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_种子植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种子植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一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种子植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②说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异同点。

(重点、难点)③理解种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④学会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种类的种子植物,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比较几种植物类群在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上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生物进化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课前调查、观察常见的植物,课上利用实物和大量的图片进行观察、比较。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自学教材,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为什么种子植物数量多、分布广、适应性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沿着这条思路,分析种子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繁殖方式,逐层深入拓展,以达到突破本节课“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形态结构的异同点”这两个重难点。

对此采取任务驱动模式,激活学生利用实物去进行探究,通过学生主动观察、分析、讨论,进而得出结论。

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比较、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对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进行调查、观察;教师制作课件,准备玉米秸、带有种子的松(柏)树枝条、石榴果实。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5分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类群,下面请同学们体会古诗词中的生物之美,判断它们描述的植物类群。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3、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殖方式有何异同?它们统称为什么植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种植物——种子植物。

学生阅读课本、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思考、回答问题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创设情境激趣导学5分钟课前调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对它们进行分类、计数并描述其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哪一种植物是生活中数量多、分布广、适应性强的类群呢? 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学生根据课前调查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调动学生做好课前调查,利用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事物创设情景,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

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展示目标2分钟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带着任务学习逐层深入合作探究30分钟(一)教师提问:观察图片中的几株植物,请同学们思考与上节课学习的三类植物类群相比,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形态较为高大,适合生活在干旱的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从植物的结构特点上着手分析。

种子植物的根、茎、叶内都有发达的输导组织,便于支撑枝干、运输水分。

【小实验】解剖玉米秸的根、茎、叶,观察输导组织。

对比前面的植物类群知识,学生分析这几株植物的形态大小和生活环境,并思考其中的原因并讨论分析。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交流。

结合前面学习的植物组织的知识,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并观察和理解种子植物发达的输导组织。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观察和分析,了解种子植物的结构特征。

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植物,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组织学生动手实验,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也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

教师始终处于“导”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动眼、动口、动脑的参与状态。

(二)过渡:同学们认识这两种植物吗?它们它们都开花吗,分别有哪些器官?松树:根、茎、叶、种子石榴: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教师提问:两类植物中,不开花的是哪类植物,开花的是哪类植物?列举生活学生观察、思考:种子植物的结构特征:根、茎、叶内有发达的输导组织利用生活中时下学生们常吃的水果石榴和松果对比,区别两类植物。

学生根据图片和生活经验,对两种植物进行分类。

“绿色开花植物又叫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

”突破重点“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根据教师的引导问题,学生组织讨论。

被子植物比较多,学生也很熟悉。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的意识习惯。

突破重难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异同点。

”学生观察、思考认识到被子植物中常见的两类植物。

银杏辣椒(三)过渡: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我们来观察两种种子。

思考哪种植物的种子适应性更强,为什么?【小实验】观察松果和石榴教师适时地点拨:松树的种子外面虽然也有东西保护着,但不是果皮,只是鳞片,成熟后鳞片木质化。

(四)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许多种子植物,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的图2.1—8,体会种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分小组动手解剖、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被子植物的种子因有果皮保护,更能适应环境,适应性更强。

学生观察、思考,认识到种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提供粮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认识种子,能更好的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通过学生的踊跃回答,培养学生食、蔬菜、水果、花卉、药品、木材,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5分钟盘点收获: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植物,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检查学习效果(1)利用表格内容上比较:学习过了各种植物的类群,最高等的绿色植物是哪一类?最低等的是哪一类?由此你能推断植物进化遵循的规律吗?(2)回答本节课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哪一种植物是生活中数量多、分布广、适应性强的类群呢? 为什么?植物类群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繁殖方式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完成表格。

理解“生物进化的思想”。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得出结论性的知识。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由知识立意逐步过渡到能力立意,针对性强,注重知识的比较和应用。

课堂达标3分钟课堂达标检测题:教师出示课件中的课堂练习A类1、小麦、水稻等植物都是依靠______繁殖后代的,它们属于_________植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个别学生展示答案,同学们互相纠正。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教师适时地点拨:银杏的种子有三层种皮:外种皮肉质,有白粉,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中种皮骨质,白色,具2-3棱;内种皮膜质。

“白果”是银杏的种子。

学情分析种子植物,同学们在生活中都有接触,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也有错误的认知,如白果。

很多同学都认为白果是果实,即使学习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结构的区别,有些同学也不能改过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引导,结合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进行对照学习,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种子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效果分析本节课从复习提问入手,回顾了上节课学习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为种子植物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根据课前调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对它们进行分类、计数并描述其生活环境。

通过解剖玉米的根、茎、叶结构小实验,学生掌握了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学生通过比较松果和石榴,对比学习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通过探究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掌握了种子植物相关的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课节选自济南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的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本节首先用1课时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进行介绍,又在此基础上用1课时介绍了种子植物。

人教版教材也是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分为2课时,并将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进行对照学习。

通过《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有了基本的认识。

在学习时,本章节的重难点是区别比较各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代表植物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特别是对比学习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评测练习A类6、(知识目标①)小麦、水稻等植物都是依靠______繁殖后代的,它们属于_________植物。

而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是依靠________繁殖后代的,它们属于____植物。

7、(知识目标①)种子植物的____、____、____内都有发达的_______组织。

8、(知识目标②)有些种子植物只有____没有_____,所以种子是________的,这一类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9、(知识目标②)有些种子植物具有真正的_____和______,种子外面有______包被,种子不裸露,这些植物称为被子植物,又叫_____________植物。

10、(知识目标②)种子植物可以分为________植物和__________植物两种。

B类1. (知识目标④)松树和苹果树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A高大乔木B不形成果实,种子裸露C不形成果实和种子D叶针形2、(知识目标①)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最高等的植物是()。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3、(知识目标①)根据下列依据分类:(选择A、B、C、D、E选项填在下面的横线)⑴是否开花:有花植物;无花植物;⑵生殖特点:孢子植物;种子植物;⑶生活环境:水生植物;陆生植物;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E、苔藓植物C类(知识目标④)你见过银杏的种子吗?他的名字叫“白果”,是不是果实?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

课上利用实物和大量的图片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自学教材,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课堂效果较好。

另课堂中涉及了两个小实验,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生物知识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探究习惯,耽误时间较多,整个课堂进程较为紧张。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课标分析本节课节选自济南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七年级上的教材分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基本现象,生物的结构,及其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介绍了生物圈中的绿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