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类知识点总结-生物化学(期末+考研)

糖类知识点总结-生物化学(期末+考研)

糖类-生物化学(期末+考研)知识点总结一、概述1.糖类是多羟醛、多羟酮或其衍生物,或水解时能产生这些化合物的物质2.糖类的生物学作用●细胞的结构成分(纤维素、几丁质(壳多糖)和肽聚糖)●提供能量(植物淀粉,动物糖原)●在生物体内转变为其他物质(代谢的碳骨架)●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糖蛋白的糖链可能起着信息分子的作用)3.糖类的分类与命名●单糖: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类,也称简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核糖等●寡糖:2-10个单糖分子缩合并且以糖苷键相连(定义具有争议)●多糖:水解时产生20个以上单糖分子的糖类●同多糖(均一性多糖):水解时只产生一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如糖原、淀粉、壳多糖等●杂多糖(不均一性多糖):水解时产生一种以上的单糖或单糖衍生物,如透明质酸、半纤维素等●复合糖或糖复合物:糖类与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分子形成的共价结合物如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二、旋光异构1.D、L是一种相对构型,在氨基酸和糖类的构型标记中,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与旋光性无关2.旋光性用(+),(-)表示,物质的旋光性需要通过实验测得。

与D,L 构型无关3.手性指实物与镜像不能重合,具有手性的分子叫手性分子。

具有手性的分子具有旋光性4.手性碳原子,与四个不同基团相连的碳原子,与分子是否具有手性无关5.D、L构型由甘油醛(二羟丙酮)的构型决定(由其上的羟基位置决定)6.半缩醛碳原子称为异头碳原子,异头碳的羟基与末端手性碳原子的羟基具有相同取向的异构体称为α异头物。

7.差向异构体是非对映体8.开链单糖形成环状半缩醛时,最容易出现两种构型,吡喃型和呋喃型,一般两种构型都存在,D-葡萄糖主要以吡喃糖存在,更稳定。

三、单糖1.变旋现象:变旋现象是指许多单糖、新配制的溶液发生旋光度改变的现象。

变旋是由于分子立体结构发生某种变化的结果。

这是a和β异头物自发互变所导致2.α-D-葡萄糖和α-D-半乳糖是差向异构体3.单糖的性质●甜度通常用蔗糖作为参考物,以它为100,果糖几乎是它的两倍,其他天然糖均小于它●物理性质●几乎所有的单糖及其衍生物都有旋光性,许多单糖在水溶液中发生变旋现象。

●单糖分子有多个羟基,增加了它的水溶性,除甘油醛微溶于水,其他单糖均易溶于水,特别是在热水中溶解度极大。

●化学性质●异构化(弱碱的作用):在弱碱性溶液中,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可以通过烯醇式相互转化,单糖对稀酸相当稳定●氧化反应●氧化成醛糖酸●Fehling试剂(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或Benedict试剂能使醛糖的醛基氧化成羧基,产物称醛糖酸,酮糖能被氧化是因为在碱性溶液中异构化为醛糖,如果糖●Fehling试剂和Benedict试剂常用于检测还原糖(醛糖)(黄色或红色)●缓冲的溴水溶液(pH=6)是醛糖的专一性氧化剂(溴水褪色)●氧化成醛糖二酸较强的氧化剂●氧化成糖醛酸脱氢酶●还原反应醛糖或酮糖可被硼氢化钠还原成糖醇●形成糖脎●反应1mol糖要求3mol苯肼●晶体形状、熔点不同,可鉴别糖的种类葡萄糖脎为黄色细针状,麦芽糖脎是长薄片形●形成糖酯与糖醚●成酯葡萄糖的乙酰化反应是测定其结构的重要步骤●成醚糖的甲基化在环状结构及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分析中起重要作用●形成糖苷一般较稳定,但易被酸水解糖的半缩醛羟基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等形式的化合物。

●单糖脱水(与酸共热)●己糖与酸共热产生5-羟甲糠醛●不同的糠醛与多元酚作用产生特有的颜色反应●羟甲糠醛与间苯二酚反应生成红色缩合物(Seliwanoff 试验),这是鉴定酮糖(果糖)的方法,因为酮糖在酸的作用下易形成羟甲糠醛,而醛糖则慢得多。

●戊糖脱水形成的糠醛与间苯三酚或称根皮酚缩合生成朱红色物质(间苯三酚试验),与甲基间苯二酚或称地衣酚合生成蓝绿色或橄榄绿色物质(Bial试验,常用来测定RNA的含量),这两个试验都用于鉴别戊糖●糖脱水生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能与a-萘酚反应生成红紫色缩合物(Molisch试验),此试验用于鉴定糖类物质,阴性反应确证无糖存在,但阳性反应只表明有糖存在的可能。

●糖类物质脱水并与蒽酮缩合生成蓝绿色复合物,称蒽酮反应,常用于总糖量的测定。

4.单糖和单糖衍生物●单糖●丙糖 D-甘油醛和二羟丙酮●丁糖 D-赤藓糖和D-赤藓酮糖●戊糖 D-木糖、L-阿拉伯糖、芹菜糖、木酮糖●己糖 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果糖、L-山梨糖、L-半乳糖●庚糖和辛糖●单糖衍生物糖醇糖酸脱氧糖氨基糖糖苷●自然界较为重要的乙酰氨基糖有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N-乙酰神经氨酸四、寡糖1.蔗糖●蔗糖经稀酸水解产生1分子D-葡萄糖和1分子D-果糖●蔗糖不能还原Fehling溶液,不能成脎,也无变旋现象●α-β(1,2)糖苷键2.乳糖●具有还原性、能成脎,有变旋现象●用酸或酶水解产生1分子D-半乳糖和1分子D-葡萄糖●β-β(1,4)糖苷键3.麦芽糖●有还原性,且能成脎●水解成2分子的葡萄糖●α-α(1,4)糖苷键4.纤维二糖●纤维二糖与麦芽糖的结构几乎相同,均为葡二糖,是纤维素的二糖单位●有还原性,且能成脎●β-β(1,4) 糖苷键5.环糊精●由6、7或8个葡萄糖单位通过a-(1,4)糖苷键连接成环状,分别称a-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环糊精无游离的异头羟基,属非还原糖。

●环糊精形成轮胎状结构,内侧疏水,外侧亲水,可以使疏水物质形成水溶性的包含络合物,增加被包含物质的稳定性。

五、多糖1.多糖属于非还原糖(因为一个很大的多糖分子只有一个还原末端),也称聚糖,是由很多个单糖单位构成的糖类物质。

不呈现变旋现象,无甜味,一般不能结晶。

2.多糖的构象大致可以分为螺旋、带状、皱折、无规卷曲四种,决定其构象的主要因素是糖链的一级结构3.同多糖●淀粉●是植物和真菌中贮存最多的葡萄糖同多糖●淀粉的组成单位是麦芽糖●直链淀粉:遇碘显紫蓝色;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单位通过a-(1,4)- 糖苷键连接的线形分子,构象为螺旋●支链淀粉:D-葡萄糖通过a-(1,4)-糖苷键连接成一条主链,在此主链上通过a-(1,6)-糖苷键形成分支;遇碘显紫红色●糊精:淀粉经水解后生成分子大小不一的中间物,统称糊精。

依分子量递减与碘作用呈蓝紫色、紫色、红色、无色;例如淀粉糊精呈蓝紫色,红糊精红褐色,消色糊精无色●水解淀粉的酶●α-淀粉酶是一种内切葡糖苷酶,随机作用于淀粉内部的α-(1,4)-糖苷键(不能分解α-1,6-糖苷键)。

a-淀粉酶降解直链淀粉时生成葡萄糖,少量麦芽糖和麦芽三糖。

降解支链淀粉或糖原,最终产物是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和a-极限糊精或称a-糊精,它是含有a-(1,6)糖苷键的短链聚糖。

a-糊精的继续降解,需要寡-1,6-葡糖苷酶的参与,这是一种“脱支酶”,也称异麦芽糖酶或a-糊精酶。

●β-淀粉酶是一种外切葡糖苷酶,专门从淀粉的非还原端开始断裂α-(1,4)-糖苷键,逐个除去二糖单位,产物是β–麦芽糖。

由于β-淀粉酶不能断裂α-(1,6)-糖苷键,又不能越过分支点继续作用,因此当它作用于支链淀粉或糖原时,只能水解分子周边的α-(1,4)-糖苷键,形成占总量约50%的麦芽糖和一个大分子核心,称β-极限糊精,β-极限糊精能被称为异淀粉酶的脱支酶除去a-(1,6)-糖苷键,使之继续能被淀粉酶水解。

●糖原●是动物和细菌贮存多糖,高等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糖原。

●成分类似淀粉,由D-葡萄糖组成的带有分支的聚合物,主链以α-(1,4)-糖苷键相连,支链连接键为α-(1,6)-糖苷键,分支更多,分支更短●分子为球形,遇碘呈红色,无还原性。

●纤维素构象为带状●纤维素是生物圈里最丰富的有机物质●由β-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二糖单位是纤维二糖●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与碘无颜色反应●注意和半纤维素区分,半纤维素是杂多糖●人和哺乳动物缺乏纤维素酶,不能消化木头和植物纤维,反刍动物的肠道内共生着能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因而能消化纤维素●壳多糖●壳多糖也称几丁质,是N-乙酰-β-D-葡糖胺的同聚物各个残基通过β-1,4-糖苷键的形式连接成不分支的长链结构,也称为聚乙酰氨基葡糖(或壳多糖)●几丁质是自然界第二个最丰富的多糖,存在于真菌和藻类细胞壁以及很多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中(外骨骼)。

4.杂多糖果胶物质、半纤维素、琼脂、角叉聚糖、藻酸或褐藻酸、树胶或胶质六、细菌杂多糖1.肽聚糖的基本结构是以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组成的多糖链为主干,并与四肽连接而成的杂多糖,分子内含有L型和D型氨基酸。

2.脂多糖一般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多糖链三部分组成七、糖复合物1.糖蛋白●糖蛋白是一类复合糖或一类缀合蛋白质,糖链作为缀合蛋白质的辅基。

糖蛋白中的糖链很少含多于15个单糖单位的,因此这里讲的糖链也称寡糖链或聚糖链。

●糖肽连键的类型●N-糖肽键●N-糖肽键是指β-构型的N-乙酰葡糖胺(GIcNAc)异头碳与天冬酰胺(Asn)的γ-酰胺N原子共价连接而成的N-糖苷键●O-糖肽键●O-糖肽键是指单糖的异头碳与羟基氨基酸的羟基O原子共价结合而成的O-糖苷键●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与丝氨酸(Ser)或苏氨酸(Thr)缩合形成的O-糖肽键●半乳糖与羟赖氨酸(Hyl)形成的O-糖肽键●L-呋喃阿拉伯糖与羟脯氨酸(Hyp)形成的O-糖肽键●糖链的分类●N-连接的糖链●O-连接的糖链●糖链的生物学功能●糖链在糖蛋白新生肽链折叠和缔合中的作用糖蛋白N-糖链参与新生肽链的折叠,维持蛋白质的正确构象●糖链影响糖蛋白的分泌和稳定性●糖链参与分子识别和细胞识别●糖链参与血浆中老蛋白的清除●糖链在精卵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糖链在细胞粘着中具有重要意义2.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糖胺聚糖又称为粘多糖、氨基多糖、酸性糖胺聚糖等,糖胺聚糖属于杂多糖,为不分支的长链聚合物,由含己糖醛酸(角质素除外)和己糖胺成分的重复二糖单位构成。

●功能●由于糖胺聚糖的亲水性强,对保持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水分有重要意义●糖胺聚糖是多价阴离子,对K+、Na+、Ca2+、Mg2+等有较大的亲和力,因此能调节这些离子在组织中的分布●糖胺聚糖,主要是透明质酸有很大的粘滞性,附在关节面上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有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

●分类●透明质酸(HA)●不硫酸化(不含硫元素),不与蛋白质共价结合,唯一的不限于动物(细菌)的糖胺聚糖●HA广泛存在于动物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具有高吸水性,有利于细胞迁移、防震、增稠和润滑等作用;●硫酸角质素(KS)唯一的不含糖醛酸的糖胺聚糖●肝素天然的抗凝血剂●肝素二糖单位由L-艾杜糖醛酸和D-葡糖胺组成●硫酸软骨素(CS)和硫酸皮肤素(DS)●蛋白聚糖蛋白聚糖(PG)是一类特殊的糖蛋白,由一条或多条糖胺聚糖和一个核心蛋白共价连接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