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审员培训课程(ppt 53页)

内审员培训课程(ppt 53页)

4) 审核时间
审核时间应以审核项目、取证方法为依据,时间应充分。
3.4.5 内审检查表的好处
●提供审核思路,避免重复和遗漏 ●必要时,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审核内容。
3.4.6 检查表的使用
● 避免机械呆板,注意灵活应用。 ●把提问、评价、记录结合起来; ●不要照本宣读检查表的问题; ●确保所有方面的要求都已查到;
按审核4.2.2 谈活与提问
1)审核总是从与人交流、谈话开始。 ●重点是同部门负责人交谈; ●必要时可找关键工位人员交谈。 ●谈话时不能偏离主题太远。
4.2.3 现场审核的方法
问知晓 看实施 查资料
4.2.4 聆听
通过谈活,抓住重点,了解情况。 在听取谈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练习1,请编写备份管理的内审检查表。
大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审核的基础 内审的特点和原则 内部审核策划 内部审核实施 内部审核报告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跟踪
第四章 内部审核实施
内部审核流程:
首次会议
现场审核
不合格报告
末次会议
4.1 首次会议
审核准备完成后,审核组开始审核的第一项工作是召开首次会 议。 4.1.1 首次会议召开的时间 首次会议应尽量缩短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4.1.2 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
1.1.3 、管理体系的监控方法
1)、监视和测量 2)、检查和审核 3)、评价和管理评审
1.1.4、检查与审核的区别
1)都是评价过程或结果的符合性;
2)审核是在系统和全面检查的基础 并作一分析和评价过程或结果的符 合性、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1.2 审核的类型
1.2.1 按审核对象分
1)产品审核
●管理者代表; ●审核组长及全体内审员; ●受审核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
4.1.3 首次会议的内容
1) 审核组组长主持,介绍审核组成员: 2) 说明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3) 介绍审核要采用的方法; 4) 确认审核计划; 5) 明确陪同人员; 6) 管理者代表作简要动员讲话。
4.2 现场审核
独立性(不受外界影响) 公正性(客观、正直、能力) 系统性(全面、完整) 深入性(抓住重点)
2.3 审核流程
审核准备阶段
审核实施阶段 审核总结阶段 审核改进阶段
审核计划 成立审核组
检查表及资料准备
首次会议 现场审核和记录 未次会议
不合格报告 审核报告
纠正预防 标准化
大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3.2、内部审核方案(内审计划)
1)审核方案的类型: ●集中式审核方案 ●滚动式审核方案
多体系一起审核,称结合审核 多家审核结构一起来审核 联合审核
2)审核方案的要求: 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
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 和方法。
内部审核方案 (内审计划)
3.4 编制检查表 ❖ 检查表是审核前需准备的现场审核用的重要工作 文件。 ❖ 检查表内容的多少,取决于被审核部门的工作范 围、职能、抽样方案及审核要求和方法。 3.4.1 检查表的类型 a) 过程检查表 按过程审核的方法来编制 特点:有深度,但易交叉和重复。
大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审核的基础 内审的特点和原则 内部审核策划 内部审核实施 内部审核报告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跟踪
第二章 内审的特点和原则
2.1内审的特点
1)主要动力来自管理者 2)重点是推动内部改进 3)人员来自组织内部 4)跟踪措施比较及时
2.2 内审的原则
1) 专注地听人谈话; 2) 边听边记; 3) 善意的态度。
4.2.4 应注意的事项:
1. 准确表达提问的观点和目的
2. 提问一定要考虑被问者的背景 3. 注意神态表情, 4. 努力理解回答 5. 不要连续发问 6. 不要说有情绪的话 7. 要少讲多听 8. 客观, 公正 9. 不要吹毛求疵, 傲慢, 产生冲突
质量管理体系
2)过程审核
IT服务管理体系
3)体系审核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1.2.2 按审核方分 其他管理体系
1)第一方审核
2)第二方审核
3)第三方审核
1.3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1.3.1内审的目的: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 1.3.2内审的依据:? 1.3.3 内审的时机:
1)建立管理体系之后 2)申请第三方认证之前 3)按内审计划进行 4)组织结构或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5)出现重大问题
大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审核的基础 内审的特点和原则 内部审核策划 内部审核实施 内部审核报告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跟踪
第一章、审核的基础
1.1 审核的定义 为获得审核的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
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 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1.1.1审核的起源和发展
❖ 认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最初的认 证是对产品的评价为基础
❖ 早在1903年,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BSI)首创世界 第一个用于符合标准的认证标志,即“风筝标志”
❖ IAF是国际认可论坛的缩写 ,成立于1993年1月,现 有成员30多个,中国也是17个发起国之一 ;其主要 目标是协调各国认证制度,通过统一规范各成员国 的审核员资格要求、培训准则及质量体系认证机构 的评定和认证程序,使其在技术运作上保持一致, 从而确保有效的国际互认 .
审核的基础 内审的特点和原则 内部审核策划 内部审核实施 内部审核报告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跟踪
第三章 内部审核策划 3.1 体系运行及审核计划制定
3.1.1 年度体系运行及审核计划 1)目的---保证年度内审按计划进行。 2)要点---应覆盖所有部门、过程,并突出关键部门、过程; 3)考虑
●审核范围(管理体系机构图) ●时间安排 (生产、经营工作) ●审核频次 (体系运行情况)
b) 部门检查表
按部门来编制检查表,关键是选择过程,分清主次。 优点:审核有广度、部门不重复; 缺点:深度不如过程方法。
推荐使用部门检查表
3.4.1 检查表的编制方法
以部门检查表为例,简述编制方法: 1) 审核部门(按管理体系机构图) 2) 审核内容(那些条款)
3) 检查依据
检查依据是:标准要求、组织的管理体系文件的有关条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