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酶
一、填空题
1、根据酶对底物选择的严格程度不同,可将酶的专一性分为、、和三大类。
2、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和。
3、米氏常数(Km)为反应速度达到一半时的,其单位为。
4、某些调节酶(寡聚酶)ひ对[S]作图时形成型曲线,这是底物与酶分子上专一性结合部位结合后产生的一种效应而引起的。
5、维生素B5构成的两种辅酶为和,这两种辅酶的作用是。
6、酶的动力学曲线为型;但变构酶的动力学曲线呈型。
7、酶的调节分为与调节。
8、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D引起的疾病分别是、。
9、硫胺素在体内形成的辅酶和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缺乏维生素C 引起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原因是酶能够()
A、升高反应的活化能
B、降低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D、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2、根据中间产物学说推导了能够表示整合酶促反应中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公式的两位科学家是()
A、Michaelis和Menten
B、Meselson和Stahl
C、Hatch和Slack
D、Miescher和Hoppe
3、酶活性中心是()
A、在一级结构水平上形成
B、在二级结构水平上形成
C、在三级结构水平上形成
D、在核酸指导下形成
4、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A、酶蛋白
B、底物
C、辅酶或辅基
D、催化基团
5、某酶今有4种底物(S),其Km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
A、S1:Km=5×10-5M
B、S2:Km=1×10-5M
C、S3:Km=10×10-5M
D、S4:Km=0.1×10-5M
6、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
A、Vmax不变,Km增大
B、Vmax不变,Km减小
C、Vmax增大,Km不变
D、Vmax减小,Km不变
7、有机磷农药是酶的()
A、不可逆抑制剂
B、可逆抑制剂
C、竞争性抑制剂
D、非竞争性抑制剂
8、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得到的是零级反应,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形变底物与酶产生不可逆结合
B、酶与未形变底物形成复合物
C、酶的活性部位为底物所饱和
D、过多底物与酶发生不利于催化反应的结合
9、酶比活力的正确表示方法为()
A、单位/mg蛋白
B、mg蛋白
C、底物消耗量
D、产物生成量
10、根据米氏方程,有关[s]与Km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s]< < Km时,V与[s]成正比;
B、当[s]=Km时,V=1/2Vmax
C、当[s] > >Km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D、当[s]=2/3Km时,V=25%Vmax
11、酶促反应速度为其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
A、[S]
B、1/2[S]
C、1/4[S]
D、0.4[S]
12、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以使:()
A、Vmax减少,Km减小
B、Vmax不变,Km增加
C、Vmax不变,Km减小
D、Vmax减小,Km增加
13、目前公认的酶与底物结合的学说是()
A、活性中心说
B、诱导契合学说
C、锁匙学说
D、中间产物学说
14、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按抑制类型应属于()
A、反馈抑制
B、非竞争性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底物抑制
15、重金属盐类是酶的()
A、不可逆抑制剂
B、可逆抑制剂
C、竞争性抑制剂
D、非竞争性抑制剂
16、VB1参与形成的辅酶是:()
A、TPP
B、NAD+
C、FAD
D、CoA
三、是非题
1、重金属离子可构成全酶中的辅助因子。
()
2、构成酶活性中心的基团在酶的一级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可能相距较远。
()
3、辅酶与酶蛋白的结合不紧密,可以用透析的方法除去。
()
4、一个酶作用于多种底物时,其最适底物的Km值应该是最小。
()
5、一般来说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相应地蛋白质都是酶。
()
6、酶反应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取决于酶蛋白本身。
()
7、竞争性抑制剂在结构上与酶的底物相类似。
()
8、辅酶与酶的结合比辅基与酶的结合更为紧密。
()
9、抑制剂不与底物竞争酶结合部位,则不会表现为竞争性抑制。
()
10、同工酶是结构和功能相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类酶。
()
四、名词解释
1、酶的活性中心
2、不可逆抑制作用
3、可逆抑制作用
4、变构酶
5、酶变构调节
6、酶的比活力
7、同工酶8、Km 9、竟争性抑制作用
10、非竟争性抑制作用11、酶原的激活12、共价修饰调节
五、问答题:
1、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用曲线表示并说明它们各有什么影响?
2、什么是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的意义是什么?试求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9%时,所需求的底物浓度(用Km表示)
3、试比较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