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学——小儿液体疗法_PPT课件

儿科学——小儿液体疗法_PPT课件

第四章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第三节 儿童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目的要求
掌握小儿液体疗法的计算原则。 掌握小儿腹泻时液体疗法方案的制定(口服和静脉)。 熟悉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熟悉小儿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病理生理。 熟悉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及应用,新的ORS配方。
2020-10-09
一、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2020-10-09
(三)酸碱平衡紊乱
3.代谢性碱中毒 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表现。
轻度可无明显症状, 重症者表现为呼吸抑制、精神差。 有低钙时,可出现抽搐; 有低血钾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血气分析:pH增高, PaCO2、HCO3-增高,低氯、低钾。
2020-10-09
(三)酸碱平衡紊乱
3.代谢性碱中毒 治疗:①去除病因。
②胸部疾病所致呼吸受限。 ③神经-肌肉疾病。 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呼吸机使用不当。 治疗:原发病的治疗,必要时应用人工辅助通气。
2020-10-09
(三)酸碱平衡紊乱
5.呼吸性碱中毒 由于肺泡通气过度增加致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 病因:心理因素所致的呼吸过度、机械通气时每分通气量太大、水杨酸中毒所致 呼吸增加,也可见于低氧、贫血、CO中毒时呼吸加快。
(二)钾代谢异常
1、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
(1)病因:
钾入量不足 经消化道失钾过多 经肾排钾过多 细胞内外分布异常 各种原因的碱中毒。
2020-10-09
低钾血症临床表现
• 精神萎靡不振 • 骨骼肌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呼吸肌受累,呼吸变浅或呼吸
麻痹; • 平滑肌肌张力下降,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 心肌收缩无力,心律失常,心肌受损,表现为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心衰; • 心电图表现为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出现U波 、Q-T间期延长、ST段下降; • 肾损害,严重有碱中毒。
*停止高钾食物和饮料 *停止静脉注射含钾溶液 *停止摄入高钾或导致血钾升高的药物
*10%氯化钙注射液10~25mg/kg,静脉注射2~5分钟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100mg/kg,静脉注射2~5分钟
*碳酸氢钠注射液1~2mmol/kg,静脉注射5~10分钟 *胰岛素0.25U/kg加入葡萄糖1g/kg,持续静脉滴注2小时 *沙丁胺醇吸入剂(用2.5ml生理盐水雾化)
2020-10-09
表4-4 小儿每日水的需要量
2020-10-09
表4-5 不同年龄的不显性失水量
2020-10-09
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一)脱 水:
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体液总量( 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除水分丧失外,尚有钠、 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2020-10-09
1、脱水程度
②停用碱性药物,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③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④重症者予氯化铵静脉滴注。 ⑤如同时存在低钠、低钾和低氯血症,必须在纠正碱中毒同时纠正这些 离子紊乱。
2020-10-09
(三)酸碱平衡紊乱
4.呼吸性酸中毒 原发于呼吸系统紊乱,引起肺泡PCO2增加所致。 临床见于:①呼吸系统本身的疾病。
皮肤弹性; • 前囟眼窝凹陷程度; • 眼泪; • 末梢循环:
心率、血压、 脉搏、肢温、 2020体-10温-09、尿量。
眼窝凹陷、眼裂不能闭合:
2020-10-09
口唇干燥、皲裂
2020-10-09
表4-6 脱水的症状和体征
2020-10-09
2、脱水的性质:(根据血清钠离子浓度分为)
• 等渗性脱水-血清钠130-150mmol/L • 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 • 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
混合性。
2020-10-09
• 原因 • 细胞外液酸的产生过多; • 细胞外液碳酸氢盐丢失。
代谢性酸中毒
2020-10-09
代谢性酸中毒分度:(正常 PH: 7.35-7.45)
HCO3- mmol/L 正常: 22~27
CO2CP vol% 40~60
轻度: 13~18
30~40
中度: 9~13
血清 Ca2+﹤1.75mmol/L (7mg/dl) 低钙血症 Mg2+﹤0.6mmol/L (1.5mg/dl) 低镁血症
原因:
– 进食少,小肠吸收不良 – 腹泻丢失较多 – 活动型佝偻病伴长期腹泻,营养不良患者
2020-10-09
低钙和低镁血症
脱水纠正前,可不出现症状 血液浓缩, 酸中毒时离子钙增多
•轻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3%-5% (30-50ml/kg)
•中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5%-10% (50-100ml/kg)
•重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10%以上 (100-120ml/kg)
2020-10-09
脱水程度临床判定指标
婴幼儿脱水判定标准: • 精神状态 • 皮肤粘膜干燥程度;
2020-10-09
低钾血症的治疗:四不宜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恢复正常饮食 能口服者尽量口服补充钾。
• 不宜过早: 见尿补钾;(补钾前6小时内有尿); • 剂量不宜过大:
轻度为3-4mmol/L/d. (0.15-0.3g/kg/d), 重度为4-6mmol/L/d. (0.3-0.45g/kg/d); • 浓度不宜过高:不应超过0.3%,静脉滴入的时间, 不应少于8小时; • 速度不宜过快:慢滴,忌静推。 • 一般静脉补钾要持续4-6天。能口服时可改为口服补充。肾功能不好 2020-10-0则9 禁补钾。
20~30
重度: ﹤9
﹤20
2020-10-09
临床特点:
• 轻度:症状不明显,仅呼吸稍快 • 重度:
精神不振,烦躁不安,嗜睡,昏迷 呼吸深大, (Kussmauls breathing) 呼气凉、有酮味 口唇樱红 恶心,呕吐
2020-10-09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
①积极治疗原发病:缺氧、组织低灌 注、腹泻等。
2020-10-09
(三)酸碱平衡紊乱
3.代谢性碱中毒:细胞外液强碱或碳酸氢盐的增加 原因:①过度的氢离子丢失。
②摄入或输入过多的碳酸氢盐。 ③由于血钾降低,肾脏碳酸氢盐的重吸收增加。 ④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代偿性分泌氢,增加碳酸氢根重吸收,机械通 气后,血PaCO2恢复正常,血浆HCO3-仍高。 ⑤细胞外液减少及近端肾小管HCO3-的重吸收增加。
*聚苯乙烯磺酸钠1~2g/kg,口服、鼻饲或直肠给药 *利尿药
呋塞米1~2mg/kg,静脉注射或口服 氢氯噻嗪1mg/kg,口服(最大剂量200mg) *透析或连续血液净化(CBP)
低钙和低镁血症
• 正常血清 Ca2+ 2.2-2.7mmol/L (9-11mg/dl) Mg2+ 0.8-1.2mmol/L (2.0-3.0mg/dl)
细胞内液 :
K +、Ca2+、Mg 2+、Na+; HPO4 2-、蛋白质、HCO3 -、Cl-
• 新生儿生后数天内血钾、氯、磷及乳酸偏高;
血钠、钙、重碳酸盐较低。早产儿更低。
• 新生儿生后数天排H+能力差,易出现酸中毒。
2020-10-09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三 )水代谢的特点 1、不显性失水多(为成人2倍)。 2、水代谢旺盛:婴儿占细胞外液量的1/2;而成人则为1/7。 3、消化道液体交换快 4、小儿处于较快生长发育,每日保留摄入水分的0.5-3%用于生长发育; 5、水代谢调节功能较差:肾、肺。
病因: 肾排钾减少 钾分布异常 钾入量过多
2、高钾血症 血清钾>5来自5mmol/L2020/10/9
高钾血症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系统:精神萎靡,嗜睡,手足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 时弛缓性瘫痪,尿潴留,呼吸肌麻痹。 心血管系统:心肌收缩无力,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心律紊乱,甚至心跳停 止。心电图显示T波高尖呈帐篷状;血钾达7~8mmol/L时,P波扁平或消 失,P-R间期延长,QRS波增宽,R波振幅降低,S波加深,S-T段压低; 血钾≥10mmol/L时,增宽的QRS波与T波融合成正弦样波形,出现各种紊 乱的心电图。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
细胞内 35%
新生儿78%
血 间质 5% 20%
细胞内 40%
2020-10-09
2~14岁65%
血 间质 5% 25%
细胞内 40%
~1岁70%
血 间质
细胞内
10~
5% 15%
40%~45%
成人55~60%
(二)体液中电解质成分
• 小儿体液中电解质的组成与成人相似。
细胞外液 :
Na+、K +、Ca2+、Mg 2+; Cl-、HCO3 - 、蛋白质
体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体液平衡,即是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度、 渗透压等的动态平衡,其依赖于神经、内分泌、呼吸、肾脏等系统的调节。
2020-10-09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一 ) 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2020-10-09
不同年龄组体液分布比例

间质
6%
37%
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症状
血液稀释,
2020-10-09
酸中毒纠正后,离子钙减少
低钙和低镁血症
临床表现: • 震颤、手足搐搦、惊厥。多在补液后出现。 • 若补钙后抽搐仍不见缓解,应考虑低镁。
2020-10-09
(三)酸碱平衡紊乱
正常儿童血pH与成人一样,范围7.35-7.45 人体调节pH在较稳定的水平的两个机制: ①理化或缓冲机制。 ②生理机制。 酸碱平衡是指正常体液保持一定的[H+]浓度。 常见的酸碱失衡为单纯性(呼酸、呼碱、代酸、代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