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
题型
说说某段或几段的论证过程(思路)怎样?
答题格式
(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者道理论据. 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
(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 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或说明了······的道理)
这一题型的答题技巧
:
考点归纳二
论据的类型 ▪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 事实: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
▪ 道理:一般都是经过验证的真理、名人名 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 公式。
▪ 题型
▪ 概括事实论据,或者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事 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 (一)概括事实论据
▪ 解题思路
▪ 这类考题常常针对某一个论点,请你找到事 实论据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之。在概括事 实论据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 据的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 行表述。
惜××,学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 作风 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 和做,成与败 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
《说明》议论文阅读中哪些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五)(六)(十二)
(2)开头部分 第一种情况:开门见山,直接把中心论点点出。
《说明》议论文阅读P90(二) 第二种情况:引出论点。一些议论文是在初步议
▪ 答题思路: ▪ (1)先亮观点:我认为··· ▪ (2)然后结合文中内容:在文中··· ▪ (3)接着联系实际:在生活中···(用上理论论据或事实
论据)
▪ (4)进行总结:所以···
例:《说明》P97第4题
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 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技巧: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 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 受。
例如“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 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 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 诚、丰富来赢得的掌声。正如我国著名翻译 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 打动人。”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 用是什么?
找论点还要注意四个分析:
▪ 第一,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
▪ 第二,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 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 第三,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注意区别:有 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
▪ 第四,分析总结性的关键词语。
▪ 特别提示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文 段中的句子作答。
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 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考点归纳四 议论文的语言
题型 、解题思路
1、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 (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 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 动性。
▪ 答:(1)比喻论证。作者把人生比做舞台,论 证了诚实是可贵这个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 道理浅显易懂,易于接受。
▪ (2)道理论证。引用傅雷先生的话,有力地论 证了诚实的可贵这个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说明》P99(九)第4题P101第2题
考点归纳四 议论文的语言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 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③、要从修辞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 (一)寻找文章论点
▪ 解题思路
▪ 很多议论文的文章是直接指示型的,在原文中 直接把观点表述出来。观点一般出现在如下地 方:
▪ (1)标题 ▪ 在寻找议论文的观点的时候,首先要研究文章
的标题,因为有些议论文的题目本身就是论点。 把握标题,对于分析和把握文章的论点至关重 要。题目本身是中心论点。
▪ 判断方法: ▪ 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珍
①举例论证:
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 各种现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 合为举例论证。(摆事实、事例论证)
答题技巧: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 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 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
(1)要点出文段的论点是什么. (2)要答出论据是什么 (3)用好连接词。 (4)答案要准确.简练.通顺。
例:《说明》P93(四)第1题;P91第1题
开放题:结合生活阅历和自身实际评价作者
观点.或谈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
▪ 此类题目形式虽然开放.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考题一般紧扣 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因此.只要我们找到文章的论点并紧 扣其解题就能拿到一半分数.再按题目要求.结合自身或社 会现实展开论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言之成理.就能 将此类题目的分数全部拿下。
8、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门 捷列夫
9、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得到富足。—《圣经》 1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考点归纳三
▪ 对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的认识及其作用 的理解。
▪ (一)明确论证方法
解题思路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 比论证、比喻论证。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 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
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 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技巧: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 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 章的说服力。
③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技巧: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 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 出强调了……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
201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议论文阅读
沿河初中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议论文阅读中考要求
一、正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准确分析论据的类型以及作用。 三、要掌握论证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四、要细细品味议论文语言。 五、要准确把握议论文的结构,理清论证思路,
整体感知文章。
考点归纳一
▪ 一、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直接从文中找出, 或能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叙述。
(二)提取文章论点
文章中没有明确论点的句子,作 者的观点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 要通过阅读,归纳整理,然后概括出 中心论点。
如《说明》议论文阅读P97(八)就要提 取中心论点 通过阅读: ,归纳整理,然后概括出中心论点 是: 社会需要公平规则
(三)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1、开篇直接提出论点; 2、引用名言诗句或列举生活中的事 例提出论点; 3、提出论题,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纳 论点。
如《说明》议论文阅读P103 第3题
关于“勤奋”名人事例
1、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 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 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 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 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 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 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 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2、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 (1)解释词语的含义; (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 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考点归纳四 议论文的语言
3、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题思路:
(1)不能。 (2)这个词文中的意思是***. (3)删除后的意思是***. (4)这样表达不严谨.语言不严密.使论证缺少说服力。 4、文中加点的“···”指什么? 答题思路: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这种考题在 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 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 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 验其正误。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说明》议论文阅读P96(七)
因此,我们找论点的顺序是标题——开头部分— —结尾;当题目要求你找出某个段落的论点时,也 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在段首找,再在段尾找,最 后才去段落中间找。找出来之后再用本段的论据去 检验它,看看是不是论据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 那么就是分论点了。
理清论证思路,弄懂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这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以及提炼观点的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1)抓中心句,一般情况是在段首。有时中心句会出现 在段尾。 (2)抓设问句、关联词语、标志性词语、过渡句。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 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考点归纳四 议论文的语言
练一练
《说明》P92第3题 P99第2题
考点归纳五
论证结构和思路: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 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 1)并列式。并列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往往有分 论点。 2)递进式。层层深入、步步发展。 3)总分总式。 4)总分式。 5)分总式。
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 概念使用准确,② 定语、状语等 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 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 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 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
2、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 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 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 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 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