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喘证护理

喘证护理

喘证护理
杜轲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

喘急气促,严重时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多出现于许多慢性疾病中,常为某些疾病的主要症状。

喘证一般分虚实两类:实喘多由风寒或痰浊、痰热等壅阻于肺,使肺气郁闭不宣、肃降失常所引起;虚喘多由肺弱肾虚,由于肺不降气、肾部纳气、精气内虚所形成。

喘证病位主要在肺、肾,但与肝、脾关系密切。

辨证施护
一、实喘
(一)寒喘
1.症状:喘息气促,胸闷咳嗽,咯痰色白而清稀,鼻流清涕;初起多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2.护理:
(1)寒喘病人要注意保暖,室温宜适当偏高,避免外感风寒之邪。

如有外感,应首先治疗外感。

(2)饮食上忌食生冷、瓜果,以及肥甘厚味。

(3)科配合针灸天突、列缺、膻中等穴,多灸或用温针。

(二)热喘
1.症状:喘促气粗,甚至鼻翼煽动,痰黄稠粘,身热烦躁,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2.护理:
(1)热喘病人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保持一定温度,多通风换气,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或灰尘,严禁吸烟。

(2)饮食上宜多食瓜果或清凉饮料。

(三)痰喘
1.症状:喘咳,痰多而粘稠,喉间有痰鸣声,舌苔白腻,脉滑;或兼有恶心、呕吐痰涎、便秘等症状。

2.护理:
(1)痰喘病人应尽量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2)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以防生痰、生湿。

二、虚喘
(一)症状
喘促气短,咳声低弱,语言声微,自汗恶风,舌质淡红,脉虚弱者,多为肺虚;若见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吸不畅,呼多吸少,动则喘息更甚,形体瘦弱,精神疲惫,汗出肢冷者,多为肾虚。

(二)护理
1.虚喘病人宜注意生活起居,避免外感风寒而加重喘证。

2.喘证发展到严重阶段,出现烦躁不安、肢冷汗出、脉浮大无根等心阳衰竭、孤阳浮脱的症状时,宜急用参附汤或黑锡丹,以扶阳救脱、纳气归肾,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抢救。

3.喘证平息后,宜加强锻炼,可做呼吸操和气功,以增强体质。

饮食上忌食辛辣、粘腻和带刺激性的食品,以清淡为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