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机构、学校和托幼机构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职责。
4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人、财、物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
❖ 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者卫生科。校医院应当设保健科 (室),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 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 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可以根 据需要,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6、学校疫情报告人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 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报告工作
7、学校疫情报告人协助本单位建立、健全传染病 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 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8、学校疫情报告人定期对全校(托幼机构)学生 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9、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全校(托幼机构)学 生的晨检工作。
3、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及卫 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 检查;
4、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教育
5、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
❖ 学校校医或保健老师为学校在编人员,熟悉相关的卫生防 病知识。
5
《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 规定:
❖ 4.1 学校每年应制定计划并予以落实,并将其纳 入年度工作考评。
❖ 4.2 学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传 染病的预防控制,以保证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 工作的落实。
❖ 两个危害: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校的正常 教学秩序。
❖ 如果对疫情处置不及时、防控措施不到位还会造成 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
❖ 因此,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一直以来备受各级政府、 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疫苗流通 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原卫生部和教育部先后下发了:
❖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 ❖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导手册》; ❖ 《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 ❖ 《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 ❖ 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GB 28932-2012) ❖ 分别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 制
主要内容
❖ 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 二、学校较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 三、学校如何防控传染病疫情 ❖ 四、微生物基础知识及消毒隔离 ❖ 五、学校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 ❖ 六、托幼机构预防接种新知识
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 学校作为特殊人群聚集场所,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暴 发流行。
❖ 疫情报告网络覆盖全校各班级和部门,各环节人 员和联系电话清楚,并绘制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 图,在医务室显著位置张贴。
(三)工作职责清楚
1、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发现、收集、汇总及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2、负责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及报 告工作;
6
4.3 寄宿制学校和600人以上的学校应设立医务室 或者卫生室,并按不低于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 配备专职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 4.4 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非寄宿制学校,可以配 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保健教师, 开展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 4.5 学校应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学校传染病 疫情报告人的设置优先考虑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专 业技术人员。
2、学生是传染病的主要感染人群(生物学 特性)
❖ 幼儿和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个体的免 疫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感染传染 病,如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手足口 病等,感染者均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
3、不易被早发现,极易造成暴发和流行(传 播可行性)
❖ 幼儿和学生多不了解传染病早期症状,不能 清楚表达身体的不适,因此不易被早发现和 早诊断,很多传染病在潜伏期和发病早期就 有了极强的传染性,在人群高度聚集和相互 密切接触的学校自然就容易引发传染病的传 播及流行。
三、学校如何防控传染病疫情?
一、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组织管理和报告网络健全 三、工作职责清楚 四、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五、做好应急准备 六、加强疫情监测 七、加强疫情报告 八、加强疫情处置 九、加强健康教育
(一)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传染病防控工作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
7
二、学校较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1、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场所特殊性) ❖ 幼儿和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
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可 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 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的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 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 学校好比是一个整合器!!!
(四)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 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 ❖ 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
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生清扫制度;
❖ 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 ❖ 个人卫生清洁制度; 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 食品卫生安全制度;
❖ 学生晨检制度; ❖ 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 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 学生免疫规划的管理制度 ❖ 健康教育制度; ❖ 通风、消毒等制度。
规定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要求: 1、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 2、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专(兼)职卫生保健
人员优先考虑; 3、必须为学校或者托幼机构的在编人员。
(二)组织管理和报告网络健全
❖ 学校应建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由 校长、分管校长、校医(保健老师)、教务处主 任及各年级组长组成,负责本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的组织、实施及督导检查等,各部门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随着学校人事变动,领导小组成员应 及时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