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高三地理微专题物种多样性

【精】高三地理微专题物种多样性


4m处物种均匀度高,说明人类干扰最大,
12m处人类干扰最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均匀度最低。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取图文材料信息是关键。
10. A
11. D
【解析】
10.表中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始期提前 0.37 天,末期延迟了 4.58 天,整个生长期比正 常年份延长; 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都提前了; 花期末期提前, 花期缩短。 据此分析选 A。
11 .根据材料信息,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展叶和开花的提前
,植被成熟期延迟,增
加了受冻害的可能性;矮蒿草甸植被物候变化不同步,导致物种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相互间脱节,这就增加了物种间竞争,加快了物种淘汰、灭亡速度。据此分析选
D。
【点睛】
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 表中植物种群的整个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 但矮蒿草甸植被 物候变化不同步, 导致物种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增加了物种间竞争, 加快了物种淘汰、 灭亡速度。
7.据材料可知,在游客步行上山的游览路径两侧,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说明影响该
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故选
D。
8.据材料可知,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物种均匀度越高的地区优势物种越
不明显。据图可知, 4m处物种均匀度最高,因此优势物种最不明显。故选
C。
9.人类干扰越大,物种越均匀。据图可知,
生物多样性往往发生变化。 下
图为某山地草甸 (2100 ~ 2358m)物种丰富度 ( 植物种类的数量 ) 、物种均匀度 ( 不同种类
植物的数量差异 ) 随路径距离的变化情况。其中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读图
完成 下列各题。
2
7.推测影响该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海拔高度
B .地势起伏
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东部地区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广东省入侵植
物种数多的原因是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适宜多种物种生存。地形垂直地带
性不明显,不是物种多样的主要原因。
3.根据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 局是东部地区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B 对。内蒙古、西藏是边境省区,外来入侵物种少, A 错。青海、西藏面积大,外来入侵物种少, C错。与海拔高低没有相关性, D 错。
(1) 导致渡渡鸟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 请举两例可以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2010 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 主题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
5
, 生物多样性也是我
们的生命” , 这正如渡渡鸟之于大颅榄树的意义。请分析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积极 意义。
17.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7
于绝对,不符合实际。③④正确,选 D。
【点睛】
一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
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
( 多与区域特征有关 ) ,
也有人为原因 (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 ) 。
3. B
4. C
【解析】
【分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适宜多种物种生
存, C对。经济发达、交通方便、人口稠密与物种多样无关,
A、 D错。地形以平原、丘
陵为主,垂直地带性不明显,不是物种多样的主要原因,
B 错。
5. A
6. B
【解析】
【分析】
考查热带雨林与物种的分布。
5.目前世界上 3/4 的物种生活在热带地区,以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为丰富。
材料一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 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 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 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 1)描述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
过程中 , 存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 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一般认为 , 城市
中不同功能区之间用地类型、性质、面积等存在差异
, 造成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 ,
而植物和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也存在差异 , 从而出现了城市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
物种多样性
云南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 堪称世界“基因宝库”。 令人担忧的 是,目前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 25%的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造成云南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规模的商业利益造成生物物种濒危②地壳运动,气候变迁
③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形成威胁④可再生资源有限,资源的后备存储量不足
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存以后的发展机会和竞争实力,为此我们应该
①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
②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加大执法力度
③建设自然保护区,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形式
④开展生态旅游
A .①③
B .②④
C.②④
D .③④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 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下图为“我 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
C. 4m 处人类干扰较大,少数生命力较强植物优势较大
D .0m 处人类干扰最大,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
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 下表示意气候变暖条件下矮蒿草甸植被 物候期的变化。
完成下列小题。
注: “+”表示提前, “- ”表示延迟, “* ”表示差异显著, “** ”表示差异极显著。 10 .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 A .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延长 B .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 C .花期末期延迟 D .生长期比正常年份缩短 11 .矮蒿草甸植被物候变化,使得 A .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 , 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 B .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 , 避免物种生殖失败 C.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 , 物种间相互作用不脱节
灭绝以后 , 在西方就流传了一句谚语 , 叫“逝者如渡渡”。
材料二 :2010 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 其主题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 也是我们的生命”。
, 生物多样性
维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 然而由于受到人类活
动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的影响 , 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
6
( 2)指出湖南省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 3)分析湖南省 1500 米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 4)湖南省大多数山地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 B 2.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 1.商业利益、外来物种入侵是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地壳运动,气候变 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影响较小,②错误,云南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可再生资源 丰富,④错误。选 B。 2.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和停止一切商业活动是不太可能实现的,①②过
C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光热不足
D .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
左图为“我国某日沙尘暴天气分布 ( 阴影部分 ) 示意图”。右图为“P 地不同放 牧强度物种丰富度变化示意图”,其中 6 只羊 / 公顷为重牧强度、 4 只羊 / 公顷为中牧强 度、 2 只羊 / 公顷为轻牧强度。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000
倍的速度消失 , 而生物多样性的快速消失 , 给人类自身的健康以及赖以生存的农业和畜
牧业带来严重威胁。据生物学专家估计 , 全世界目前约有 3.4 万种植物和 5 200 种动物
濒临灭绝。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 , 保持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健康还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最 近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 , 每年仅因毁林和森林退化就导致 2 万亿到 4.5 万亿美元的经济 损失 , 另一方面 , 如果每年对自然保护区投资 450 亿美元用于改善生态系统 , 由此带来的 收益便可高达 5 万亿美元。
12. B
13. D
【解析】
12.读图,虚线表示物种丰富度, 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
海拔 1300 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 1300 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14.下列有关 P 地放牧强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4
A .中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高
B .重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终小于轻牧
C .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均不一样
D .相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变化相同
15.为减少 P 地沙尘危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宜实行的发展策略有
5.下列各地物种最丰富的是 :
A .①
B .④
C.⑤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所以物种较丰富 B .刚果(金)位于刚果盆地中,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物种较丰富 C .中国人口很多,所以物种较丰富 D .美国经济十分发达,所以物种较丰富
D .⑥
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游览路径两侧的不同距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
A .边境省区多
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C .面积大的省区多
D .海拔越低,种数越多
4.广东省入侵植物种数多的原因是
1
A .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C .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 D .交通方便,人口稠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