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汇总及练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汇总及练习
3. 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及联系
适者生存
【识图要点】 (1)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 a.⑤_过__度__繁__殖_ :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 后代,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 b.生存斗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水和栖息条件是有限的,任何 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实验突破
实验
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人教八下P63)
【提出问题】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 【作出假设】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实验原理】若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 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对动物躲避敌 害或捕食十分有利。 【实验方法】采用①__模__拟____实验的方法。
【特别提醒】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2)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但化石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生物 进化证据。
考点 3 自然选择学说 1. ①_达__尔__文___:“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者,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主要 著作是《物种起源》。 2. 自然选择的概念: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② ___生__存_,不适者被③___淘__汰_。
7. (2018郴州)以下哪一生物现象,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 )
A. 转基因超级鼠的出现
B. 蝙蝠能飞
C. 蛔虫有角质层
D. 青蛙有保护色
8. (2018呼和浩特)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B) A. 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B. 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 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
越④_简__单___,越是在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⑤_复__杂___。 c.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进行研究,其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推断出 鸟类可能是由⑥_爬__行_____动物进化而来。 (2)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通过对马、蝙蝠的前肢、鹰的翅膀骨骼进行 对比,推断出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学证据(细胞色素c):各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 差异如下表所示:
考点 2 生物进化的历程 1.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 有某种关联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 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a.化石的概念: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①_遗__体_、②__遗__物__或生 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葬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 的。③_化__石___是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b.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在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 延续和发展
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考点梳理
考点 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 原始生命的起源 (1)原始大气成分:由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气体组成,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没有①_氧__气___。 (2)自然条件:②_高__温___、紫外线以及③_雷__电____等。 (3)过程:原始大气→简单有机物→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原始海洋)。 (4)科学家们推测原始生命起源于:④_原__始__海__洋_ 。
生物 黑猩猩 狗 马 鸡 果蝇 向日葵 链孢霉 酵母菌
差异 0
11 12 13 27
38
43
44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⑦__黑__猩__猩__,与人亲缘关系最 远的是酵母菌和链孢霉,也就是说生物间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 ⑧_越___大____,亲缘关系越远;反之,亲缘关系越近。
c.遗传、变异:遗传能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能使生 物不断适应所生存的环境,其中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更多的原材 料。 d.适者生存:在自然选择中,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适应 环境生存下来。 (2)联系 a.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 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变异一般是⑥__不__定__向__的,自然选择是⑦_定__向___的,决定着生物进 化的方向。
3.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生物进化树
【识图要点】 (1)植物进化的历程
(2)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形态结构由⑨__简__单__到__复__杂__、生理功能由⑩ ___低__等__到__高_等、生活环境由 1_1_水__生__到__陆__生。
【制定计划】 1. 准备一张大卡纸,100张四种颜色且大小相等的小纸片。 注意:四种颜色中的一种要与大卡纸的颜色一致或相近。 2. 小纸片代表“猎物”,大卡纸代表生物的“生活环境”,学生代表 “捕食者”。 【实施计划】 1. 将小纸片均匀地撒在大卡纸上,实施“捕食”过程,直到大卡纸上只 剩下25张小纸片为止。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小纸片的数目。 注意:在实施“捕食”过程中,不要事先观察小纸片的位置,也不要特 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A. 鱼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 哺乳类
3. (2018益阳)右图表示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
表( C) A. 鸟类、爬行类、两栖类
B. 爬行类、两栖类、鸟类
C.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D. 鸟类、两栖类、爬行类
第3题图
4. (2018烟台)莱阳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去年,考古学家在莱阳白 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发掘出了“杨氏莱阳龙”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 正确的是(B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发掘出的恐龙骨骼、恐龙蛋及足印都是化石 C. 和两栖类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比较古老的地层 D. 对不同地质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就能准确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历程
2. 米勒实验(人教八下P52)
【识图要点】 (1)密闭实验装置内循环流动的气体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⑤_原__始__大__气__。 (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中的紫外线、闪电、高温等条件。 (3)反应后的气体和水蒸气形成的液体相当于⑥_原__始__海__洋___。 (4)米勒实验的结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形成⑦_有__机___小分 子物质。
5. (2016郴州)表中数据表示相应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 的氨基酸数目(差异氨基酸数目),据此推测下列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 物种是( D )
物种 酵母菌
差异氨基 44
酸数目
A. 酵母菌 C. 马
小麦
马 黑猩猩
35
12
0
B. 小麦 D. 黑猩猩
命题点 2 自然选择
6. (2018聊城)下面有关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C) A. 生物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生物之间为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 生物为适应环境而产生有利变异 D. 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D.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命题点 3 生物进化的综合考查
9. (2018扬州)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 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 C.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间接证据 D.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10. (2018内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B.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耐药性增强 C. 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D.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体型小到体型大、从水生到陆生、
从低等到高等
11. (2018岳阳)如图是以海洋化学起源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 制的时间轴简图。
第11题图 (1)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___A_____(填字母),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
件下能实现形__成__构__成__原__始__生__命__的__有__机__物__ 。 (2)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_不__需__氧__型_(需氧型或不需氧型),古人类出现 时期是___F_____(填字母)。 (3)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仅从结构特点推测生物进化的总 趋势是_从__简__单__到__复__杂_____。
典例 (2014衡阳)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
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
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
该是( D )
A.红色的
B. 成过程:
常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 1 生物进化的证据、推理及历程
1. (2015咸阳)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D )
A. 解剖学证据
B. 胚胎学证据
C. 分子生物学证据
D. 化石证据
2. (2016岳阳)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推断鸟类可能由古代的哪
类动物进化而来( C )
2. 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3个与自己体色相同的后代,重复上述 “捕食”过程,每轮开始时记录各种颜色小纸片的数目。
生活 猎物(小纸 环境 片)颜色 (大卡 纸)颜
色
第一代 开始 幸存者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 幸存者 开始 幸存者
【实验结论】颜色与“生活环境”相似的“幸存者”数目最多,由此推
断:保护色的形成是②自__然__选__择__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