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习题详解(收入与支出)【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习题详解(收入与支出)【圣才出品】
3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说成是可支配收入储蓄倾向。
7.平衡预算乘数(balanced budget multiplier)
答:平衡预算乘数指在税收和政府购买等量增加的时候所引起的产出增加的倍数,是政
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小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
5.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 答: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中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 入,即用家庭中得到的全部现金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减去记账补贴及家庭从事副业生产支 出的费用。可支配收入一般指个人可支配收入,后者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 性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 支配收入,即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 缴纳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予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 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常被用来衡 量一国的生活水平。
假设政府购买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 G T 时:
Y
k g G
kT T
1
b
1
1
t
G
b 1 t 1 b 1 t
T
1b11t NhomakorabeaG
b 1 t 1 b 1 t
G
G
kB
Y G
1
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 1。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可以把财政政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 10 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 9 章 收入与支出
一、概念题 1.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答:总需求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 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 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 LM 曲线向左移 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 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 财富减少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 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 求水平就会下降。
1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C C0 cY , C0 0 , c 1 ,其中 c 即是边际消费倾向( MPC ), C0 为自主消费。 依据收入—消费关系分析时间的长短,消费函数又分为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
3.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
答:边际消费倾向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美元时消费的增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MPC
C Y
C 表示增加的消费, Y 代表增加的收入。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 0 和 1 之间波
动。在西方经济学中,任何增加的收入无非两个用途:消费和储蓄。所以,边际消费倾向与
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为 1(即
MPC MPS 1 )。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增
2.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答:消费函数是描述消费与诸种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的函数。宏观经济中,消费支 出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国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收入分配、个人偏好和社会习俗等 等。 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影响消费最重要、最稳定的因素, 即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利率并不 重要,因而消费函数的表达式为
6.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e) 答:边际储蓄倾向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储蓄的增量。即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单位 所引起的储蓄的变化,它等于 1 减去边际消费倾向( MPS 1 MPC ),可以表示为: MPS S Y 。 其中 Y 表示收入的变化量,S 表示储蓄的变化量。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在 0 和 1 之间波动。因为全部新增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 倾向之和为 1(即 MPC MPS 1 )。边际消费倾向可以说成是国民收入的储蓄倾向,也可以
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即随着收入的上升,在增加的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
小,储蓄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大。
4.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 答: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指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 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 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 稳定。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 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例如,在萧条 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 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
2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费和促进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 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 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