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审计的几个问题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 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会计实 务中,制造费用通常被不同的生产部门加以汇总, 最终归为产品或劳务成本。其内容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 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 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 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 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 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 工资的1 4%提取。 3. 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 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谢 谢 大 家 !
4. 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 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 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 动保护宣传费用。 5. 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 定计提的折旧费。 6. 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 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 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 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 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 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 护用材料。
直接人工费
直接人工是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还是标 准成本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费各期进行比较 查询、核对有关工时记录
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可按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进 行核算 。 直接材料一般直接归属于各产品,领料单是否规 范注明。 检查仓库实物账和财务存货账是否相符,是否定 期核对一致。是永续盘存制还是期末盘存制 。 领料单进行审查,是否有基建、福利等领用的材 料。 剩余材料是否办理月末假退料手续
指车间所使用的低 值易耗品的摊销。 10. 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 生产用工具费用。 11. 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 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 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 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 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 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 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 炉具等支出。
了解成本核算环境非常重要
了解企业的产品、业务 了解企业产品的成本构成 了解生产流程和组织特点 实地观察生产现场和工序 索取被审单位的成本核算办法、规范的文 件,了解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 。 获取关于现有设备生产能力的资料。
了解环境工作中应掌握
生产方式,是大批量还是根据订单分批 产品品种,是单一品种还是品种繁多 加工过程和工序,是简单还是复杂 了解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是分步法、分批法、 还是品种法等其他方法。 存货的计价方法,是限额领料吗,材料消耗的 控制制度 人工费分配标准 制造费用分配标准 在产品成本如何确定
成本是如何核算出来的
生产过程
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 分配计入 各产品的方法
生产成本 在产品成本 的确定方法
产成品成本
产品销售成本
直接人工
可以直接归集到产品中去的生产人员的工 资、福利费、工会经费、社会保险费、职 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等(全面人工成 本) 注意:根据会计制度原计入当期损益的费 用支出,现要求计入产品等存货的成本。 主要包括:除工资总额和职工福利外的其 他职工薪酬中,应由生产单位员工承担的 部分。
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一种费用,是能够归属于产品、劳 务等对象的费用,是和收入相对应和配比 的。 成本可以称为物化的费用。相对来说,费 用主要是期间的属性。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 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 提供劳务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 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成本审计的几个问题
邹渝
审计是对三项资源的整合
企业所适用 的法规、准则等 (标准)
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实质)
企业会计资料 (形式)
审计是对上述三种资源进行整合
审计人员通过对会计资料等审查,及其他 方法和程序,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 况。 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所适用的法规、 准则正确应用的标准。 审计人员将标准与企业会计资料的处理和 反映进行对照,帮助企业调整相关不适宜 的会计处理以正确披露,或者发表相关审 计意见。
在产品成本的审查
在产品成本确定的方法是否适当。 期末是否进行在产品盘点,查看、抽点。 在产品成本核算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
总结
成本审计中了解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 生产特点、采用的核算方法、生产管理的 规范程度很重要。 实质性审计中分析程序很关键,特别是对 产品单位成本、毛利率水平变动,重要成 本项目与产量相关性的分析判断。 关注期末在产品成本、暂估材料耗用的真 实性,防范企业人为调节损益的风险。
了解环境工作的目的
熟悉企业产品成本 特点和构成,找出 重要的成本项目 判断企业成本核算 方法的适用性和风 险点
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分析程序 查阅账簿、凭证 查阅库房的实物账 查阅车间的工时记录单(工时票)、生产 计划单、材料的领料单、产成品的入库单 查阅企业有关预算、定额等标准的文件 对期末在产品进行观察和抽点 对成本的独立测算、复核
分析程序
毛利率分析:取得年度指标、各月指标、企业 历史指标、同行业指标、预算指标,进行对比, 看是否存在趋势性变化、季节性变化或者异常 变化。确定重点审计期间。 各期单位产品成本指标很重要,通过各期单位 成本的对比可以发现异常。 对各成本构成项目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确定 变动性和固定性水平,各因素各期间数据进行 对比分析。 关注每月产量变动,检查产量是否与现有生产 能力相匹配。
14. 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 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 产费用。 15. 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 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 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 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 阅费等。 16. 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 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 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 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按规定 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
利用材料暂估,虚增成本的对策:
比较各期单位材料成本的变化,看12月份 材料成本是否异常加大。检查材料暂估的 相关单据是否齐全,实物账和总账、明细 账是否相符。各期毛利率是否存在异常, 对异常情况分析原因。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的核算是否规范,有无将与生产 无关的费用列支的情况,比如招待费、基 建开支。 各项目按月编表比较,查找异常变动。 对大额、异常变动和特殊项目予以重点关 注 制造费用的分配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
直接材料
产品生产中所耗费的直接材料的成本主要是从原 材料存货的采购成本或其他渠道的取得成本转化 而来。 注意:原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支出,新会计准则 要求计入当期损益。主要包括:生产性耗费的原 材料、周转材料和物料等存货所计提的跌价准备; 产品存货的盘盈或盘亏、毁损所造成的净损益; 生产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生产车间 使用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部分。
住宿费、伙食补贴等。 17. 运输费:是指生产应负担的厂内运输 部门和厂外运输机构所提供的运输费用, 包括其办公用车辆的养路费、管理费、耗 用燃料及其他材料等费用。 18. 保险费:是指应由车间负担的财产保 险费用。 19. 技术组织措施费:是指生产工艺布局 调整等原因发生的费用。 20. 其他制造费用:除前述1~1 9项所列 的,零星发生的其他应由车间负担的费用。
制造费用的常用分配方法
(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三)机器工时比例法 (四)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 (五)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 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 (六)产成品产量比例法
成本核算的注意事项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 费用,不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当在发生时 确认为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