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二)结构功能论的代表人物
孔德 斯宾塞 涂尔干 帕森斯( 帕森斯(T.Parsons) 墨 顿 (Robert K.Merton)
(三)结构功能论的最佳代表作及其 贡献
1、T. Parsons:《社會行動之結構》(The 、 : 社會行動之結構》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社会体系由一群行動體系 由一群行動體系( (1)社会体系由一群行動體系( action systems) systems)組成 人格體系( 人格體系( personality system) ) 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 社會體系 文化體系(cultural system), 文化體系 , 有機行為體系(behavioral organism) 有機行為體系
2、功能主义范式的课程研究 课程的动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 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 统的生存。 代表人物:马斯格雷夫《社会学对课程研究 的贡献》
三、功能论的困境
(1)所谓功能是部分对整体或另一部分的功用,但 )所谓功能是部分对整体或另一部分的功用, 是有时候对另一部分不一定有功用。 是有时候对另一部分不一定有功用。 ( 2) 高度分化的社会并不一定可统整于共同的价值 ) 体系之中。 体系之中。 ( 3) 教育的目标与制度常受许多不同的压力团体的 ) 相反意识所左右,教育制度所牵涉的社会结构, 相反意识所左右,教育制度所牵涉的社会结构,无 法视为某种或一系列价值的产物。 法视为某种或一系列价值的产物。 (4)这种方法论,杨格(Young)批评其只重视技 )这种方法论,杨格( ) 术训练和选择,而忽视了教育历程的内涵。 术训练和选择,而忽视了教育历程的内涵。
第二节 冲突理论
一、冲突理论的学术背景 1、功能论憧憬的现代、自由等理想没 、功能论憧憬的现代、 有得到落实。 有得到落实。 2、功能论相信社会建立在专家与能力 、 之上的想法被普遍怀疑。 之上的想法被普遍怀疑。
二、冲突理论的主要观点: 冲突理论的主要观点: 1、冲突 、 2、变迁 、 3、强制 、
三、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1、 Bowles and Gintis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1979) 学校服侍现代资本主义秩序的利益, 1、学校服侍现代资本主义秩序的利益,学校复制资 本主义社会所需的价值观与人格特质。 本主义社会所需的价值观与人格特质。 学校灌输守时、守规则、尊敬权威的概念, 2、学校灌输守时、守规则、尊敬权威的概念,使阶 级不公平合法化。 级不公平合法化。 采用「教育分流」 tracking)来发展不同课程以 3、采用「教育分流」(tracking)来发展不同课程以 及教学流程与相关组织。 及教学流程与相关组织
4、Bourdieu, P.
主要著作:《实践理论大纲》、《防火墙》、《复制》 主要著作:《实践理论大纲》、《防火墙》、《复制》 :《实践理论大纲》、《防火墙》、《复制
Bourdieu在教育社会学上关注的焦点: 1、为什么结构倾向于制造自己的法则 、 2、如何看待传递知识于观念的教育制度 、
Bourdieu的结论 Bourdieu的结论 1、文化专断 、文化专断(cultural arbitraries):
A
A L G G I
G
L
I
L
I
2、莫頓:《社會結構與迷亂》(1938) 莫頓: 社會結構與迷亂》 1938
适应手段 1、尊从者 2、创新者 3、形式主义者 4、退缩者 5、反叛者 文化目标 + + — — +— 社会规律 + — + — +—
二、功能论对学校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观点
1、功能论对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功能的理解 1)学校教育提供认知技能 (1)学校教育提供认知技能 2)区分 sorting)与选择 区分( (2)区分(sorting)与选择 3)调教出有知识 调教出有知识、 (3)调教出有知识、明辨是非的公民
• 研究模式本身没有正误之分,只有在应用 研究模式本身没有正误之分, 时才可分辨其优劣, 时才可分辨其优劣,应用时应注意其适当 性。 • 教育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有其独特的价值, 教育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有其独特的价值, 但是内容可能需要再修正和补充, 但是内容可能需要再修正和补充,方法可 能有所改变,因此其研究结论, 能有所改变,因此其研究结论,也可能有 所争议。这是教育社会学最新的发展趋势, 所争议。这是教育社会学最新的发展趋势, 也是尚未完全定型的研究领域。 也是尚未完全定型的研究领域。
(二)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的理论
1、侧重学校本身的微观研究 2、把个体看作是意义的创造者 3、指责以统计分析为主干的实证研究法 4、强调解释与参与的,是研究教育社会 学最重要的方法。 5、人群中存在两种基本的语言符码
三、解释理论在教育问题上的主要特色
1、学校称述的是有价值的主流文化遗产 2、对教育不平等原因的重视 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是: 3、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师生关系的交 互作用;教师在学校中的作为; 互作用;教师在学校中的作为;教学的 内容
一、解释理论的中心思想
• • • • 注重日常生活 注重主动性 注重意义 注重主观性
二、解释理论的代表人物
(一)杨格(M.F.D.Young)的理论 在他的代表作《知识与控制-教育社 会学的新方向》(1971年) 1、教育所传授的是知识,学校教育 的过程实际是教育知识分配的过程。 2、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不平等的教 育知识分配。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与理论发展的综述
•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必须以实证性研究为起性研究为极至。 • 目前实证性的社会学研究以数量研究模式为主流, 目前实证性的社会学研究以数量研究模式为主流, 质的研究模式尚处在萌芽阶段。 质的研究模式尚处在萌芽阶段。 • 宏观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固然值得继续发展,但微 宏观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固然值得继续发展, 观的教育社会学研究芳心未艾,两者不可偏废。 观的教育社会学研究芳心未艾,两者不可偏废。 • 教育社会学理论中的结构功能论贡献巨大,冲突 教育社会学理论中的结构功能论贡献巨大, 理论的分析模式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对教育社会学 的研究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的研究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1)支配阶级的儿童显示出天才与卓越 (2)支配阶级的文化显示出比较高级 (3)符号暴力(symbolic violence)的行为
2、文化的资本化 3、学校强化不平等 4、教育制度与社会的复制
第三节 解释理论
解释社会学(Interpretative sociology)理论认为:对于具体社会情 况的一切分析都是解释性的。
3、Althusser,L.
教育是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教育具 有一种“再制”的功能,教育维持并增强资 本主义的生产和剥削关系。 1、压制的国家机器(the repressive state 压制的国家机器 apparatus):法律制度、军队、警察 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the ideological state 2、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 apparatus):宗教、教育、家庭、媒体
(2)AGIL理論 ) 理論 A是指適應(adaptation) 是指適應( 是指適應 ) G 是指目的之獲取(goal attainment) 是指目的之獲取( ) I 是指整合(integration) 是指整合( ) L 是指模式之維護(latency pattern 是指模式之維護( maintenance) )
2、Randall Collins
《The Credential Society》 (1979) ——文凭系统其实是非理性的系统 文凭不能 不能象征工作的品质 1、文凭不能象征工作的品质 2、为拿到文凭而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和未来的工作关 系 并不清楚 许多有资格担任工作者, 3、许多有资格担任工作者,却因为没有文凭而被拒 绝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理论一 结构功能论 一、结构功能论的重要论述 (一)结构功能论的基本观点 1、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构成一个相对 稳定、相对持久的结构,社会结构中的 每个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 功能。
• 2、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由于有价值 的共识,即使其中某一部分变化影响到整 个结构,但是不会破坏社会结构的协调平 衡。 • 3、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 行状态,除非外来因素破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