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学专业教学大纲

生态学专业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实验
英文名:Experiment of Environment Monitor
课程编号3404027
实验总学时:20
实验周学时:2
开设实验项目数:7
实验课学分:1
面对其它院系:
本大纲主撰人:徐建强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环境监测是一门应用性、技术性学科,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水质、大气、固体废物、土壤、噪声和放射性污染监测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质量保证。

掌握环境样品采集、分析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方法,掌握分析问题、处理数据以及写好实验报告的能力。

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实验
英文名:Experiment ofBiology
课程编号1104038
实验总学时:30
实验周学时:2
开设实验项目数:15
实验课学分:1.5
面对其它院系:
本大纲主撰人:宋玉芝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讲授为辅的生物学基础性实验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技术,包括显微操作、制片技术、动物与植物解剖和分类、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动植物培养与观察等内容,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掌握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为今后的学习、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名称:生理生态学实验
英文名:Experiments of Physiological Ecology
课程编号1104039
实验总学时:30
实验周学时:2
开设实验项目数:10
实验课学分:1.5
面对其它院系:
本大纲主撰人:王传海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以实际操作为主,讲授为辅,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生态基础实验技术,包括试剂配制、糖、蛋白、核酸等物质含量的测定,酶和蛋白等物质的提取,活性的测定等内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从事生物化学的教学科研打好扎实的基础。

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
英文名:Experiment of Ecology
课程编号1104041
实验总学时:30
实验周学时:2
开设实验项目数:8
实验课学分:1.5
面对其它院系:
本大纲主撰人:胡正华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生态学实验》是生态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主要介绍了生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重要实验。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巩固和消化生态学课堂讲授的内容,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知识。

具体要求如下:
1 学习主要生态因子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对其的适应性;
2 掌握种间竞争实验;
3 掌握他感作用实验;
4 学习植被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并能在实际野外调查中应用;
5 学习并掌握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的计算方法;
6 学习并掌握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7 掌握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
英文名:Experiment of Biochemistry
课程编号1104043
实验总学时:30
实验周学时:2
开设实验项目数:8
实验课学分:1.5
面对其它院系:
本大纲主撰人:王正梅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态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实验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从事生物化学的教学科研打好扎实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生物大分子定性检验的常用方法,如纸色谱法分离氨基酸,学习纸层析法的原理和
方法
2、掌握常见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糖等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3、掌握脂肪的提取和定量测定等方法
4、学习透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5、加深对酶的性质的认识
6、学习和掌握用索氏提取器提取脂肪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折叠滤纸筒的方法
7、掌握核酸的提取方法
课程名称:环境生物学实验
英文名:Experiment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课程编号3404035
实验总学时:20
实验周学时:2
开设实验项目数:6
实验课学分:1
面对其它院系:
本大纲主撰人:吴芳芳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环境生物学实验》是配合环境生物学而编写的实验指导书。

介绍了生物转化降解污染物并应用于三废治理、对环境有利作用中的技术与方法;也涉及生物代谢物及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有害作用;此外还介绍了环境监测工作中的生物学手段和方法。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巩固和消化环境生物学课堂讲授的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环境污染引起的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光复活修复的原理,
3血球计数板计数环境中菌物浓度,
4一般毒性实验和测定方法,
5环境中微生物的降解活性,
6学会正确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方法,
7掌握分析问题、处理数据以及写好实验报告的能力,
8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课程名称: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英文名:Experiment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课程编号1104031
实验总学时:30
实验周学时:2
开设实验项目数:10
实验课学分:1.5
面对其它院系:
本大纲主撰人:吴芳芳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是配合环境微生物学而编写的实验指导书。

介绍了微生物转化降解污染物并应用于三废治理、对环境有利作用中的技术与方法;也涉及微生物代谢物及病原菌对环境污染的有害作用;此外还介绍了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微生物学手段和方法。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巩固和消化环境微生物学课堂讲授的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2了解配制培养基的原理,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学习接种方法;学习常用的分离、纯化菌种的方法;
4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的方法;
5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计数原理和计数方法,掌握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技能;
6观察并掌握放线菌和霉菌的菌落特征及菌丝构成;
7掌握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的原理及方法;
8学习并掌握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
9了解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特征和繁殖规律,并学会绘制生长曲线;
10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和水样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平板菌落计数的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