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高一《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备课资料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高一《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备课资料

第四部分的标题是“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举例分析民间美术艺术语言最重要的特征,即寓意性与象征性。
第五部分的标题是“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说明民间美术与民俗的紧密关系,说明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之根。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标
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学习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二)内容结构
本课的教学内容为四大问题层层递进。通过介绍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艺术样式,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欣赏课文图版中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全课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此幅年画为左右对称两童子戏耍,左边一童子红衣紫裤,右边一童子绿衣黄裤,运用了强烈的对比色系,色彩浓艳。人物形象朴拙,线条粗犷,动态和谐,构图饱满,体现了朱仙镇年画独有的风格。
白蛇传·盗仙草(天津杨柳青年画)
南宋时,白蛇幻化成一名叫白素贞的女子,游西湖时与许仙相识并结为夫妻。端午日,白素贞因饮雄黄药酒现出原形,吓死了许仙。白素贞知道昆仑山上的灵芝仙草能起死回生,就与青蛇飞奔至昆仑山盗草,途中遇到鹤、鹿二仙童巡山,格斗起来,白素贞不敌。后遇到南极仙翁赐予仙草一棵,救活许仙。后白素贞生子孟蛟,法海闯进家中,祭起金钵,化为雷峰塔,把白素贞镇于塔下。十八年后,孟蛟考中状元,祭拜雷峰塔,塔倾,白素贞得救,全家团圆。
图版中是一幅三段式的灶王图。上层是赐福财神和童子;中层为灶王夫妇及侍从;下层是宅神,两边有文官、武将和侍从。最下边有聚宝盆和鸡犬。加上画幅两侧的八仙人物,全图共有32人。采用阁楼式构图,画面层次丰富、构图饱满,装饰性很强,同时体现了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
刘海戏金蟾(河南朱仙镇年画)
刘海即刘海蟾,本名刘操,字昭远,又字宗成。五代时燕山府人(今属北京市人),曾为辽朝进士,后事燕王刘守光为丞相。公元911年,刘守光僭号燕帝,刘操谏之不听,遂托疾挂印弃官而去,改名刘玄英,道号“海蟾子”。相传后遇吕洞宾(吕纯阳)传授秘法,隐修于太华山、终南山,乃得道成仙,全真道将其奉为北五祖之一。
此幅年画表现的是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一个情节——盗仙草。讲述白蛇为救许仙,带着青蛇潜入昆仑山去盗灵芝仙草,与鹤、鹿二仙童格斗拼杀的故事。
图中头扎双髻的鹤童,身穿红衣,颈系百叶帔,腰扎鹿皮裙,足踏云头鞋,手握长剑,乘云从天而降;青蛇身护白蛇前,作拔剑迎战状。白素贞左手举着灵芝草,右手仗剑,凝目合唇,面露忧郁神情。三个人物的表情动态刻画得十分传神,如鹤童双眉倒竖的怒容,青蛇沉着应战的姿态,白蛇焦虑担忧的心情。人物造型清秀,面部设色雅致,服装色彩艳丽,背景有奇山峭石、祥云朵朵,都带有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韵味,是天津杨柳青年画的特色。
在民间,年画《麒麟送子》主要是张贴在新婚夫妇的屋门上,有祝愿新娘早生贵子的寓意。画面以童子为中心,童子要佩戴长命锁,手持莲花或抱笙,童子骑在麟上,麟角挂“玉书”。童子身后有送子娘娘护送,并且有侍女持扇或打华盖。画面的右上角还有一只蝙蝠,象征吉祥。此年画是一对中右边的一幅,色彩浓重艳丽,有喜庆热闹的气氛。
第一部分是引述。从我国农历新年民俗活动情景中的各类民间美术品引出民间美术的概念,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
第二部分的标题是“如何界定民间美术?”通过说明民间美术概念的基本含义和特性,引出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第三部分的标题是“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通过优秀作品欣赏,具体介绍民间美术中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这五类艺术样式。其中玩具中又分为风筝、泥玩具、布玩具和活动玩具四种;民间雕塑中又分为石雕、砖刻、木雕、泥人、面人和面塑六种。
麒麟送子(河南朱仙镇年画)
麒麟,古人称之为瑞兽。《瑞应图》中记:“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不践生虫,不折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食不义,不饮汗池,贤者在位则至。”早在汉代以前,关于麒麟的传说就已形成。前秦方士王嘉所著的《拾遗记》中记载:“夫子生之夕,有麟吐玉书于关里人家。”又《圣迹图》中记:“孔子生,见麟吐玉书。”意思是说孔子母亲夜里梦见麒麟入室于是生了孔子。所以麒麟送子,意味圣明之世,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成人必定是可以辅佐治国的贤良之臣。人们以麒麟喻仁厚贤德,有出息的孩子常被贯以“麒麟儿”、“麟子”的美称。后来转化为可送子嗣的吉祥灵兽。
吉庆有余(天津杨柳青年画)
“吉庆有余”是旧时农历新年,人民大众企盼生活幸福,钱财、粮食充足的一种吉利美言。画面中心一白胖童子,胸前佩戴一如意长命锁,右手执戟,左手握磬,磬下悬挂一对鲤鱼,举足起舞,一幅欢笑可爱的神态。童子背后衬一黑底填花的大“福”字和“”字不断头连续图案。画幅最外边四周边框绘有葫芦如意花样,四个角上各画一只红蝠,是借“戟”(吉)、“磬”(庆)、“鲤鱼”(余)的谐音取意,组成的一幅吉祥图画。此年画以正方菱形构图,富有动感。人物设色细腻雅致,背景层次丰富,有很强的装饰美感。这种年画因过去常常张贴在影壁灯的后壁,所以又称作“福字灯”。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赐福生财灶王(山东杨家埠年画)
灶王也称司命主。《敬灶全书·真君劝善文》中记:“灶君乃东厨司令,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逢庚申日,上奉玉帝。终日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在民间,灶王被奉为主宰家庭平安兴衰的一家之主。
刘海原是一个不修边幅的清癯老人,人称“海蟾”,或者把海蟾二字分开,直接称其为刘海。因为“蟾”字就是“蟾蜍”的蟾,慢慢地讹传为“刘海戏蟾”。刘海戏蟾的“仙迹”在明代已有传说,明人李日华《六砚斋笔记》中记载:“黄越石携来四仙左像,……一为海蟾子,哆口蓬发,一蟾五色者戏踞其顶。手一桃,莲花叶,鲜活如生。”后来白发老人的形象转变为饱满、憨稚的童子模样,在民间代代相传。民间俗称“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所以刘海成为钓钱散财之神,也称招财童子,反映出民间百姓希望发财富裕的愿望。在传统年画中此神像常常与和合二仙、天官、财神配合,更增添了喜庆、吉祥的寓意。《刘海戏金蟾》年画主要是张贴在窗户中央或室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