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卷课程名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时间 专业 班 学号 姓名一、填空题(每格3分,共18分)1. 设31)()()(321===A P A P A P ,321,,A A A 相互独立,则(1)321,,A A A 至少出现一个的概率为_ __;(2)321,,A A A 恰好出现一个的概率为_ _ _。
2. 设)2,1(~2N X ,)1(~P Y ,6.0=XY ρ,则=+-2)12(Y X E __ ____。
3.设Y X ,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随机变量,它们的分布函数分别为)(x F X ,)(y F Y 则},max{Y X Z =的分布函数是 。
4.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σμN ,2021,,,X X X Λ是来自X 的一个样本,令∑∑==-=201110143i i i i X X Y ,则Y 服从分布 。
5. 若对任意给定的0>x ,随机变量y 的条件概率密度⎩⎨⎧>=-其它,00,)(y xe x y f xy z y 则y 关于x 的回归函数==)(x x y μμ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设函数)(x f 在区间],[b a 上等于x sin ,而在此区间外等于0,若)(x f 可以做为某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则区间],[b a 为( )。
(A) ]2,0[π; (B) ],0[π;(C) ]0,2[π-; (D) ]23,0[π。
2. 假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x f ,即)(~x f X ,期望μ与方差2σ都存在,样本)1(,,,21>n X X X n Λ取自X ,X 是样本均值,则有( ) (A) )(~x f X ;(B) )(~min 1x f X i ni ≤≤;(C) )(~max 1x f X i ni ≤≤ ; (D) )(~),,,(121∏=ni in x f X X X Λ。
3. 总体2~(,)X N μσ,2σ已知,n ≥( )时,才能使总体均值μ的置信度为0.95的置信区间长不大于L 。
(975.0)96.1(=Φ)(A )2215/L σ; (B )2215.3664/L σ; (C )2216/L σ; (D )16。
4. 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的检验,通常采用3种方法,即相关系数检验法,-F 检验法和-t 检验法,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F 检验法最有效; (B) t 检验法最有效;(C) 3种方法是相通的,检验效果是相同的;(D) F 检验法和t 检验法,可以代替相关系数的检验法。
5.设n X X X ,,,21Λ来自正态总体),(2σμN 的样本(2σ已知),令nX u /σμ-=,并且21α-u满足απαα-=⎰----121212122/dx euux (10<<α),则在检验水平α下, 检验00:μμ=H 时,第一类和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分别是( )和( ).(A) ||{|21α-<u u P 当0H 成立} ;(B) 21|{|α-<u u P |当0H 不成立};(C) ||{|21α-≥uu P 当0H 成立};(D) 21|{|α-≥uu P |当0H 不成立}。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设有甲、乙、丙三门炮,同时独立地向某目标射击命中率分别处为0.2、0.3、0.5,目标被命中一发而被击毁的概率为0.2,被命中两发而被击毁的概率为0.6,被命中三发而被击毁的概率为0.9,求:(1)三门火炮在一次射击中击毁目标的概率;(2)在目标被击毁的条件下,只由甲火炮击中的概率。
解:设事件C B A ,,分别表示甲、乙、丙三门炮击中目标,D 表示目标被击毁,i H 表示有i 门炮同时击中目标(3,2,1=i ),由题设知事件C B A ,,相互独立,故2.0)(=A P ,3.0)(=B P ,5.0)(=C P ; 2.0)|(1=H D P ,6.0)|(2=H D P ,9.0)|(3=H D P )()(1C B A C B A C B A P H P ⋃⋃=)()()(C B A P C B A P C B A P ++=)()()()()()()()()(C P B P A P C P B P A P C P B P A P ++= 47.0=22.0)(2=H P , 03.0)(3=H P(1)由全概率公式,得)|()()(31i i i H D P H P D P ∑==253.09.003.06.022.02.047.0=⨯+⨯+⨯= (2)由贝叶斯公式,得)()|()()()()|(D P C B A D P C B A P D P D C B A P D C B A P ==0554.0253.02.05.07.02.0=⨯⨯⨯=2.随机变量U 在区间]2,2[-上服从均匀分布,随机变量⎩⎨⎧>-≤-=-1若U 1若U 11X ,⎩⎨⎧>≤-=1若U 1若U 01Y 。
试求:(1)X 和Y 的联合概率分布;(2))(Y X E +;(3)22Y X Z +=的概率分布。
解:(1)因随机变量U 在区间]2,2[-上服从均匀分布,故4141)1()1,1()1,1(12==-≤=≤-≤=-=-=⎰--dx U P U U P Y X P ; 0)()11,1()0,1(==>-≤==-=φP U U P Y X P ;2141)11()1,1()1,1(11==≤≤-=≤->=-==⎰-dx U P U U P Y X P 4141)1()1,1()0,1(21==>=>->===⎰dx U P U U P Y X P故X 和Y 的联合概率分布如下:(2) 关于X 的边际分布为关于Y 的边际分布为故2143141)1()(=⨯+⨯-=X E , 4341043)1()(-=⨯+⨯-=Y E , 414321)()()(-=-=+=+Y E X E Y X E(3)22Y X Z +=的概率分布为1. 设随机变量X 具有概率密度函数⎪⎩⎪⎨⎧<<=其他00)(2ππx Ax x f ,试求(1)常数A ;(2)X Y sin =的概率密度函数;(3))2/1|sin (|<X P 。
解:(1) 由⎰∞∞-=1)(dx x f 得12|2100222===⎰AAx dx Axππππ,得2=A ;(2)由于X 在),0(π 内取值,X Y sin =的取值区间为)1,0(,故Y 的可能取值四、计算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区间外,0)(=y f Y ,故}arcsin {}arcsin 0{}{ππ≤≤-⋃≤≤=≤X y y X y Ydx x f dx x f y Y P y F yX yX Y )()(}{)(arcsin arcsin 0⎰⎰-+=≤=ππdx xdx xyy⎰⎰-+=ππππarcsin 2arcsin 0222在上式两端对y 求导,得10<<y(32.设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联合分布密度为⎩⎨⎧≤≤≤≤-=其它0,10)1(24)(x y x yx y x p(1) 求随机变量X 与Y 的边际分布;(2) 若Y X ,分别为一矩形木板的长与宽,求木板面积的数学期望; (3) 求条件分布密度)21|(|=x y p X Y 。
解:(1) ⎰⎰∞∞--=-==xX x x ydy x dy y x p x p 02)1(12)1(24),()( 10≤≤x)2(12)1(24),()(02-=-==⎰⎰∞∞-y y ydx x dx y x p y p yY 10≤≤y(2) ⎰⎰=D dxdy y x xyp XY E ),()( }0,10|),{(x y x y x D ≤≤≤≤=ydy x xy dx x)1(24010-=⎰⎰154=(3) 当10≤≤x 时, 2|2)(),()|(xyx p y x p x y p X X Y == x y ≤≤0当21=x 时, y x y p X Y 8)21|(|== 210≤≤y1、设总体X 的分布律为1()(1),1,2,x P X x p p x -==-=L , 其中0>p 为未知参数,n X X X ,,,21Λ 是来自总体X 的样本,试求:(1) 参数p 的矩估计量;(2)参数p 的极大似然估计量(只需列出方程)。
2、假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1,(μN , 1021,,,x x x Λ是来自X 的10个观察值,要在05.0=α的水平下检验0:,0:100≠==μμμH H取拒绝域为}|{|C x R ≥=。
(1) 求?=C ;(2) 若已知1=x ,是否可以据此样本推断)05.0(0==αμ;(3) 如果以}15.1|{|≥=x R 作为该检验0:0=μH 的拒绝域, 试求检验的显著水平α。
其中975.0)96.1(=Φ,950.0)64.1(=Φ,99985.0)64.3(=Φ。
解:(1)0:00==μμH ;0:1≠μH 选择统计量 x nx U 10/0=-=σμ五、计算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当0=μ时,)1,0(~/0N nx U σμ-=对于05.0=α,查表知 05.0}96.1|{|=≥U P因此拒绝域}62.0|{|}96.110{}96.1|{|≥=≥=≥=x x U R 即 62.0=C(2)对于62.01>=x ,即R x ∈,因此不能据此样本推断0=μ; (3)}1015.1|10{|}15.1|{|≥=≥x P x P }1015.1|10{|1≤-=x P 0003.0]1)64.3(2[1=-Φ-=由于检验的显著水平α就是在0=μ时成立时拒绝0H 的概率0003.0}1015.1|10{|}{=≥=∈=x P R U P α五、证明题(10分)1.设0)(>A P ,试证:)()(1)|(A P B P A B P -≥。
证明: 因为 1)(≤⋃B A P , 即1)()()(≤-+AB P B P A P 1)|()()()(≤-+A B P A P B P A P )](1[)()|()(B P A P A B P A P --≥)()()|()(B P A P A B P A P -≥)()(1)|(A P B P A B P -≥ (0)(>A P )2.设随机变量X 与Y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正态分布)9,0(N ,而921,,,X X X Λ和921,,,Y Y Y Λ分别来自总体X 和Y 的样本,试证统计量)9(~292221921t YY Y X X X U ++++++=Λ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