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间管理教案修改版

时间管理教案修改版

本次活动主体思路:(1)通过谜语引出时间;
(2)通过活动“撕纸人生”帮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3)教给学生分配时间的方法,其中“坐标法”是重点讲解内容。

教师课前准备:一张一张纸条,大概长16-18厘米,宽一厘米。

然后把这张纸条画成10个格子,即分成10等分,在格子里依次写上1-10的数字。

做时间的主人同学们,下午好!在我们上课之前,请大家通过下面的五句描述,猜一猜这是个什么东西?1、它是最长又是最短的;2、它是最快又是最慢的;3、它是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4、它是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5、如果没有它,什么事情也不会成功,它吞下了一切最微小的东西,也构成了一切最伟大的东西。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等待学生回答,假如同学们没有反应,教师可以引导一下)对了,这就是时间。

上面这个故事,来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的中篇小说《查第格》,伏尔泰以寥寥数笔,概括了伟大、严肃、而又复杂的时间现象。

西方著名学者赛马提斯也曾经说过:“时间像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


同学们,对于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时间”,我们到底对它
了解多少,又是否能管理好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做时间的主人(板书)。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需教师与学生一起动手,故课前需准备符合要求的纸条)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条,大概长16-18厘米,宽一厘米。

然后把这张纸条画成10个格子,即分成10等分,在格子里依次写上1-10的数字。

好了,准备好之后,游戏就开始了,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个游戏,因为我们是在面对我们的人生。

开始:这张纸条就代表着我们的人生,每一个格子就代表10年,假设我们的人生有一百年。

第一步,请把你年龄前的纸条撕掉。

如18岁,就撕掉前面1和2的一大半,两个半的格子。

看看你还剩多少个格子。

好了,继续。

第二步,目前我国的人平均寿命是72岁,请你将7格子然后后面一小半格子留下。

其他后面的纸条撕掉。

第三步,请你把剩下的格子折成三等分,撕掉三分之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我们在睡觉。

另外的三分之一,我们花在吃饭,上网,逛街,打游戏等乱起八糟的事情上面。

那么现在请将你手中所剩下的纸条再与你桌上的撕掉的纸条相比较。

(目的:让学生认识到高中三年的短暂和宝贵的学习时间。

主要让同学们分享,如果学生比较沉闷,需老师将学生向时间的重要性方面引
导。


教师总结:原来.这么长的纸条,现在被撕成这么短,心里有什么感受呢?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发现,一百年看起来很长,但是其实我们真正用来学习的时间只有这么一点点。

过去的时间就像手中的流沙,已经逝去,无法追回,未来时间我们又无法把握,我们唯有把握当下短短的几年。

通过这个活动,相信同学们都意识到,时间管理,做时间的主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做时间真正的主人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些管理时间的方法。

1、“坐标法”(板书)
顾名思义,这种方法需要一个坐标系,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建立起这个时间管理坐标系(板书:时间管理坐标系。

并在“时间管理坐标系”下方画出横纵轴)。

我们知道,无论什么事情,总会轻、重、缓、急之分,所以,我们就以“轻-重”为横坐标,“缓-急”为纵坐标(板书:分别在四个方向依次写上轻、重、缓、急)。

那么,第一象限就代表了重要且紧急的事务,第二象限就代表了紧急不重要的事务,第三象限就代表了中重要不紧急的事务,第四象限就代表了重要不紧急的事务。

(注意:教师需根据自己画出的坐标图进行描述,并在每个象限处简单板书,完成下图)
坐标图建立好了,老师还需要大家再把它充实一下。

想一想,我们在课后都有哪些事情需要做呢?现在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写出十件以上你平时需要做的事情,不管是有关学习的,还是生活的,都可以。

另外,在写的时候还要估计一下,这件事情,我大概会用多少时间完成?(大概有:吃饭,洗澡,洗衣服,运动,完成当天作业,和朋友相聚,请教老师不懂的问题,预习明天的功课,参加社团活动,打扫卫生,看课外书等等。

这些老师可以临场发挥看看有哪些事情在课后需要者做的补充上去即可。

)好了同学们,你们都写了哪些事情呢?在你们写的所有事件中,你认为哪件是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可以归为第一象限呢?(让学生一起说或者可以抽代表起来说,然后教师选择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写入第一象限中,而且在后面标出估计完成事情需要花费的时间。

第二、三、四象限以此类推。

如果学生比较沉闷,需教师多做引导,调动气氛)
现在我们来算一算,如果把这些事情全部完成,总共需要多少时间呢?(老师带领学生大致计算)哇,需要(试具体情况而定)这么长时间啊。

可是,我们每天除了上课之外,也许并没有这么充足的时间把它们全部完成,那怎么办呢?(教师稍作停顿待学生思考,如果有学生愿意发言,则听取学生的想法,如果没有学生愿意发言,那么教师向舍弃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方向引导。

)引导语:也许我们可以试着不要做这些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在有闲工夫的时候再说。

所以,当我们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但时间又不够时,就需要根据所有事务的特征来安排它们。

比如说:
对待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我们必须立刻去做,比如……(依据黑板上列举的内容举例);
对于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比如……,可以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

人们常犯的毛病是把“紧急”当成优先原则。

其实,许多看似很紧急的事,拖一拖,甚至不办,也无关大局。

而对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只要是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比如……。

最后,既不紧急也不重要也不重要的事,就像刚才说的,有闲工夫了再说。

下面呢,老师要考考大家是否已经学会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完成我们应该做的事。

我们将要进行一个比赛。

我们将
分成8各小组,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够完成的又快又好。

(教师要快速分好小组)下面请听好老师的题目:
场景描述:
芳芳在一个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情,所需时间分别是:起床、穿衣4分钟;刷牙、洗脸、整理房间9分钟;在煤气灶上煮鸡蛋、热馒头10分钟;吃早饭6分钟。

经过合理安排,最少几分钟就可以吃完早饭去上学呢?
(答案:1先起床,穿衣。

——4分钟;2在煤气灶上煮鸡蛋、热馒头的同时刷牙洗脸整理房间。

——10分钟;3吃早饭6分钟。

所以总共花费20分钟。


总结:那么,在刚才的活动中,大家表现的非常好。

其实我们运用的是数学中的一种叫做“统筹规划“的方法。

也就是,想要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那么就努力争取在允许范围内的获得最佳效益。

我们再平时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很好的管理我们日常生活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同时,我们知道,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处理两个以上的任务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一直保持高效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们在管理时间的时候应该分清轻、重、缓、急,根据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时间,安排好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后做,哪些事情可以不做。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二种管理时间的方法:按照学科特征来安排学习时间(简单板书)根据生理学家研究得知:一天中最佳的学习时间人的大脑有一定的活动规律。

一般来说,上午
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3时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时记忆力最强;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时内逐渐减弱。

根据这些规律,老师建议:
①早晨刚起床,兼读语文和背诵英语单词;可以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②上午做一些需要严谨的工作,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
③下午除听课外,要快速准确做好当天的书面作业;
④晚上加强记忆和理解,预习第二天的功课;
⑤中午、傍晚的空隙时间宜安排一些不费力的事务性工作,如看看报纸、收集写作素材、散步和休息等。

3、劳逸结合(简单板书):
有很多同学只注重学习,却忽视锻炼的重要性。

人生有五大投资:朋友、时间、健康、行业、伴侣,而其中最大的投资就是身体投资。

没有健康的体质,不要说学习,就是工作和生活也不会像常人那么快乐。

同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除了能保证拥有旺盛精力学习外,还可以保证我们身心愉悦。

旺盛的精力和愉悦的心情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要学会放松。

老师希望这些小方法能够对同学们有效的管理时间有所帮
助,能够把他们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

在这里,老师想提醒大家的是,要注意提防四大时间盗贼(板书:四大时间盗贼):1、惰性。

比如说有些同学会说“我就是不想做这件事”;
2、转移话题。

有同学会说“噢,我还是先去见见我的朋友再回来学习吧”;
3、拖延。

比如“我过会儿再做”;
4、白日梦;有些同学会想“有朝一天,我的成绩自然会让你们大吃一惊的”。

以上有这些想法的同学都进入了时间管理的误区,它们会让时间在无形中随风而逝。

老师希望大家都要注意,不要让这四大盗贼偷走了时间。

结束语:同学们,昨天的24小时匆匆而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今天的24小时正在进行着,但也即将过去,而未来的24小时又是我们通过今天的把握而把握的。

同学们,请把握自己的时间,把握自己的命运,做时间的主人。

珍惜了今天,才有可能拥有梦想中的明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