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及范围 (3)1.1工程概况 (3)1.2工程范围 (3)1.3主要工作量 (3)2施工组织 (4)3执行规范及标准 (4)4 施工准备 (4)4.1预调查 (4)4.2技术准备 (5)4.3施工人员及设备准备 (5)5施工方案 (6)5.1总体施工方案 (6)5.2预挖沟 (7)5.3锚固基础 (10)5.4管线铺设 (12)5.5回填施工 (18)5.6管线登陆施工 (19)5.7立管安装 (20)5.8试压 (24)5.9施工后检验 (26)5.10竣工验收 (27)6、潜水作业程序 (27)6.1 潜水作业组 (27)6.2 潜水减压程序 (27)6.3有关潜水作业程序的其他事项 (27)6.4减压注意事项 (28)1工程概况及范围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胶南董家口港区,为污水处理厂排海主管线。
入海处位于西防波堤,40万吨矿石码头北侧。
需拆除部分防波堤及档浪墙,施工完毕后再恢复。
1.2工程范围入海段管线长度323m(K4+577—K4+900)。
1.3主要工作量主要工作量如下表1.3-1所示:表1.3-1 主要工作量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管沟开挖及回填1 管沟预开挖土方量m³3万2 中砂回填m³ 1.3万3 混凝土压载块块120二管线铺设1 管线组对焊接、铺设km 0.64三锚固点预制1 25吨卷扬机基础个 1 卷扬机2 40吨锚固点个 2 铺管船四立管安装1 立管预制套2 含弯头2 立管安装套 2五护堤开挖及恢复1 防波堤块石m³9000六扩散器预制及安装1 扩散器预制套422 扩散器安装套422施工组织2.1项目组织机构2.2主要人员简介3执行规范及标准海底管线主要遵循的标准规范:GB/T19570-2004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CS-1992 海底管道系统规范SY/T 10007-1996 海底管道稳定性设计扩散器主要遵循的标准规范:GB/T19570-2004 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SY/T 10030-2004 海上固定平台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推荐做法工作应力设计法4 施工准备4.1预调查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在海底管线施工前,沿管线路由方向进行预调查,对影响管线施工的障碍物进行清除,保证施工船舶作业范围内安全畅通,并对易造成管线悬跨的区域进行处理。
1、水深测量以设计海底管线路由为轴线,两侧50米间隔10米布设主测线,测量比例为1:2000。
并垂直主测线间隔10米布设检查线(检查线总长度不小于主测线总长度的5%,满足规范要求)。
2、旁侧声纳调查以设计海底管线路由为轴线,两侧各50米对称布设主测线,主测线为间隔20米,沿轴线方向布设,测量比例为1:2000。
在调查中如果发现声纳障碍物,将对声纳障碍物的大小,精确的位置和形状进行详尽的调查。
地貌图按照自由分幅方式进行分幅,比例尺1:5000,图面字迹达到清晰稳固,各种符号表示正确,同时在图上标定发现的声纳障碍物的精确位置,提供原始的声纳障碍物图像。
3、浅地层剖面测量以设计的海底管线路由为轴线,两侧各50米对称布设主测线,主测线为间隔25米,沿轴线方向布设,测量比例为1:2000。
以调查路由为中心,绘制路由中心线地层剖面图。
4、施工船舶及机具预调查施工船舶及机具如下表4.1-1所示:表4.1-1 预调查施工船舶及机具序号名称规格数量用途1 三用工作船浅吃水1艘调查船2 旁侧声纳1套地貌测量设备3 浅地层剖面仪1套地貌测量设备4 DGPS 1套辅助船舶测量5 水深仪1套测量水深4.2技术准备根据现场勘查海况、作业船舶参数、图纸及设计文件,进行海管铺设的安装设计,将相应计算书和程序提交业主及第三方检验机构审核批准。
4.3施工人员及设备准备成立项目经理部,配备项目管理人员,选调施工班组组成强有力的施工队伍。
明确施工任务计划,进行施工人员、设备调配。
◆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HSE教育,针对本工程施工和地理条件、地理环境的特殊条件,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思想意识和环保意识。
◆组织特殊工种培训、岗位练兵。
对拟参加施工的所有焊工、防腐工、起重工、管工、机械手等进行培训和实际练兵,学习相关的工艺规程和标准,特别是电焊工和防腐工要参加上岗取证考试,考试合格后方能参加本工程施工。
◆所有的施工设备进行检修调试,以保证良好的运转。
5施工方案5.1总体施工方案对污水管线路由进行预挖沟,管沟开挖采用抓斗船施工,管沟开挖完毕检测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中粗砂回填找平。
在场地合适位置预制锚固点,然后铺管船由拖轮预就位后布锚,尾锚通过岸上锚固点固定,铺管船从岸边向海里进行管线铺设,起始管头通过岸上预设卷扬机固定。
完成一条管线铺设后进行另一条管线铺设,进行立管安装及扩散器构件安装,管线整体进行试压,试压合格后,安装压载块,回填中粗砂防护。
5.1.1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如图5.1.1-1所示:图5.1.1-1 施工流程5.2预挖沟5.2.1概述本工程预挖沟有边坡1:5,开挖土质为淤泥及淤泥质土,开挖深度约3m,预挖沟挖泥总量约3万m3。
5.2.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采用8m3抓斗船,其作业流程见下图。
5.2.2-1抓斗船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5.2.3施工DGPS参数确定根据施工已知控制点坐标,选取三个已知控制点采集坐标,利用采集数据在坐标转换软件中计算施工DGPS转换参数,将转换参数输入GPS,校核参数,如误差在0.5米范围内即可使用。
5.2.4挖泥船分层设计挖泥船挖泥方式采用分区、分段、分条进行,分层开挖厚度1.0-1.5m,抓斗式挖泥船每100m左右为一分段长度,每12m为一分条宽度。
示意图见分段及分条示意图。
分条开挖步骤:⑴利用船载GPS,抓斗船抛锚定位在条幅①起挖位置,按图示箭头方向顺序,进行①条幅挖泥施工,直至本条幅开挖完成;⑵搅动缆绳,将抓斗船移动至条幅②起挖位置,进行条幅②挖泥作业,挖泥方向与①一致,与条幅①接触位置重叠1/3抓斗范围,防止漏挖;⑶以此类推,进行剩余条幅挖泥作业。
4.50.65R 0.2520mm厚钢板卷扬机底座平面示意图(单位:m)C30砼台座抓斗船船头布设为“八”字锚,船尾布置为交叉锚,锚缆长度在150-200m左右,保证每次起锚定位都能能完全覆盖100m 分段范围。
本工程挖泥边坡为1:5,根据开挖深度,分3层阶梯开挖,按照“下超上欠,超欠平衡”的原则,初挖后边坡形成锯齿状,未挖泥层已在开挖过程中受到扰动,扰动土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坍塌形成1:5的边坡。
5.2.5输入施工区坐标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将要施工的区域坐标计算出来,输入施工软件,在电脑显示器上直观显示施工范围。
按管沟路由方向分段,并依据船舶的工作性能在每一挖泥施工区纵横向分条形成大网格并标明里程,之后在每个大网格里,依据抓斗的张口尺寸再进行纵横向分条形成小网格。
把已经分好网格的全部挖泥区位置图连同管沟设计轮廓线一起输入电脑,由测量控制软件控制,用于挖泥施工。
在具体挖泥施工时准确控制抓斗对准相应的小网格依次施工。
平面分区图全部采用CAD 软件绘制,坐标系统与施工用坐标系统一致,可直接将电子CAD 图输入船载GPS 控制系统,直观形象的指导抓斗船挖泥施工。
5.2.6挖泥船定位施工定位采用D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定位前,由施工技术人员打开挖泥软件,挖泥操作人员通过电脑显示器直观地操作挖泥,保证施工平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挖泥船驶入施工现场水域,利用挖泥船操作室里的电脑显示屏看到挖泥船将进入拟施工区时,抛船艏八字缆锚,然后锚艇把船艉两个锚送到指定位置。
挖泥船初定位完成后,通过电脑显示屏,由操作手指挥,对挖泥船进行准确定位,把挖泥船准确定位在拟施工区的具体挖泥地点,并系紧各条缆绳,方可进行挖泥作业。
一幅网格抓挖泥完成后,由船舶操作室内的操作手根据电脑屏幕显示对下幅网格进行定位施工;每一船地挖泥完成后,由船舶操作室内的操作手根据电脑屏幕显示指挥移船,进行下一船地施工,依此类推。
潮位控制采用“双控”模式,即岸上水尺与船载GPS 报潮相结合的模式。
岸上在赤湾码头设置水尺,安排专人进行潮位观察,每30分钟向施工船舶报潮位一次;施工现场专门安排一船舶,上设GPS 报潮系统,观察现场潮位情况,实时与岸上水尺读数比对并进行调整。
33后锚前锚抓斗式挖泥船1000m 泥驳泥面11m 抓斗挖泥船就位示意图5.2.7挖泥船挖泥为控制好管沟底标高和管沟平整度,最后一层挖泥需控制抓斗下落深度,为了防止浮游泥浆反射声波,而造成假象水深,采用测深水砣进行校核。
由于在开挖过程中,已抓过的泥面和没有抓过的原泥面有一定的高差,抓斗在该区间可能会出现“倒斗”现象,反映在钢丝绳上会出现倾斜,因而可以控制下一抓与上一抓重叠在1/4~1/3抓斗范围内。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要求施工,按时对DGPS、水位进行校核,勤测水深,做好施工记录和自检记录,确保施工平面尺寸及开挖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5.2.8泥驳抛泥泥驳航行至指定抛泥区抛泥。
5.2.9质量检验本工程采用双频单波束测深仪为主要测量设备,考虑到底层有浮泥影响测量精度,故跟水砣测深进行比对,对测深仪测深值进行修正。
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导出,加入水砣比对所得到得修正值,每10m一个断面生成断面图,根据断面图,如果自检不合格,安排抓斗船继续精挖处理,自检合格后,报业主工程师申请验收。
5.3锚固基础5.3.1卷扬机基础按DC250卷扬机进行设计台座,其基本参数如下:卷扬机尺寸为长4.5m×宽2m,重量为12t,在高度0.95m处受250kN的拉力。
台座设计方式为:利用打入8根φ500mm钢管桩回填土石1m作基础,钢管桩分两排,每排4根,沿台座长度方向布置,由于钢管桩入土深度不大,考虑在钢管桩上部加设置砼台座,钢管桩通长至砼台座顶部,C30砼台座尺寸为:长5m ×宽2.8m×厚1.0m(台座配筋方面按24mm,20cm*20cm网格分配层考虑);钢管桩顶用宽600mm,厚20mm的钢板开孔,沿钢管桩外侧满焊连接;卷扬机长度方向沿底部单边采用直角焊缝,将卷扬机与台座连接。
相关示意图如下:24.50.65R 0.2520mm厚钢板卷扬机底座?500mm钢管桩平面示意图(单位:m)2.8C30砼台座F=250kNGtz=168kN2卷扬机断面示意图(单位:m)地面Gjy=120kN1.0m1.472.50.50.020.954C30砼台座?500mm钢管桩计算倾覆点图5.3.1-1 卷扬机基础示意图相关计算如下:受拉力产生的倾覆力矩:M qf =250×1.47=368KN.m 砼台座自重产生的抵抗力矩:M tz =168×2.5=420KN.m 卷扬机自重产生的抵抗力矩:M jy =120×2.5=300KN.m M qf <M tz +M jy 5.3.2卷扬机安装卷扬机通过卡车,经运输船运至现有码头,并运至施工现场,通过运输船运输一台50吨履带吊,辅助现场卷扬机安装及调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