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分解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分解


2021/4/13
6
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与特点
第一,一些急性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影响因素依然 较广泛存在,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等急性传染病 仍未得到有效预防控制。如病毒性肝炎我国是高发区, 现每年发病数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数30%以上。 据有关调查,仅乙型肝炎我国就有6亿多人感染过,大 约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我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 约1200万,每年因肝病死亡约30万人。
3、依靠科技进步,不断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适宜的 技术、方法;
4、树立社会大卫生的观念,弘扬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
5、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培养和保持一支技 术精通作风过硬的专业队伍;
6、科学地开展疾病监测和依法防制,促进疾病预防控制 措施落实;
7、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 成功的防治经验。
2021/4/13
24
5.系统性和协调性 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上常以
连锁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即制订计划—组织实施—检 查控制—信息反馈—总结处置,各环只有相互联系、 紧密结合才能正常惯性运行。因此,疾病预防控制管理 者应有系统观念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效的综合、调动、 发挥和协调系统内外各个要素,建立一个和谐良好的内 部与外部环境,使整个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系统运转处于 最佳状态,如期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获得最大的整 体效益。
2021/4/13
22
一、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一)特点
1.社会性和群众性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对象主要是 面对群体,面向社会和城乡居民。因此,疾病预防控制 工作的开展,预防措施的落实,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和 社会各个部门的配合,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有 关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努力,
2.政策性和行政性 实施预防控制措施必须按照国家 有关卫生方针、政策,以卫生法律、法规为依据。实践 表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具有较强的政府行为,在具体 实施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级政府落实相关政策,并进行必 要的行政干预,以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
2021/4/13
8
第三,脊髓灰质炎、碘缺乏病、丝虫病、麻风病等 已经消灭或控制的一些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仍需 巩固防治成果。
第四,不断被发现的新传染病,如艾滋病、O139型霍 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疾病、莱姆病在我国已有 发生、传播与流行,艾滋病已呈加速上升趋势。
第五,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国际旅游业和交通发 展、人口流动、商品流通等因素,增加了各种传染病传 入、传播和蔓延流行的危险,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 病和寄生虫病仍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间内重要的公共卫 生问题。
2021/4/13
7
第二,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仍严重危害着广大人 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国结核病发病还相当严重,据 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全国三 分之一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 目前我国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1.6/10万,传染性肺 结核患病率为157.8/10万,估算我国现有传染性肺结 核病人达200万。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 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2021/4/13
10
四、疾病预防控制的组织机构
(一)疾病预防控制行政管理组织机构
1998年卫生部对内设机构部分职能进行了调整,调 整后疾病控制司(全国爱委会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 处、传染病控制一处、传染病控制二处、地方病与寄 生虫病控制处、免疫规划管理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控制处、爱国卫生监督检查处、农村改水与环境卫生 指导处。
5、 控制了鼠疫、黑热病、伤寒等重大疾病的流行;克 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的患病率大为减少,血吸虫病 的疫区大大缩小。
6、 重点开展了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口腔疾病、 精神性疾病等预防控制,
2021/4/13
5
(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功经验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有力的领导
2、确立并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
学习目标
1.认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2.熟悉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3.掌握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4.掌握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主要任务; 5.了解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2021/4/13
1
第一节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概述
一、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含义
2021/4/13
14
(二)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管理组织机构
过去按照行政区划建立起的各级卫生防疫站和有关 专科防治所(站),承担着相应疾病控制、卫生监督、 卫生监测、卫生宣教和科研培训等工作。这种集卫生 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与一体政事不分的工作模式,不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依法治国的要求, 也不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
2021/4/13
23
3.专业性和多学科性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一项 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其业务范围广泛,工作 内容比较庞杂,涉及基础、临床、预防医学以及统计 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中许多属于边缘 学科范围,因而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十分广泛。
4.计划性和时效性 疾病预防控制行政管理部门, 对不同时期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科学分析形势和 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订目标任务计划,并组织 实施,这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重要特点。,
2021/4/13
11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均设疾病控
制处。 各市、县、区卫生局,设有疾病控制管理科(股)。 各乡镇政府,设有卫生助理。乡卫生院,设有防保站
所(防保科、组),在同级政府领导下,承担卫生防疫 行政管理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行政管理机构,是各级卫生行政部 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政 府领导下,负责疾病预防控制行政管理工作。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有效利用卫生资源,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综合执法能力,“九五” 后期,卫生部积极研究和推行全国卫生监督和疾病 预防控制体制改革。
2021/4/13
15
2000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卫生部印发了《关于卫生 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2001年4月,卫生部又制定印 发了《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的若干意见》和《关 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改革是在原卫生防疫站和有关专科防治所(站)的基础 上,遵照政事分开和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建立起 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 控制体制。
2021/4/13
16
进行疾病预防控制改革,是将有关卫生事业单 位中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技术管理与服务职能 进行科学合理地精简归并,组建集疾病预防与控制、 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 导、技术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002年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各省、 市、县也都相继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4/13
3
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绩
1、 建国50年来,通过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 系,加强了防治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制 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 2、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实行计划免疫,推行 全民食盐加碘,广泛开展全国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我 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2021/4/13
17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性质是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 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的任务是政府工作职能的具体 体现。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具体实施政府对社会 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技术支撑的职能,是当 地疾病预防控制技术业务管理与指导中心。
2要职责
第一,对影响人群生活、学习、工作等生存环境卫 生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并制 定预防控制对策。
第二,为拟订与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相关的律、 法规、规章、政策、标准、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为卫 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第三,拟订并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对方案实 施进行质量和效果评估。
第四,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中毒、污染事件进行调 查处理,为救灾防病和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供技术 支持。
2021/4/13
19
第五,实施预防接种,负责预防用生物制品的使 用与管理。
第六,负责人员培训,指导技术规范和技术措施的 实施;承担爱国卫生运动中与疾病预防控制有关的技 术指导和经常性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行政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
1、拟定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与公 共卫生相关疾病的防治规划和措施,组织对重大传染病、 地方病的综合防治;
2、发布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目录; 3、组织调度全国的卫生技术力量,对重大突发疫情、 病情实施紧急处置,防止和控制疫情、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4、承办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七,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参与社区卫生服 务工作,实施预防策略,促进社会健康环境的建立和 人群健康行为的形成。
第八,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及有关公共卫生信息的报 告、管理和预测、预报,为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
2021/4/13
20
第九,开展卫生防病检验和实验室质量控制;受 卫生行政部门认定,承担卫生监督监测检验、预防性 健康检查、健康相关产品的技术审核和卫生质量检验、 鉴定。
2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需要采用预防医学、流行
病学、社会医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和卫 生管理学等的观念、方法和技术,按照国家的卫 生防病法律、法规、规范和疾病控制目标、任务 要求,结合当地疾病的发病,人民群众的实际需 要,制定计划,通过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合 理有效的流动以及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有力的 监督、控制和调节活动,以达到预防控制疾病, 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目的。
2021/4/13
9
第六,伴随工业化进程加快产生的新问题,如乡 镇企业发展带来的职业危害和职业病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