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郎溪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安徽省郎溪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郎溪二中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26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①宽shù②jié责③胆怯.④黝.黑.2.填写诗句(5分,每题1分)。

⑴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用比喻表达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这一哲理、并显示出诗人乐观、豁达的句子是,。

⑵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抒发自己“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而被千古传颂的诗句是:,。

⑶《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

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运用对偶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极深刻的人生体验的句子是,。

⑸东风不与周郎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A、保护沧海桑田....吧,不要让罗布泊的悲剧重演!B、班会课上,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他油嘴滑舌....,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D、金庸的武侠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的读者。

4.名著阅读(4分)《名人传》是20世纪法国作家的作品。

作品叙述了,和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5.班级举办“到民间采风去”语文综合性活动,下面是各小组的部分成果。

(11分)(1)第一小组为同学们带来了“民间风情”手抄报,请你帮助审定下面内容。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为此扫尘,守岁,,,挂年画,贴窗花……祭神拜祖,感激神灵一年的恩伺;(A)敬天拜地,愿望来年风调雨顺,求个吉祥。

剪纸是窗花最有代表性门类之一,剪纸的工具再简单不过了——一把剪刀,一张剪纸。

然而,它有一千五百年传统,是民俗文化的栽体。

它拥有成熟而多样的地域或民族风格,(B)它的艺术语言具有丰富独特,窗花兴于吉祥,止于审美,成为佳节、喜事中剪纸艺术的公开展览。

①上面文段有两个错字:“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2分)②A、B两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2分)A:B:③结合上下文列举的春节风情实录,请你在横线处再补出恰当语句。

(2分)(2)第二小组为大家献上的是“谁不说我家乡好”幻灯片展播。

作为组长,请你仿照下面示例,再为本小组拟两个简洁准确的栏目名称。

(2分)示例:家乡风景窗栏目一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3)第三小组组织了“我最喜爱的家乡名人”评选活动。

请帮助他们完成下面资料。

(3分)名人姓名:_________(1分)名人小传:(50字左右)(2分)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2分)某天你发现你的同桌正在抄袭你的作业,你想把你的本子拿回来,但同桌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啊!再说我们小组作业都做得好,老师也要表扬呢!”这时,你应该对他说什么?二,阅读理解(39分)(一)(13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2分)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 的情感。

“这样”指代,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5分)3.“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4.对于“实在标致极了”中“标致”你怎么理解?(2分)5. 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2分)[二](12分)追寻书籍的味道小时家穷,肚子像歉收的田地,老是空荡荡的;可是精神却长年吃着奢华的鲍鱼海参。

把精神喂得饱饱的,是书籍。

捉襟见肘的父母,餐桌上可能只有青菜豆腐,可是,屋子里,书本永远不虞匮乏。

晚餐过后,便是一家子进入文字世界的大好时光。

一人读书和一家读书,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新买的书,有淡淡墨香,非常好闻,它能把一瓣瓣心叶都熏得香香的;屋内此起彼落地翻动着书页的声音,宛如天籁。

明明只是一本书,可是,握在手里,大家却变成了哭笑难以自主的傀儡。

爸爸捧书呵呵大笑的那一刻,却见进入悲情世界的妈妈眼噙泪光;爸爸在严肃的政论书中忙忙碌碌地写着眉批的当儿,妈妈却高高兴兴地在她所寻获的妙言妙语底下划线。

当字里行间闪出了睿智的思想亮光时,父母亲总会兴奋地读出来,彼此分享精神的资产。

我们几个孩子呢,在盈屋的暗香里,随意抽选散置四处的书来读。

在那略识之无的年龄里,只能一知半解地读、懵懵懂懂地读;读着、读着,读懂了,一颗心便跳舞。

阅读,这个美丽的嗜好,就像种子,在我们四兄弟姐妹的心田里萌芽、茁长,迄今已长成了根深叶茂的巨树了,丝毫撼动不得。

书籍,于我们而言,无所不能。

当生活的小舟遇上了惊涛骇浪时,书籍是令我们安心的避风港;当超负荷的工作把我们的心揉成一叶咸菜时,我们以书籍抚平内心的皱褶;当难以化解的忧伤把我们逼进黑暗的死角时,书籍便是一束束亮丽的阳光。

书籍之所以会深深地嵌进我们的血肉和骨髓,紧密地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追溯原因,是父母从小就以“身教”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书籍是精神“永远的伊甸园”;它既是小孩的棉花糖,也是成人的花生糖;棉花糖软而可口,花生糖硬而适口,都能给生命的味蕾带来怡人的甜味。

现代阅读风气不盛,分析年轻人不爱阅读的因素时,一般人都归咎于娱乐多元化、课业繁重或工作压力太大,让他们无暇分心或分心乏力。

我认为真正的关键是:童年时,他们不曾用书籍把精神养肥,成年之后,当然不会“食髓知味”地追寻书籍的味道。

不读课外书,可以有千万个不同的借口。

阅读课外书,原因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快乐。

当父母用美食和玩具堆砌孩子的童年时,孩子当然快乐,可是那种快乐是短而甜,它不能无止无尽地延伸到成人的世界;然而,如果高瞻远瞩的父母能把年幼的孩子引进文字的世界里,却等于给了他们一份终生保值的礼物。

爱读书的人,人生各自精彩。

而读书的嗜好,必须从小养起。

(选自《北方人(悦读)》2020年第10期,有改动)6.文章开头描写一家人夜读的场景,有何用意?(2分)7.作者认为现在年轻人为什么不喜爱阅读?(2分)8.“读着、读着,读懂了,一颗心便跳舞”一句中“跳舞”一词的含义是什么?(2分)9.本文语言优美、感情浓郁。

摘录你最喜欢的一个修辞句子,并简要点评。

(3分)10..作者笔下的书籍有“味道”。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哪篇文章给你留下的“味道”最独特?为什么?(3分)(三)14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偏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余幼时即嗜.学()(2)录毕,走.送之()(3)媵人持汤.沃灌()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14.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15.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2分)三,作文(35分)春花的芬芳,夏雨的热烈,鸟儿的娇啼,清泉的叮咚,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亲人间的默契、师生间的融洽、朋友间的亲密、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

一路走来,我们发现了美,感受着美,我们眼前,我们心中,所有的一切,真美!请以“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班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郎溪二中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4题(略)5. (1) ①伺—赐;栽—载②A:敬天拜地,渴望来年风调雨顺,求个吉祥。

B:它的艺术语言具有丰富独特的表现力。

③示例:包饺子,放鞭炮 (2) 示例:家乡民俗坊家乡民歌会家乡名人阁(3)略6.我们小组的成绩固然重要,但那是弄虚作假换来的,与之相比更可贵的是诚实。

(我做的时候有好多都拿不准,要是你也抄去,岂不是害了你。

不如我给你讲一些答题思路。

)二,阅读理解(一)1.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2.只不过对东京的失望“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3.“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

4.“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

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

5.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

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答对大意即可)(二)6.为了突出父母的“身教”对我们四兄弟姐妹的影响;同时为后文的议论、抒情作铺垫。

7.童年时,他们不曾用书籍把精神养肥,成年之后,就不会去追寻书籍的味道。

8指读懂了书中内容而非常喜悦、激动。

(意思对即可)9.示例:“阅读,这个美丽的嗜好,就像种子,在我们四兄弟姐妹的心田里萌芽、茁长,迄今已长成了根深叶茂的巨树了,丝毫撼动不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