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0

第13课五四运动
❶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突破策略:利用电影片段、图片和相关史料,带领学生探究分析,加深印象。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突破策略:贯穿于全课的学习之中,帮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咱们班级有多少同学已经加入共青团的?举手我看一下,在初中阶段我们以加入共青团为骄傲。

那么你们一定很熟悉这首歌曲,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

播放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的一段。

(以昂扬的歌曲导入新课,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其兴趣。


师:五月四日是中国的什么节日呀?
生:青年节
师: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 过渡:那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学习什么?引出学习目标全班一起齐读。

二.新课讲授
自主探究:
1、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9--62页,
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问题批注,并
尝试记忆,5分钟后交流。

①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②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参加者、
口号是什么?
③后期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哪个城市?
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④五四运动的结果?
师:导火线是什么?
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教师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19年1月,美、英、法、意、日等帝国主
义在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在一战中加入协约国一方派20万华工上战场,所以作为战胜国也出席了会议,并提出了三项正当的要求:
(1)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2)废除日本对中国的二十一条”
(3)收回山东主权。

师:由于帝国主义在华均拥有特权和利益,因此列强以不在“会议权限以内”首先否决了中国第一、二项要求。

由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又奉行对外妥协的卖国政策,山东问题虽列入议程,但最后做出的决定却是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

教师概况: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后,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师: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号召社会各阶层人民起来反抗,而与此同时日本在天津、南京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这种挑衅的行为激起了反日怒潮。

全国200多了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

教师讲述:6月5日,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

1、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5、总结以上得知五四运动的三个阶段(学生回答)
任务,未能把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深渊中解救出来,它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的民
主,我们把这些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叫旧民主主义革命。

与之相对应的,五四运
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
治舞台并逐渐居于领导阶级的地位,在斗争
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社会主义已
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五四运动成为新
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开端。

三、课堂小结
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并
和同学们一起回顾本课的内容)
四、当堂检测
要求是:给学生2分钟时间背诵,发纸进行
课堂小测。

结束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90多年前由北京的
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中国
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精
神”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
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
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共圆中国梦。

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❸板书设计➷
时间:1919年5月4日开始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发展:北京(学生)——上海(工人)
直接目标实现:(略)
❹教学反思➷
五四运动是本教材中重要的一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图片、影像资料等,进行小组探究性学习,让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提高自己分析史料、解读运用史料的重要能力,同时注重拓展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和空间,让学生灵活运动相关知识。

通过问题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科学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使得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得打升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