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健品(胶囊剂)工艺规程

保健品(胶囊剂)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2处方和批准文号
3工艺流程图
4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5制剂操作过程及过程控制要求
6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7中间产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8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9包装材料和包装规格、质量标准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11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12物料平衡、收率的指标及计算公式
产品概述
产品特点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容物为黄棕色粉末,气微香,味苦
功能与主治:具有改善睡眠功能。

用法与用量:每日1次,每次3粒,口服。

规格:每粒胶囊装0.35克。

有效期:二年 处方来源:
处方和批准文号
1
1.1 1.1.1
1.1.2 1.1.3 1.1.4 1.1.5 1.2
2
2.1
2.2
11254 7.0 g 192kg 11211 3.5g 96kg 11097 3.5g 96kg 11172 2.1g 58kg 11044
2.1g 58kg 合计
18.2g 500kg
制成胶囊
5

处方
13.7
批准文号:
万粒
3 工艺流程图
1
浓缩
F
醇沉
成品检验
io万级洁净区
4.原药材整理炮制
4.1 炮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4.2 整理炮制方法
4.2.1 酸枣仁:除去杂质,粉碎成最粗粉。

4.2.2 桑椹:除去杂质。

4.2.3 合欢花:除去杂质。

4.2.4 五味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4.2.5 柏子仁:除去杂质。

5 制剂操作过程及过程控制要求
5.1 称量配料工序:按照每批处方量称量各种药材备用。

5.2 提取、浓缩
5.2.1提取:将已备好的五味药材称量复核,复核后的药材投入提取罐,加6倍量的饮用
水,浸泡2-3小时后,升温第一次煎煮,煎煮2小时后,放液,药液用300目滤布过
滤;第二次加4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放液,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放入贮罐静置2-6小时,备用。

5.2.2 一次浓缩:将静置后的上清液减压浓缩,真空度为-0.060〜-0.085Mpa,温度为60C
芳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1.15时(60 C±5C测),收取浓缩液⑴,备用。

5.3 醇沉、二次浓缩
5.3.1醇沉:将浓缩液⑴ 打入醇沉罐中,加入95%勺乙醇,使药液的乙醇浓度达到75%
要求一边加入乙醇一边不断搅拌,静置16-24小时,备用。

5.3.2二次浓缩:将静置后的上清液,进行减压浓缩,回收乙醇,真空度为-0.060〜
-0.085MPa,温度60 C±5C,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时(60 C±5C测),收取浓缩液(2),备用。

5.4干燥
取浓缩液⑵ 真空干燥(真空度不低于-0.08Mpa,温度第一阶段为60C〜80C,第二阶段为50C〜70C)至水分V 4%收料,所得干膏,备用。

5.5粉碎、混合、过筛
将干膏用粉碎机粉碎(80目筛),粉碎时要求加入与硬脂酸镁、微粉硅胶一起粉碎,得细粉,在槽形混合机混合15-20分钟,混合均匀后,过60目筛密封备用,同时送
检,检验合格后分装,即得成品。

要求室RHC 35%,T:18-26 C。

5.6胶囊填充及抛光
5.6.1将混合工序的混合粉在全自动胶囊填充机上用1号胶囊进行填充,每粒胶囊填充
0.35 克药粉。

(室RH< 35%,T:18-26 C )
5.6.2 填充后的胶囊用抛光机抛光。

563 抛光后的胶囊用双层防潮袋密封保存,备用。

5.7 包装
5.7.1 分装
5.7.1.1 复核药品的品名、批号、规格、重量;按批包装指令复核包装材料质量和数量。

5.7.1.2 分装时做到批号准确、清晰、无误;装量准确。

5.7.2 外包装及入库
5.7.2.1 复核包装药品的品名、批号、规格、重量;根据批包装指令领取规定量的包
装箱。

5.7.2.2 按批包装指令要求在包装上打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

5.7.2.3 将5.7.1.2 项下合格的产品装入纸桶中,放入装箱单,并移至成品仓库,挂
上待验标志牌,请验。

经QA检验合格后封箱,打包,把待验标志牌换成合
标志牌即可。

5.7.2.4 包装结束后,及时统计包装材料,做到领用数等于实用数,残损数,剩余数之和;印有批号
的标签统计数量后由专人负责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

5.8 清场
5.8.1 每一工序操作完毕,按各工序“清场标准操作程序”规定进行清场并凭“清场合格证”为
据,挂清场合格标示牌。

5.8.2 生产过程中各岗位具体操作详见各岗位SOP并填写好生产记录;生产结束后进
行清场,清场结果符合十万级洁净区清洁、清场标准操作规程或相应区域清洁、清场标准操
作规程。

5.9 质量及卫生控制要求
5.9.1 各种原辅料备料时应核对品名、数量、规格及检验合格证明,对于霉变、生虫、混有异物或
其他感官异常的不得使用,称量时应双人复核。

5.9.2 物料应在解包间去除或清洁外包装后才能进入洁净区,所有与物料接触的设
备、容器、工具等器物使用前均应清洁干净,接触固状物料的工器具应消毒并且不得有水
迹。

5.9.3 生产投料、中间产品包装时应复核品名、规格、数量、重量等
5.9.4 不得裸手接触细粉、胶囊等中间产品。

5.9.5 未包装的中间产品应用双层塑料袋密封。

5.9.6 各工序应衔接合理,传递迅速,尽可能缩短生产周期,从真空干燥至包装应在
10天完成
6 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表1 :原辅料质量控制的质量标准一览表
7 中间产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7.1 浓缩液
7.1.1 性状:本品为深褐色液体。

7.1.2 密度:50-60 C时用密度计测量应为 1.1 —1.15。

7.2 干膏粉
7.2.1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黄褐色粉末。

7.2.2 水份:按快速水分测定法(105C、30分钟)测定:水分应 < 4% 7.2.3 总皂甙(g/100g )> 1.5%
7.2.4 五味子甲素> 0.08%
7.2.5卫生学检验
菌落总数(cfu/ g )< 500
霉菌(cfu/ g )< 25
酵母(cfu/g )
< 25
大肠菌群(MPN/L)< 40
7.5 质量监控要点(详见表3)
7.3 总混粉
731 色泽:粉末的色泽要均匀一致,不得出现白点。

7.3.2 水份:本品按快速水分测定法(105C、30分钟)测定:水分应 <4.5% 7.3.3 总皂甙(g/100g ) > 1.4%
7.3.4 五味子甲素 > 0.07%
7.3.5 卫生学检验
菌落总数(cfu/ g )< 500
霉菌(cfu/ g )< 25
酵母(cfu/g )< 25
大肠菌群(MPN/L)< 40
致病菌不得检出
7.4 中间产品的检查方法与控制(见表2)
表3
7.6 胶囊填充
7.5 质量监控要点(详见表3)
装量差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L)胶囊剂项下有关规定测定,装量差异应在
0.35g 10%勺围。

8 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8.1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容物为黄棕色至黄褐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苦。

8.2 感官检验
取5—10g样品,倒出容物于无色玻璃容器,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和外观,鼻嗅其气味,并用口尝滋味,结果应符合表3。

8.3 检查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L)。

8.4 含量测定
详见《质量标准》
9 包装材料和包装规格、质量标准
见有关材料质量标准
10 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10.1 说明书容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汉语拼音:Nin gshe n Jia onang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容物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粉末;气微香,味苦。

[主要药味]本方由酸枣仁、桑椹、五味子、柏子仁等中药组成。

[功效成分及含量]每100g含:总皂苷1.15、五味子甲素0.0592
[保健功能]改善助眠功能。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日1次,每次3粒
[规格]每粒装0.35g。

[贮藏]密封。

[有效期]2 年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地址]
11 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2 物料平衡、收率的指标及计算公式
物料平衡指标:95-101%
计算公式:
合格品量+废品量+ 取样量
X100%
理论产量(计算值)
中间体(干燥粉)收率指标:9-11%
成品收率指标:95%
成品量
计算公式:X100%
标准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