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管理PPT
气道梗阻可以引起吸气、呼气时气道阻 力增高,导致呼吸肌疲劳并能引起致命 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7
一般患者呼吸道管理要点
首先进行护理评估 病史、身体评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确定护理诊断 清理呼吸道无效 有窒 息危险等
确定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体位 吸氧 环境 饮食 观察痰液量与性质 促进痰液引流 体位引流 机械吸引
25
人工气道的功能
预防和解除呼吸道梗阻 预防误吸 便于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机械通气
26
人工气道建立方式
简易人工气道:口咽管、鼻咽管、喉罩 通气道
气管内插管(经口、经鼻) 气管切开置管
27
简易人工气道
由于舌根后坠、分泌物或呕吐物、血凝 块或异物等引起上呼吸道部分或 完全梗 阻,又不适于气管内插管,更不必做气 道切开。
气道内吸 引(吸痰管、纤支镜) 气囊辅助呼吸促进痰液的移动 胸部物理疗法
49
吸引的目的
清除大气道分泌物,刺激小支气管,防 止分泌物坠积
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 防止分泌物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 留取标本,有利于痰液性质的观察和细
菌培养的准确性
50
气道分泌物的吸引
途径:经鼻、口、人工气道 在吸痰前后给予纯氧通气 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和血循环状态 吸痰管的旋转,在拇指和食指之间 在痰多处停留以提高吸痰效果 可使用封闭式吸痰管 扣背
51
吸痰时需注意的问题
1. 吸痰前评估:症状、体征、胸片 2. 吸痰管的选择 3. 吸痰动作轻快、轻柔 4. 吸引压力、时间、深度的控制 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52
6. 吸痰时要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 有阻力,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
7. 湿化液的选择:蒸馏水、生理盐水、 0.45%氯化钠溶液
(度冷丁)的 使用 拔除人工气道后
14
如何发现上呼吸道梗阻
看:胸廓的起伏、三凹症,呼吸的深、浅 快、慢。 辅助呼吸肌:胸锁乳突肌、腹肌、鼻翼。
听诊:喉部、肺部呼吸音 心率血压的改变:快慢,高低 血气分析的 变化: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家属向你 报告:病人发紫,不能唤醒,没
有呼吸……
15
34
气管内插管
经鼻插管 优点:
易于固定,且相对安全,病人多能耐受。 可放置较长时间,易于口腔护理,不会发 生病人咬住气管插管的危险。 缺点: 操作比口插管复杂,不易迅速置入导管,插 管相对较细,弯曲,不易吸痰,气道阻力较 大。易发生鼻出血,可有鼻窦炎、中耳炎等 并发症,VAP发生率高
35
气管切开置管
16
17
18
放置口咽通气管的方法
19
鼻咽通气道的放置
A 应沿下鼻道放置
B 为常见错误
20
无人工气道建立的吸痰方法
21
无人工气道建立的吸痰方法
22
病例介绍
60岁女性患者,下腹部手术后 5Pm 术毕回病房 8Pm 安定5mg;口服 10Pm 安定5mg;静推 12Pm 安定10mg;静推 1A m 度冷丁50mg;肌注 2Am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心动过速、昏迷,血气
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 气道内痰鸣音多,病人频繁咳嗽,烦躁不安, 人机对抗,出现缺氧性紫绀,脉搏氧饱和度下 降及心率血压等的改变。
湿化不足: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或咳出,听诊 气道内有干啰音,导管内可形成痰痂,病人可 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紫绀及脉 搏、氧饱和度下降等。
55
系死结,与颈部间隙一横指为宜,每日 要检查 固定带的松紧度。 避免意外拔管的危险隐患: ✓ 每日检查并及时更换固定用胶布和固定带。 ✓ 保证病人脸部的清洁,保持胶布黏附度。 ✓ 每班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 ✓ 对于烦躁或意识不清者应适当约束。 ✓ 呼吸机管道不宜固定过牢。 ✓ 操作时应先将呼吸机管道从固定架上取下。
2
呼吸道管理的重要性
呼吸治疗的目的是恢复病人的呼吸功能, 这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呼吸驱动 力和肺的气体交换功能,而这两项功能 的恢复不仅依靠机械通气的治疗,更是 依靠有效的气道管理,以去除各种导致 呼吸衰竭的病理因素,从而逆转疾病的 过程。
3
导致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
肺外因素:中枢性(驱动力、呼吸调节 功能异常)呼吸无力(神经性和呼吸肌 力)胸腔内因素(胸腔积液、气胸、胸 膜粘连)胸廓畸形、腹胀横隔上抬。
非计划性拔管的处理
评估 处理
56
气管套管滑脱的救护
评估 处理
57
58
37
人工气道的危害
人工气道建立使得呼吸道正常防御机制被破 坏(上呼吸道加温、加湿、过滤功能)
人工气道的存在使得咳嗽效率下降(痰液 廓 清)
人工气道的存在使病人言语交流能力丧失
38
人工气道管理的目标
保证人工气道通畅 减少或延迟“导管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39
一、保证人工气道的通畅
人工气道建立后应立即评估管道是否在气管内。 安全固定:口、鼻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固 定带
8. 吸痰后评价:呼吸音、血气、胸片 9. 吸痰时根据痰液粘稠度调整气管滴药量
(痰液粘稠度分三度)
53
痰液粘稠度
Ⅰ度(稀痰):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 壁无痰液滞留,提示气管滴药过量,要适度减少滴 药量。
Ⅱ度(中度黏痰):痰液外观较Ⅰ度粘稠,吸痰后有 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
呼吸道管理
二病区 钟爱武
1
呼吸道管理的意义
功能: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即吸入外界O2,排出过剩CO2), 在新陈代谢过 程中,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摄取O2并排出CO2, 以维持在内环境中的含量稳定,确保代谢的正常进 行。
呼吸过程由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1 肺通气 ; 2 肺换气 ; 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肺血流增大 气体交换增加。肺血流减少气体交换减少 ;4 组织 换气:通气/血流比例;呼吸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呼吸 和血液循环,两个系统的相互配合完成的,任一环 节障碍均可引起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代 谢紊乱和疾病发生 。
40
气管插管固定器
41
人工气道梗阻的原因
气管插管扭曲 气管插管位置不佳 外部受压 痰栓或异物阻塞 气囊嵌顿导管远端开口 导管远端开口附壁
42
人工气道梗阻的特点
• 隐蔽性 • 原因复杂 • 危害严重:
潮气量↓ 呼吸频率↑,产生内源性PEEP,通 气恶化,呼吸做功增加,呼吸肌疲劳。
43
肺部原因:气道阻塞(大气道、小气道) 肺不张、肺实变,肺间质病变(ARDS、 肺纤维化)肺水肿。
4
气道管理
无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
5
无人工气道管理的目标
保证气道(上呼吸道)通畅 避免误吸
6
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性
气道通畅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摄入O2, 排出CO2)的基础,是复苏和生命支持 的第一步。
上呼吸道梗阻的处理方法
体位与手法:舌后坠→平卧位,托起下颌, 将头后仰。分泌物→及时清除;喉头水肿 →激素雾化或静脉注射。
口咽管、鼻咽管、喉罩:置入口咽或鼻咽 通气管;
建立人工气道(口、鼻插管,气管切开) ☆注意:在梗阻解除前,其他任何的生命
支持、复苏手段都是无效的 。病人情况将 快速恶化。
优点: 易于固定,较安全 多能耐受,适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患 者 易于口腔护理,病人可经口进食 官腔较大,易于吸痰 解剖死腔相对减小,气道阻力小 易于鼻咽部分泌物的 引流
36
气管切开置管
缺点: 操作较复杂,创伤较大,局部伤口需要
特殊护理 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 并发症较多
出血、气胸和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喉 神经损伤、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气管 食管瘘、声门下水肿或狭窄。
28
成人气管插管 鼻插管
29
30
31
小儿气管插管
特点 管径小 质地较成人管道软 无气囊
32
33
气管内插管
经口插管 优点 :
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可在 紧急情况下置入 导管,可置入相对较粗的导管,吸痰较容易。 缺点: • 导管固定不安全,易移位脱出 • 清醒病人不易耐受,牙垫也增加了病人不适, 口腔护理困难 • 影响吞咽功能,不能经口进食 • 气囊充气后会阻断发声,影响语言的 沟通
8
促进痰液引流措施
气道湿化、雾化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 胸部叩击与胸部震荡
适用人群和方法 注意事项: ➢解释、听诊、观察。 ➢判断叩击的禁忌症。 ➢叩击的禁忌部位。 ➢叩击的时间安排。 ➢叩击的正确手法。 ➢叩击的力量。
适用人群
方法
9
扣背的方法
1.扣背的目的:促进痰液的排出。
2.扣背的方法:
11
促进痰液引流措施
体位引流 概念 适用人群 体位选择原则
12
气道梗阻的常见原因
舌根后坠 分泌物阻塞:呕吐物、痰液、 血液 异物梗阻 外伤导致的结构破坏 咽喉水肿 喉痉挛、支气管痉挛
13
发生上呼吸道梗阻的危险人群
心跳骤停 、昏迷 肥胖及老年患者 麻醉术后、镇静剂(安定类) 、止痛剂
分析:低氧、高二氧化碳血症 2Am 呼吸心内神经科会诊
呼吸:气管插管 心内 :? 神内:缺氧性脑病,予申捷治疗,CT
23
总结
病人很少突然恶化,而是我们突然发现 病人恶化了。
早期发现病人处于生命危险状态的重要 性,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24
人工气道管理
人工气道的功能 人工气道建立方式 人工气道的危害 人工气道 管理目标
44
45
46
如何发现人工气道梗阻
不明原因的人机对抗,血气恶化,需排 除人工气道梗阻
压力、潮气量改变 吸痰管进入不畅 可以通过纤支镜、更换气管套管来明确
47
人工气道梗阻的紧急处理
立即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 切开套管,实施面罩通气,然 后重新建立人工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