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类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及方法PPT教学课件 (2)

人文类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及方法PPT教学课件 (2)


五、小教科研的历史回顾
教育实践 观察法
( —16世纪) 1632年《大教学论》
1.历史背景
科学观念方法
(17—20世纪初) 19 世 纪 末 20 世 纪 初,形成体系
经验→理论 心理学思想
新时期 杜威理论的影响
实验法
(20—21世纪)
2.我国的回顾 (1)陶行知
晏阳初 梁漱溟 经享颐 俞子夷 金海观 徐特立
四、案例
t
D
(n 30)
D2 ( D)2
n
n(n 1)
df
0.05 p 0.01
12
2.179 3.022 3.055
2、特征:目的性 客观性 能动性 间接性 灵活性 自主性
3、局限 理论解释不足 准确性不够 (依赖于对象的合作) 比观察差,如考察成克杰
二、类型
按目的分
现状调查 比较调查 相关调查 预测调查
按对象分
普遍调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按方式分
问卷调查 访谈调查 文献资料调查
三、实施
1、确定课题 2、确定范围对象 3、确定内容与工具 4、编制计划 5、培训人员 6、实施调查 7、分析与评价
过程:科学 五条腿的苍蝇
结果
可检验性 应用性
系统性
内容的系统性 方法的系统性 结果的系统性
创造性: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
内容的创造性 方法的创造性 创新思维
二、小教科研的内涵与特征
1.小教科研的内涵
理论和方法
小教领域的规律
活动过程
研究内容以应用和发展为主。
2.小教科研的特征
伦理性
目的:完善教育 不证伪 内容:有教育意义 方法:符合身心规律
教育教学改革需要 1.需要性
教育理论发展需要
对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思考 对成功教学经验的反思
教育信息提供的需要 对实施新课程的研究
2.新颖性
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可行性
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
三、选题的策略 1.分析 2.归纳 3.怀疑 4.类比 5.移位
四、文献检索 1.概念:记载知识的载体是文献
搜集、整理、综合文献谓之检索 2.作用 (1)提供信息,明确方向 (2)提供思路和方法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研效益
不够准确
二、分类
按环境分
自然观察 实验室观察
按参与度分
参与性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
按方式分 按时间分
直接观察 按对象行为取样法分
间接观察
阶段观察
时间取样观察 事件取样观察
追踪观察
三、教育观察法领域 四、案例
第五讲 教育调查法
一、概述
1、概念 关键词:目的计划 访谈问卷 分析变量关系
与观察法的联系与区别: 广义的观察 自然状态 客观描述 系统的考察 目的计划
复杂性
对人的教育,效果滞后 无终点(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 人的主动性 控制无关变量是难点
实践性
实践中来(提炼与形成) 实践中研究 到实践中应用
全员性
育师 育生
三、小教科研的意义
1.推动小教改革与发展 观念的转变 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提高小教质量 三算结合案例
3.完善理论 4.提高教师素质
四、小教科研的任务 1.总结经验:《学记》:最早的教育专著, 程玲的识字教学 2.调查研究 3.教改实验 4.课改和学科教研
(2)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区域性推进 学校的改革
内容与方法的拓宽 研究队伍与教师
六、发展趋势 1.领域的扩展 2.方法的发展
生态化 现场化 多样化 3.现代化
第二讲 课题的选择
一、选题概述
研究的起点:观察与问题
1.正确选 题的意义
研究的方向:克服盲目性 研究的过程:制约研究
有价值
2.课题的特征
现实性 新颖性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及其方法
011---014小学教育专业本科 教学要点
2003.9——2004.1
第一讲 小教科研概述
一、科研的内涵与特征 1.科学研究的内涵
理论与方法
探索规律 活动过程
哲学、教育理论 科学方法论 思辨 实证
以毛地黄草 治心脏病为例
动态的过程
2.科学研究的特征
客观性
对象:如天长小学“幼小衔接”
共变 先变
(4)可重复性
控制
3、优缺点
4、程序:准备 ----实施 ----总结与评价
二、实验的设计
1、分组 单组实验 时序效应 等组实验 轮组实验
2、操作自变量 测定因变量 (以赫氏实验为例) 控制无关变量 亨利效应、 霍桑效应、 期望效应
三、实验的实施
1、前测 2、分组 3、控制情景 4、后测 5、记录
四、设计问卷
1、结构 2、题目(制定、类型、方式) 3、答案 4、编排 5、试用
五、问卷调查的流程 六、访谈法 七、案例
第六讲 教育实验法
一、概述
1、定义 关键词:假设 有控制 变革 因果关系
与调查法、观察法比较
自然状态
人为控制、变革
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
无假设
有假设
2、特点
(1)科学的假设
(2)控制 (3)因果关系
可行性
课题的概念:小教领域 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和任务
通过研究可以加以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
3.课题的来源 4.课题的类型
纵向
横向 自选 基础性研究 what 应用性研究 do 发展性研究 develop
承续性、再生性、热门性课题
二、选题的原则
社会需要
对教育现象的调查与观察 对提高本职工作质量的研究
深层次想说什么?学习成绩与自保能力关系 家庭条件与自保能力关系 家庭结构与自保能力关系 自保知识与自保能力关系
一、理论假设
1.概念
2.作用
3.要求
4.形成假设
5.假设三类型
归纳假设、 演绎假设、 方向性
研究假设 非方向性
6.假设三阶段 描述~解释~预测
二、选择研究对象 1.概念:总体、个体、样本 2.取样要求 3.取样基本方法 三、选择研究变量 四、设计研究方案 案例
第四讲 教育观察法
❖ 观察-----仔细查看 ❖ 莫里教授的观察 ❖ 巴伦支船长的故事
哪种是科学研究意义上的观察?
一、概述
1、含义 关键词 目的计划 自然状态 系统考察 客观描述
与日常观察法的联系和区别
2、特征 目的性、 客观性、能动性 3、作用 原始材料、形成后续课题、验证理论
4、局限性 理论解释不足 容易主观
3.种类与分布(自学) 4.过程与方法 过程:分析和准备——搜索——加工
顺查 逆查
方法
抽查 追踪
综合
五、论证 1.为什么要论证?
确认价值 完善方案
2.论证内容 目的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可能性 研究策略
习题与讨论:选择一个课题并作简要说明。
第三讲 设计研究方案
案例: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调查(10个问题) 想说明什么? 小学生自我保护知识的不足 小学生自我保护主动性欠缺 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欠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