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化学与表面化学
14无机非
杜君
学号:1403031008
胶体化学是胶体体系的科学,随着胶体化学的迅速发展,它已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这是因为有一方面由于胶体现象很复杂,有它自己独特的规律性;
它在科学研究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如此,它与无机化学、材料化学等
相关学科也有着密切关系,如利用微乳技术制取纳米颗粒、利用溶胶—凝胶法
制压电陶瓷等。
胶体体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具有很大的表面积。
任何表面,在通常情况
下实际上都是界面,如水面即液体与气体的界面、桌面即固体与气体的界面等,在任何两相界面上都可以发生复杂的物理或化学现象,总称为表面现象,也就
是界面现象。
胶体化学中所说的界面现象,不仅包括物体表面上发生的物理化
学现象以及物体表面分子(或原子)和内部的有什么不同,而且还包括一定量
的物体经高度分散后(这时表面积将强烈增大)给体系的性质带来怎样的影响,例如粉尘为什么会爆炸、小液珠为什么能成球、汞的小液滴在洁净玻璃上成球
而水的小液滴铺展、活性炭为什么能脱色等等,这些问题都与界面现象有关。
界面现象涉及的范围很广,研究界面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面化学就是研究表面现象的一门学科,从历史角度看,表面化学是胶体
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二者密切相关。
胶体化学
与表面化学内容包括胶体的制备和性质、凝胶、界面现象和吸附、乳状液的基
本知识及其应用,如丁达尔现象、电泳及电渗、双电层结构和相应电位分布、
双电层理论、DLVO理论、表面张力产生原因及肥皂去污等原理。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和表面现象是胶体化学最核心的内容。
胶体的制备与
性质包括胶体的运动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流变性质、制备及净化方法
及胶团的结构和与其相关的双电层理论及模型等相关内容:由于胶粒对光的散
射作用产生了丁达尔现象;由于不同溶胶中胶粒的大小不同,使之对透过其中
的光的散射、反射作用不同,故使溶胶产生各种颜色;由于胶粒带电的性质使
之产生了电泳及电渗现象;由于它带电的性质又产生了双电层理论;又由于它
带电的性质引出了DLVO理论及对其聚沉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