残差来估计误差项的标准方差:
N 然后,进行下列回归分析,并对参数估 计结果进行统计检验。
2 ˆ i Z i i 2 ˆ
ˆ2
2 ˆ i
检验步骤:
(1)提出假设 原假设H0:误差项为同异方差 备择假设H1:误差项为异方差 (2)根据回归分析中的参数估计值, 计算统计量RSS/2。 (3)检验统计量RSS/2在给定显著 性水平下是否服从卡方分布。 若服从卡方分布,则拒绝原假设; 否则接受原假设。
(五)怀特检验(White Test)
检验思想:同布莱驰-帕根检验类似,假 设对回归残差构造下面的模型:
ˆ Z i i
2 i
然后对参数估计结果进行统计检验。
检验步骤:
(1)提出假设 原假设H0:误差项为同异方差 备择假设H1:误差项为异方差 (2)根据回归分析中的参数估计值, 计算拟合优度R2。 (3)检验统计量NR2在给定显著性水 平下是否服从卡方分布。 若服从卡方分布,则拒绝原假设; 否则接受原假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