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高三入学调研试卷地 理 (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东北三省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成为工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如今该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人口流失严重,市场化程度落后于东部发达省份。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一批新兴产业增长迅速。
下图示意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图显示 A .较高值区显著集聚 B .较低值区被高值区包围 C .高值区范围显著扩大D .低值区范围有所减小2.2015年,双鸭山形成失衡高值区主要是由于A .资源依赖过度B .技术人才流失C .政策优势丧失D .市场腹地狭小3.东北三省进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①加大对工业的补贴政策 ②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③加强资源投资驱动 ④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下图为北京市2020年2月13日13时至14日13时的气温点状和降水量柱状图。
图示时段内北京市经历了某天气系统过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该天气系统到达北京市的时间大约是 A .13日13-15时 B .13日22时-14日0时 C .14日3-5时D .14日6-8时5.该天气系统过境对北京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使故宫惊蛰时节出现雪景B .为都市农业提供充足水源C .导致永定河产生春汛现象D .给快递行业工作带来不便位于大兴安岭余脉的黄岗岭(下图),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0~1℃,一年中有150~200天在0℃上下波动。
由花岗岩组成的山岭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北部是阿斯塔图石林,其沿山脊线延伸,岩层像“千层饼”状错落有致,倒塌的石林都是向东倒塌;而南部有大大小小数百个石臼(坑穴),且在不断扩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地常年盛行东风B.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C.黄岗岭东侧植被比西侧茂盛D.“千层饼”状岩层含有化石7.石臼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侵蚀B.岩浆活动C.地壳下陷D.冻融作用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接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这项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
下图为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据图可知A.北方地区现有耕地利用率较低B.南方地区后备土地资源明显不足C.西北地区现有耕地资源较为丰富D.青藏地区后备土地可大面积开垦9.与其他地区相比,上海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主要是因为A.生态环境脆弱B.城市土地利用率低C.土地面积狭小D.距海近土地质量低10.上海为实现土地占补平衡宜采取的措施是A.生态退耕B.土地复垦C.跨区补偿D.填海造陆巴音河,蒙古语意为“幸福的河”,源出祁连山南坡,经过德令哈市,最终汇入可鲁克湖和托素湖。
下图为巴音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巴音河流域A.南北跨纬度接近2°B.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C.河流为德令哈市提供便利水运D.境内铁路在山谷呈之字形延伸12.巴音河中下游有季节性断流现象,推测可能的季节及原因是A.夏季蒸发强B.夏季降水少C.冬季下渗多D.冬季气温低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
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
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A.垂直分布高差大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14.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A.山体陡峭B.水分充足C.土壤肥沃D.热量充足15.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条件不同B.水热组合不同C.耕作技术不同D.耕种历史不同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有4题,共计55分。
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埃塞俄比亚(如下图)境内竹林资源丰富,约占全球竹林总面积的5%。
竹制品加工以传统作坊加工为主,工厂化生产仍处于起步阶段,低投入和无序采伐导致竹材产量和品质降低,竹材加工地远离竹林产地;初精加工全部由一个企业完成,因企业设备和管理落后,产品质量欠佳,质量达不到国际市场上要求的标准;目前埃塞俄比亚尚无专门的竹林栽培和竹材加工研究机构,各大学和学院也无竹林栽培和竹材加工专业。
最新研究表明,在低海拔地区的生长快、燃烧效率高的竹子有望作为一种替代木材的燃料,成为非洲大陆对抗土壤退化及大规模森林滥砍滥伐的关键。
作为“一带一路”重点战略合作投资国家,2018年中国政府宣布在埃塞俄比亚首都成立“中非竹子中心”,开展竹子种植和培育研究,推广中国竹藤编技术、标准和管理,该中心的建立为当地带来了巨大机遇。
(1)分析埃塞俄比亚发展竹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归纳埃塞俄比亚竹制品加工工业面临的困境。
(3)分析“中非竹子中心”的成立对当地的影响。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维多利亚市位于温哥华岛的南端,周边地区森林茂密、河湖众多,城市秀美宁静,素有“花园城市”之称。
维多利亚市集中了温哥华岛50%以上的人口,是温哥华岛上最大的城市和不冻港。
伐木和捕鱼曾是当地的传统产业。
近年来,维多利亚市旅游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下图为维多利亚市位置及周边区域简图。
(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维多利亚市成为该岛最大城市的原因。
(2)目前维多利亚市人口中有近80%的人口为退休老人。
分析维多利亚市吸引大量退休老人到此定居的自然原因。
(3)与传统产业相比,简述发展旅游业和养老服务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好处。
18.读“汉江及其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
(1)秦岭是汉江北部支流的发源地,分析其对汉江北部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丹江口水库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也是我国南水北调重要的水利枢纽。
(2)简述南水北调工程对京津地区的有利影响。
图示区域气候湿润,空气清新,是真正的自然氧吧,青山掩映,飞瀑流泉高悬,奇峰怪石点缀,鸟语花香,风光秀丽,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繁多,而且风土民情浓厚。
(3)你是否赞同在汉江流域进一步开发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班夫国家公园(下图1所示)位于落基山脉北段,是加拿大最早、最大的国家公园。
该公园设立于1885年,占地6641km2,有50多种野生哺乳动物和280种鸟类。
加拿大横贯公路于1962 年建成通车,且从班夫国家公园中穿过,平均每天14000辆机动车给这里的野生动物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82年建成第一个野生动物过路隧道,之后又陆续修建了桥洞、天桥等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
当地最初偏好挖路下通道,随着研究人员发现棕熊、豹子等大型肉食动物不喜欢黑乎乎的涵洞的规律后,天桥式通道逐渐发展起来,上面种植了森林、灌丛、草甸等植被。
图2示意天桥式野生动物通道剖面结构。
(1)分析加拿大横贯公路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20世纪60—70年代加拿大横贯公路对班夫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
(3)与路下通道相比,指出建立天桥式通道的优点。
(新高考)2021届高三入学调研试卷地理(四)答案第Ⅰ卷(选择题)【答案】1.D2.A3.B【解析】1.读图可知,无论是2003年还是2015年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较高值区都是分散分布,A错。
较高值区被低值区包围,B错。
较高值区范围显著扩大,C错。
低值区范围有所减小,D对。
故选D。
2.依据已学知识,双鸭山是我国重要的煤矿,开发历史悠久,煤矿资源趋于枯竭,由于资源依赖过度,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A对。
而技术人才流失、政策优势丧失、市场腹地狭小等都不是导致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BCD错。
故选A。
3.加大对工业的补贴政策只能缓解当前经济发展失衡的困境,不能有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①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②对。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对资源依赖过度,造成资源趋于枯竭,因此不能一味地加强资源投资驱动,③错。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对资源依赖过度,以重工业为主,因此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进行经济转型升级,④对。
故选B。
【答案】4.C5.D【解析】4.读图可知,在图示时间段内,北京市气温下降,出现降水天气,应为冷锋天气系统过境。
图中14日3-5时,气温变化剧烈,出现降水天气,应是冷锋天气系统到达北京市的时间,故选C。
5.2月13日降水后,气温回升,惊蛰节气在3月5日前后,此次天气系统过程不会使故宫出现雪景,A错。
此次降水过程降水量较小,不会提供充足水源,且此时气温较低,农作物还没有进入生长期,B错。
此次降水量级小,不会导致春汛现象,C错。
由于降水,道路湿滑,不利于快递行业及时投送,D对。
故选D。
【答案】6.C7.D【解析】6.倒塌的石林都是向东倒塌,当地常年盛行偏西风,A错误;石林由花岗岩组成,不属于喀斯特地貌,B错误;大兴安岭黄岗岭东侧为寒冷冬季风的背风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温暖的生长环境,植被比西侧茂盛,C正确;“千层饼”状岩层由花岗岩组成,不会含有化石,D 错误;故选C。
7.当地晴天较多,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岩石多裂隙;偏西风强劲,携带湖泊水汽进入岩石缝隙中,在凹陷处汇集;气温多在0℃左右,缝隙中的水易产生冻融现象,结冰时撑开了石臼缝隙,融冰时水进一步渗入岩石缝隙中,如此循环往复,使石臼不断扩大,D正确;风力侵蚀、岩浆活动、地壳下陷不会使石臼不断扩大,ABC错误。
故选D。
【答案】8.B9.C10.C【解析】8.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读图,图例中给出了不同省份的可平衡年限,可平衡年限越长耕地后备资源越充足,南方地区平衡年限短,后备土地资源明显不足,B正确;北方地区人口密集,现有耕地利用率较高;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现有耕地资源较少;青藏地区海拔高,自然环境脆弱,后备土地不适合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