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掌握PLC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区别
掌握PLC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区别
例2:
是安装可编程控制器各类模板的机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导轨)
例3:输入/输出模板必须与CPU模板放置在一起。 ( × )
例4:
是用来将输入端不同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成微处理器所能接
收的低电平信号。 (输入电压转换)
例5:电气隔离是在微处理器与I/O回路之间采用的防干扰措施。( √ )
例6:什么叫扫描周期?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AIW8 AQW4 AIW10 AIW12 AIW14
模块1:I2.0 I2.1 I2.2 I2.3 Q2.0 Q2.1 Q2.2 Q2.3 模块3:AIW0 AIW2 AIW4 AIW6 AQW0
第二部分 PLC硬件组态及通信网络基础
考核要求:了解典型 PLC系统的模板特性,掌握PLC系统的硬 件组态及I/O扩展,理解MPI网、PROFIBUS-DP网以及工业 以太网的结构。
答:PLC重复执行3个阶段: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 刷新阶段,每重复一次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周期与用 户程序的长短和CPU模板的运算速度有关。
例7:PLC在一个工作周期中,输入采样和输出刷新的时间一般为秒级。 (×)
例8:PLC的扫描周期因程序的长度不同而不同。 ( √ )
例9:PLC的扫描周期仅取决于程序的长度。
,以及这两种方式的混合。(令牌方式 主从方式 )
例5:工业以太网(Industrial Ethernet)的每个PLC上都装有一个以太网模 板CP,他们的作用是进行PLC之间的通信。 ( √ )
(×)
4. PLC与其它工控装置的比较
考核要求:掌握PLC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区别, 理解PLC与集散控制系统和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区别。
例1: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和可编程控制系统有何区别? 答: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为“硬接线”程序控制系统,通 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改变控制功能;可编程控制系统为“软 接线”程序控制系统,通过修改PLC程序并改动少量接线端子来 改变控制功能。
5. S7系列PLC硬件组成及系统特性
考核要求:掌握典型S7系列PLC的数字/模拟模板I/O地
址分配及规则。
例1:某控制系统选用CPU224,其中模拟量扩展模块以2字节递增的方 式来分配地址。请按表中介绍的模块连接形式,填写模块1和模 块3的地址分配。
主机 CPU224
模块1 DI4/DO4 DC24V
例2:可编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必须通过修改控制器件和接线来实现。 (×)
例3: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也称之为“软接线”程序控制系统,由 和 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 软件)
例4:DCS是
的简称,由单回路仪表控制系统发展起来。
(集散控制系统)
例5:集散控制系统由单回路仪表控制系统发展起来,主要侧重于开关 量顺序控制。 ( × )
考试题型:1、填空题; 2、判断题; 3、简答题; 4、改错题; 5、根据梯形图写出梯形图指令; 6、画出语句表程序对应的梯形图; 7、设计题。
3
第一部分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
1、plc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考核要求: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例1: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控 制系统,通过 、 的输入和输出完成各种机械生产过程 的控制。(开关量 模拟量)
例6:工控机应用系统比PLC应用系统可靠性较高。 ( × )
例7:可编程控制系统与工业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在 哪些?
答:工业控制计算机适用于要求快速、实时性强、模型复杂、计 算工作量大的工业对象的控制;集散控制系统在模拟量处理和回 路调节方面具有优势,主要侧重于回路调节功能;可编程控制系 统在数字处理和顺序控制方面具有优势,主要侧重于开关量顺序 控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例2: PLC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够描述继电器触点的 和 等各 种连接。(串联 并联)
例3: PLC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完成对逻辑量的控制与调 节。 ( × )
例4: PLC配置有较强的监控功能,能记忆某些异常情况,或当发生 异常情况时自动中止运行。 ( √ )
2. PLC的特点、性能指标和分类
考核要求: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主要性能指标,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
例1: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高可靠性,应用灵活,编程简单, 但价格较高。)
例2:PLC的输入和输出量有开关量和模拟量两种。开关量I/O用最大 I/O通道数表示,模拟量I/O点数用最大I/O点数表示。 ( × )
例3:按结构形式分类,PLC可分为 体式 模块式)
模块2 DI8 DC24V
模块3 AI4/AO1
12位
模块4 DO8 DC24V
模块5 AI4/AO1
12位
I0.0 Q0.0 I0.1 Q0.1
…… …… I1.5 Q1.1
I3.0 I3.2 I3.4 I3.6
I3.1 I3.3 I3.5 I3.7
Q3.0 Q3.2 Q3.4 Q3.6
Q3.1 Q3.3 Q3.5 Q3.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课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
第九讲 期末复习指导(一)
主讲:孙志娟 Email:sunzj@
主要内容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考试说明 第一部分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 第二部分 PLC硬件组态及通信网络基础
2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课程考试说明
考试要求: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常用的编程指 令及其编程方法、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及指标参数,硬件组 态及通信网络的基本知识。
式和
式两种。(整
3. 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考核要求:了解模块式PLC的基本硬件结构,掌握 PLC的工作原理。
例1:简述模块式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功能。 (1)导轨:安装PLC各类模块的机架; (2)电源模块:用于对PLC供电; (3)CPU模块:CPU模块为系统的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控制核心; (4)输入输出模板:连接CPU模板与现场输入/输出元件或设备。
例1: MPI是
的简称,MPI网采用
局数据(或GD))
的通信模式。(多点接口 全
例2: S7-300/S4-400可以通过 接口组成PLC网络。
(多点接口(MPI))
例3: PROFIBUS网络由 、从站、 等构成。(主站 网络部件 )
例4: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中,主站之间的通信方式为
,主站与从
站之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