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A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标志按其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___________ 。

2. 统计指标由指标名称和_________ 。

3.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___________ 。

4.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标志总量和_____________ 。

5. 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__________ 。

6. 测定循环变动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 。

7. 如果用的是各年份季度资料,应采取__________ 移动平均。

8. 三个或三个以上在经济上有联系,数量上保持一定对等关系的指数形成的一个整体,称为9. 就方法来说,参数估计的基础是概率论中的大数法则和____________ 。

10. 估计标准误差愈小,根据回归直线方程式计算的估计值就____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 社会经济统计学属于社会科学的()A.实验论和理论性的学科B.方法论和应用性的学科C.系统论和全面性的学科D.信息论和社会性的学科12. 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职工的工龄B.职工的性别C.职工的政治面貌D.职工的籍贯13. 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统计总体D.总体单位14. 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A.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B确定统计分析的方法 C.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D明确统计研究的目的15.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A.调查对象B.调查项目C.调查单位D.填报单位16. 对连续型组距数列,凡是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 D.另立一组17. 某校2001 年在校学生人数6000 人,毕业生人数1400 人,上述两个指标是( )A. 均为时期指标B. 均为时点指标C. 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 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18. 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 年,第二组为8 年,第三组为10 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 ,第二组占50% ,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A.8 年B.7.55 年C.32.5 年D.7.8 年19. 某企业有三个流水连续作业车间,某月份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5% ,90% ,85 ,全厂平均合格率要采用的算式是( )A. B.C. D.20. 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 )A. 年年增长B. 年年下降C. 年年不变D. 无法确定21. 在长期趋势分析中,如果被研究现象的各年二次差或二次增长量接近于一个常数,则该现象应拟合( )A. 直线B. 二次抛物线C. 指数曲线D. 双曲线22. 某企业2001 年产量比2000 年增长了13.6% ,生产费用增加了12.9% ,则该厂年产品成本( )A. 减少了0.62%B. 增加了0.62%C. 减少了0.7%D. 增加了0.7%23. 有效性是指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它估计量的方差相比( )A. 优良估计量方差小B. 优良估计量方差大C. 两者相等D. 两者不等24. 在同样的条件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 )A. 两者相等B. 前者大于后者C. 前者小于后者D. 两者大小无法确定25. 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A. 都是随机的B. 一个是随着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C. 随机和不随机都可以D. 都不是随机的三、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6. 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 )A. 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B. 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C. 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D. 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E.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27.统计指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A.指标名称必须有正确的涵义B. 指标名称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依据C.指标结构必须完整D. 要有明确的计算口径范围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E.28.统计调查的方式有( )A.统计报表B. 普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抽样调查E.29.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 )A.区分事物的本质B. 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变化C.研究现象之间数量上的依存关系D. 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E.30.常用的总量指标推算方法有( )A.平衡关系推算法B. 比例关系推算法C. 因素关系推算法D. 标志值估算法抽样推算法E.31.下列应采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是( )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月平均工资A.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B.已知某工厂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C.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已知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D.已知某厂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E.3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方程必须满足下面要求( )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平方和最小A.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之和为零B.趋势值与观察值之和为零C.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之和最小D.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平方和最小E.33.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计算中有( )A.比较作用B. 平衡作用C. 同度量作用D.权数作用E.因素分析作用34.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是()A.独立性B. 无偏性C. 充分性D. 一致性E. 有效性35.机床使用年限与其维修费用之间关系属于( )A.函数关系B. 相关关系C. 正相关关系D.负相关关系E. 无相关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10 分)36.连续变量37.监测指标38.典型调查39.频数分析40.方差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20 分)41. 简述统计活动的过程。

42. 简述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

43. 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 其作用是什么?44. 简述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不同点。

六、计算题(第45 小题 5 分,46 、47 、48 小题各10 分,共35 分)45. 根据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计算下表中所缺指标数值,并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年份棉布产量(百万米)增长量发展速度%与上年比较增长速度%199195.21992 4.819931041994 5.8与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由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47. 从火柴厂随机抽出100 盒火柴进行检验,每盒火柴平均支数的平均数为99 支,标准差为3支。

试以99.73% 的概率推断全部火柴平均每盒支数的区间范围,若允许误差减少一半,概率保证不变,则应抽取多少盒火柴进行检查?[t=3]48. 已知:从8 家自选商场销售额资料(x, 万元)和利润额(y, 百元)资料计算得知:n=846. 某商场基期销售额为2000 万元,报告期增长了12% ,又知价格指数为105% 试从相对数刀x=36.4刀y=800刀X2=207.54刀Y2=104214刀xy=4544.6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相关系数,利润额对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1.数量标志2.指标数值所构成3.各组界限4.总体单位数5.集中趋势6.剩余测定法7.四项8.指数体系9.中心极限定理10. 愈准确、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5 分)11.B 12.A 13.B 14.A 15.C16.B 17.D 18.D 19.C 20.B21.B 22.A 23.A 24.C 25.A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26.BCE 27.ABCDE 28.ABCDE 29.ABC 30.ABCDE31.ABD 32.AB 33.CD 34.BDE 35.BC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10 分)36. 连续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

相邻两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数值。

37. 监测指标是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运行进行跟踪监测, 看其是否偏离既定目标, 是否保持平衡的统 计指标。

38. 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在对调查总体进行全面分析 的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中选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的一种调查方法。

39.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 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 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称为频数分布。

40.方差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

五、简答题 (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 41.① 统计设计 ② 统计调查 ③ 统计整理 ④ 统计分析42. ① 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案 ② 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③ 进行汇总和计算 ④ 进行再 审核 ⑤编制统计表43. ① 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称标志值变异指标 ② 反映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 ③ 反映研究总体标志值的稳定性 ④ 反映与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节奏性、均衡性44. 平均发展水平所平均的是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表现, 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内发 展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单位同一数量差异抽象化,从静态上反映总体某个数量标志的一 般水平。

45.年份棉布产 增长 发展速 增长速 量 量 度 % 度 %(百万与上年米)比较1991 95.21992 100 4.8105.04 5.04 1993 1044104 4.01994 110.032 6.032105.85.847. n=400( 盒 )六、计算题 ( 第 45 小题 5 分,46 47 、 48 小题 10 分,共 35 分 )46. 112%=105 X 106.7%240=106.7+133.348. ① r=0.9676 ② =51.3+12.9x统计学原理试题( B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 分)1. 从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对应关系来看,标志通常与()相同。

2.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 ,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 ,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3. 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积累额的比例为1 :0.4 ,这是()相对指标。

4. 在+A 的公式中,A 称为()。

5. 峰度是指次数分布曲线项峰的(),是次数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

6. 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平均数。

7. 按习惯做法,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编制的物量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实际上是()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

8. 对一个确定的总体,抽选的样本可能个数与()和()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