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儿科学精品课件:小儿腹泻液体疗法(本)2016OK
儿科学精品课件:小儿腹泻液体疗法(本)2016OK
目的和要求
• 熟悉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 掌握小儿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临床
表现 • 小儿腹泻的防治与液体疗法(难点)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脱水 (程度,性质) (二)电解质失衡 (三)酸碱平衡紊乱
脱水
• 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体 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脱水貌
• 程度 • 性质 • 临床表现
钾代谢异常 (血清钾3.5~5.5 mmol/L)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
血清钾( mmol/L)
<3.5
病因 临床表现
①摄入不足
②丢失↑:呕吐、腹泻、引流 、频繁灌肠
③肾脏排出↑ ④钾分布异常:纠正酸中毒 过程中、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碱中毒、胰岛素治疗
⑤标本在室温下放置过久
①神经肌肉兴奋性↓ ②心血管:心律失常、心肌 收缩力↓ ③肾损害:多尿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陈虹
目的和要求
• 熟悉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 掌握小儿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临床
表现 • 小儿腹泻的防治与液体疗法(难点)
儿童液体平衡的特点
液体
• 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持其生理平 衡包括量、分布、电解质成分的相对 恒定,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
• 其平衡依赖于神经、内分泌、呼吸, 特别是肾脏等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
轻度
中度
重度
?体重 (%) 相当于 ?ml/kg
3~5 30~50
5~10
>10
50~100 100~120
(前囟、眼窝的凹陷与否、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
等渗低渗多见
脱水性质的判断
等渗性脱水 失水、失钠 成比例丢失 血钠(mmol/L) 130~150
低渗性脱水 失钠>失水 <130
高渗性脱水 失水>失钠 >150
CO2-CP降低
体检:精神差、眼窝凹陷哭时无泪、 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四肢凉花纹 问题:患儿有脱水吗?程度如何?
重度脱水
重度等渗性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 低钾血症
目的和要求
• 熟悉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 掌握小儿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临床
表现 • 小儿腹泻的防治与液体疗法(难点)
治疗
• 治疗原则 预防脱水,纠正脱水, 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着重病因治疗和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
液疗时常用的补液溶液及成分
常用溶液 等渗液
高渗液
非电解质 5% GS
10% GS
电解质
0.9% NaCl
3% NaCl
• 任何疾病、外伤和外界环境的剧烈变 化,可以影响其调节→体液的分布、 成分和量变化
体液分布
细胞外:血浆、 组织间液
细 胞 内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
体液分布 新生儿 婴幼儿 年长儿 成人
体液总量 78 细胞内液 35 细胞外液 45 间 质 37 血浆 6
70
65
55~60
40
40
40~45
酸碱平衡紊乱 (PH7.35 ~ 7.45)
单纯 型
酸碱 失衡
呼酸 呼碱 代酸 代碱 二联
混合 型
三联
呼酸+ 代酸
呼酸+ 代碱
呼碱+ 代酸
呼碱+ 代碱
呼酸+代 酸+代碱
呼碱+代酸 +代碱
酸碱失衡
代谢性酸中毒
-原因: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
进食少 乳酸↑ – 临床表现: 精神萎靡、嗜睡, 呼吸加深、 加快,口唇樱红, 呼出气体可有酮味 – 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HCO3-、PCO2、PH值均降低
<130
130~150
>150
↓↓↓ ↑
不明显 极差
嗜睡或昏迷 ↓↓↓ 较多
↓↓ — 明显 差 萎靡 ↓↓ 多
↓ ↓ 极明显 尚可 烦躁或惊厥 正常或↓ 少
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损失量相对地比水份多 血清钠浓度 < 130mmol/L 多见于: 营养不良小儿 腹泻时口服大量白开水 或静脉注射大量非电解质溶液
④生长激素分泌↓
≥5.5
①排钾↓:肾功能衰竭、肾小管 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②钾分布异常:休克、重度溶 血、严重挤压伤 ③输入钾过快、过高浓度 ④标本溶血、标本冰箱内放置 过久
①心电图异常与心律失常 ②神经肌肉症状
低钾血症
• 低钙血症(血离子钙<1.0 mmol/L ) • 低镁血症(血镁<0.74 mmol/L)
高渗性脱水 电解质损失量相对地比水份少 血清钠浓度 >150mmol/L 多见于: 高热患儿摄水少时 腹泻时补液不恰当如给予高渗性液体
• 注意:对于肥胖患儿的脱水判断,因为皮下脂肪丰满往往 会低估脱水程度,而营养不良患儿往往会高估脱水程度
电解质紊乱
1.低钾血症:血清钾< 3.5mmol/L 2.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 3.低钙血症:血离子钙<1.0 mmol/L 4.低镁血症:血镁<0.74 mmol/L
30
25
15~20
25
20
10~15
5
5
5
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间质液+血浆)
小儿体液代谢特点
➢体液总量--多,细胞外液--比例大 ➢水代谢--旺盛,水调节能力--较差
易脱水!
➢体液电解质组成特点 细胞内液--K+, 占78% 细胞外液--
年龄(岁) <1
水平衡的调节
• 肾脏是唯一能通过其调节来控制细胞外液容量 与成分的重要器官
• 抗利尿激素(ADH)+ 醛固酮
• 体液调节: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调节
• 小儿体液调节功能不成熟
• 新生儿和婴幼尿液渗透压浓缩约700mosm/L (比重1.020),成人可达1400mosm/L(比 重1.035);排1mmol溶质时新生儿和婴幼尿 需带出1.0~2.0ml水,成人仅需0.7ml
需水量(ml/kg) 120~160
1~3
100~140
4~9
70~110
10~14
50~90
(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内生水)
水代谢
内生水
显性失 水
尿
大便
不显性 失水
呼吸
皮肤
• 小儿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体表 面积大,呼吸快→不显性失水↑
• 影响不显性失水量的因素:
新生儿成熟程度 呼吸频率 体温(每↑1℃, ↑0.5ml/kg.hr) 光疗or红外线辐射保暖时↑(15~20ml/kg) 环境温度和湿度 活动
18
精神症状 眼窝前囟
眼泪 口唇粘膜 皮肤弹性
尿量
循环情况
轻度 稍差 稍凹
有 略干 尚可 稍少
正常
中度 萎靡
明凹
重度 昏睡昏迷
深凹
少
干燥 较差 明显减少
无
极干 极差 极少/无
四肢稍凉 休克
血清钠(mmol/L)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口渴 皮肤充盈 精神状态
血压 发生率
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