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宜昌市CDC 2021年2月7日星期日
传染病基本知识---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毒、病菌、 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 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 行性。
传染病概述---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 人或动物。
传染病人
预防控制措施
①管理传染源:病人隔离治疗1周,或至退热后2天。不住院者外出应 戴口罩。单位流行应进行集体检疫,并要健全和加强疫情报告制度。 ②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用食醋或过氧乙 酸熏蒸消毒。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到公共场所应戴口 罩。不到病人家串门,以减少传播机会。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 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 ③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和休息,增 强自身抗病能力,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 个人卫生习惯。
隔离
1、经正规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可在家或者住 院隔离治疗。
2、医院出具复课证明且达到隔离期时间。 3、隔离期内老师需跟踪了解病情进展。 4、在家隔离治疗时不参加聚集活动。 5、做好家长工作,争取支持理解配合。
忌:心太软
病名
麻疹 流感 猩红热 手足口 风疹 水痘 流腮 流脑 甲肝 乙肝
脊灰 乙脑 霍乱 菌痢
容易受传染
自我保护意识差
(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等,易感人群都 是儿童与青少年 )
2021/2/7
9
常见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的病人和 带菌者均是传染源。 病人及其带菌者体内 的病原体随病人或携 带者排出的粪便污染 环境后,经水、食物、 手、苍蝇、蟑螂等媒 介由口而入引起感染。 发病夏秋两季为 多。
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定为丙类法定传染病,成 为我国第38种法定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大约2-7天,大多数感染后没 有临床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其中的大 部分病例经过几天后会自愈,无需特 殊治疗。
疾病初期可能表现为轻微的感冒症状。 典型症状为口腔、手掌、脚掌出现水
数小时
7天
症状消失后7天,如持续带 7天。
菌者应继续隔离
预防接种
目前最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 学校和托幼机构: 组织配合协调 接种证查验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
患者或携 讲话、咳嗽、空气传播途径
带者(携带病
毒)
病原体
飞沫悬 浮于空 气中
散播
健康人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 呼吸道症状。该病潜伏期短(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 最长4日。
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率高和流行过程短是流感的流 行特征。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大流行主 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当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时, 人群普遍易感而发生大流行。一般每10~15年可发生一次 世界性大流行,每2~3年可有一 次小流行。乙型流感多 呈局部流行或散发,亦可大流行。丙型一般只引起散发。
④接种流感疫苗:在疫苗株与病毒株抗原一致的情况下,均有肯定的 预防效果。接种时间: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推荐接种时 间为9至11月份。接种对象:所有希望减少患流感可能性,没有接种禁 忌,年龄在6个月以上者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禁止接种流感疫苗的人 群:(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 者;(3)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5) 慢性病发作期;(6)严重过敏体质者;(7)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 全病毒灭活疫苗;(8)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晨午检与因病缺课
每日进行晨午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 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 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学校和托幼机 构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进行病因追查和 登记,即对就诊的患儿要及时向家长了解 诊疗情况,根据病情,患病儿童可居家或 住院隔离治疗,以减少交叉感染。
预防控制措施
1、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 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 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疫情报告内容(2)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肠道传染病---霍乱
肠道传染病---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临床特点为为恶心、呕 吐、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 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 或水样便。此外,头痛、轻度发热、寒颤和肌 肉痛也是常见症状,严重者出现脱水。该病潜 伏期短(潜伏期4~48h,少数在18~72h),传 染性强,传播迅速。
手足口病有哪些并发症
心肌炎 脑炎 脑膜炎 弛缓性麻痹
发现传染病怎么做
报告 洗手 停课 消毒 晨检与因病缺课登记 隔离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洗手---正确的洗手步骤
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 搓: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两手交叉
并互相摩擦,两手搓揉手掌及手背, 作拉手姿势以擦洗指尖,此动作至 少须20秒。(搓手心、手背、手指 尖) 冲:将双手冲洗干净 捧:捧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擦:用干净的毛巾、擦手纸将手擦 干
急性期至HBsAg转阴,恢复 期仍未转阴者按HBsAg携带 者处理
发病日起40天
急肝密切接触者45天。此期间, 园、所不办理入、转托。如系 职工,应暂停其工作
20天,可同时服疫苗预防
10-14天 1-3天
4天 数小时
21天 7天
发病后至体温正常 症状消失后15天
不检疫
5天,并连续3次粪检阴性
1-3天
流感
▪ 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 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 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 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水痘
▪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10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猩红热
▪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
潜伏期 常见
8-12天 1-3天 2-4天
最短
6天
数小时 1天
最长
接受被动免疫者 28天
4天
7天
患者隔离日期
无合并症出疹后5天 退热后2天 一般不少于4天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
密切接触21天,被免者28 天
集体机构人员4天 医学观察7天
3-7天 10-12天 14-16天 14-21天 2-3天 30天 60-90天
霍乱、细菌性痢疾 甲型肝炎等
昆虫或动物媒介
昆虫通过沾有病原体的足部或口部,将病原体散播;有些病原体要先 在昆虫体内寄居一段时间繁殖后,才具传染性。
乙型脑炎、疟疾(蚊子传播)、 肠道传染病(苍蝇、老鼠传 播)、狂犬病(狗传播)等
血液/体液传染
通过输血、文身、穿耳、被污染的针具扎伤或性行为传播。
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目前仍无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殊的药物, 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
也无疫苗
感染手足口病后会复发吗
手足口病康复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抗体,抗体持续时间较久,能预防同 型病毒的侵袭。
但是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很 多,所以仍然有可能造成复发。
手足口病的病死率高吗
大多数患者,症状都很轻微,甚至没 有症状,而且极大一部分人可以不经 治疗而自愈。只有极少数发生并发症 的患者才会死亡,根据专家估计, 99.9%的患者还是能康复的。
“红眼病”-急性结膜炎
“红眼病”医学上称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 染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夏季流行 的“红眼病”多属于病毒性结膜炎。
红眼病传染性强,发病急,传播快。患儿的眼泪和眼 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健康人如果接触了患儿 污染了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书、玩具以及 门把手、钱钞等,常常在24小时之内就发病。另外, 游泳也是传播“红眼病”的主要途径。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 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 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 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 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 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 流行。
预防控制措施
疥疮、水痘等 头虱、结膜炎(红眼病等)
吸入感染者打喷嚏、咳嗽、吐痰、讲话时喷出的飞沫; 空气或飞沫传播 手触摸沾有飞沫、痰液的污染物或地面,再触摸眼、口、鼻等粘膜进
行传播;病原体附着在微尘或水雾中,在空气中漂浮,经呼吸道进入 体内。
非典型肺炎 流行性感冒
肺结核等
食物或水 (共同的污染源)
进食受污染的食品,饮用受污染的水。
①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在集 体儿童机构的接触者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 即暂时隔离。 ②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对污染场所进行消 毒。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病人用 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 光暴晒。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 大声说话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③接种水痘疫苗:用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对 象:1周岁以上儿童。
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 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 结疤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
▪ 手足口病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 感染者(1: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