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客与黑客文化
黑客文化包含范围很大的个人群体,从热衷于玩闹的孩子到极度勤勉的人们,他们试图在试验和错误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从顽固的刑事犯罪分子到辛勤的探索者和思想者,从年轻的玩世不恭者到极端分子。
黑客来自于各个经济和社会阶层一从非常贫穷到非常富有的人,从最好的到最差的家庭——所有的道德和民族背景的人在黑客中都有代表分子。
不幸的是,黑客文化吸引的更多的是积习已深的撒谎者、吹牛者、偷窃分子,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无政府分子、性异端分子和精神病人。
这些声名狼藉的人员非常危险,他们很容易引诱那些非常有“责任感的、天真无邪的孩童们。
他们参与黑客行为仅仅是为了娱乐或是来自于同辈的压力。
有一些黑客热衷十践踏那些已经被广泛接受的行为规范,而另外一些黑客却严格遵守社会规范,至少当他们远离计算机时候是这样的。
许多人从来没有考虑到会犯罪,但却会毫不犹豫地使用计算机撒谎或偷窃。
黑客们大部一直使用伪名字即(handle)来隐藏他们真实的身份。
他们大多从科幻或电视中选择名字(其中的大多数名字非常奇怪)来掩盖他们的危险行为。
许多黑客在性格上是独立的。
他们中的许多人愿意成为俱乐部、有组织团体的成员分子,但是,也有许多人愿意寻找组织松散的无政府组织,例如是“Legion of Doom”和欺骗大师。
这些团体组织运行
良好,来去自由,不需要保持长期的忠诚。
他们愿意举行面对面的会议,例如每月举行的由2600家杂志的读者会议,它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五的下午5点在美国的20个城市举行。
这些会议除了破旧的衣服,聊大的内容和提供饮料和可口的开胃菜之外,完全没有秩序或任何日程安排,如同鸡尾洒会一般,随心所欲。
其他的团体包括从来没有遇到过、也不想见到的人们,只能够根据黑客的伪名字对其身份进行确认。
在这种无名的人际交往关系中,竞争和欺诈非常盛行(死亡威胁、身体伤害和勒索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可能出现,但是根据我所知它们从来没有切实出现过)。
许多黑客宣称他们正在保护社会免受不安全的计算机和通信工具中存在的弱点的伤害,以此来认为他们行为的正当性。
他们还辩称许多公司和政府机构没有充分的安全措施,确认和公布这些弱点来警告大众是他们的职责,因为大众们可能受到这些安全措施缺点的伤害。
他们的攻击意味着强迫这些公司采取正确的行动,并迫使这些犯错误的组织为他们给社会带来的伤害道歉。
他们一般非常蔑视电话公司、微软公司和其它大的商业和政府组织,这种想
法经常出现在黑客的公告栏和2600家黑客的杂志文章中。
黑客们除了在没有授权情况下使用他人计算机之外,还对许多的其它犯罪负有责任,例如,他们往往是计算机病毒的创造者和散布者,在探求有关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知识过程中可能采用盗窃手段来窃取技术工具和设备。
另外,许多黑客从事软件盗版的违法行为。
一些黑客的父母忽视了子女的违法行为,而有些父母还往往鼓励他们这么做,但是,更为常见的是一些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子女在做些什么。
他们溺爱子女,配置昂贵的设备,并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放任自流。
一些年龄较大的人扮演教唆犯角色,引诱年轻人从事阴险的黑客行为。
在民事权利的背后,一些黑客是无政府主义分子和民事自由人员,一些是纳粹分子或极端的右翼分子,其余一些人可能是年龄较大碰到职业问题,他们从事直接或间接的阴险的黑客行动是为了取悦自己。
一些阴险的黑客从事刑事犯罪行为——或独自进行或与他人共为。
同时,困为这种文化是匿名形式,且主要在年轻人当中盛行,正如最近的起诉中所表明的,它很容易成为恋童癖患者的目标。
黑客当中仅有的共同之处就是使用个人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
黑客一词,源于英文hacker,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但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
对这些人的正确英文叫法是Cracker,有人翻译成“骇客”。
黑客和骇客根本的区别是:黑客们建设,而骇客们破坏。
为了让大家能更深刻的理解黑客文化,还是看看Eric S. Raymond大哥写的《黑客文化简史》,其中一部分Eric大哥的文章:最先使用Hacker这个字应该是MIT。
1980年代早期学术界人工智能的权威:MIT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其核心人物皆来自TMRC。
从1969年起,正好是ARPANET建置的第一年,这群人在电脑科学界便不断有重大突破与贡献。
ARPANET是第一个横跨美国的高速网络。
由美国国防部所出资兴建,一个实验性质的数位通讯网络,逐渐成长成联系各大学、国防部承包商及研究机构的大网络。
各地研究人员能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与弹性交流资讯,超高效率的合作模式导致科技的突飞猛进。
ARPANET 另一项好处是,资讯高速公路使得全世界的hackers能聚在一起,不再像以前孤立在各地形成一股股的短命文化,网络把他们汇流成一股强大力量。
开始有人感受到Hacker文化的存在,动手整理术语放上网络,在网上发表讽刺文学与讨论Hacker所应有的道德规范。
hacker 文化在已经接上ARPANET的各大学间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信息相关的学科。
一开始,整个Hacker文化的发展以MIT的AI Lab为中心,但Stanford University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简称SAIL)与稍后的Carnegie-MellonUniversity(简称CMU)正快
速崛起中。
三个都是大型的信息科学研究中心及人工智慧能的权威,聚集著世界各地的精英,不论在技术上或精神层次上,对hacker文化都有极高的贡献。
时至今日,随着网络的发展,黑客一词的含义也有了很大的扩展,那么到底什么是黑客呢?
一直以来,存在一个专家和网络高手的文化社群,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第一台分时共享的小型机和最早的ARPAnet实验时期。
这个文化的参与者们创造了“黑客”这个词。
黑客们建起了Internet。
黑客们使Unix操作系统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黑客们搭起了Usenet。
黑客们让WWW正常运转。
还有一群人,他们大声嚷嚷着自己是黑客,实际上他们却不是。
他们是一些蓄意破坏计算机和电话系统的人。
真正的黑客把这些人叫做“骇客”(cracker)。
黑客和骇客又有什么区别呢?根本的区别是:黑客们建设,而骇客们破坏。
自由软件GNU的创始人:Richard 就是著名的黑客,还有linux的创始人linus。
此文并非针对《全球黑客已盯上中国》,我觉得这文章写的很好,但对黑客有所误解,这种误解来自中国计算机报,影响力大,会误导更多的读者,要是把这种类似的文章翻译成英文,老外看了一定笑掉大牙,希望我们的媒体,稍微专业点,不要犯这种低级错误。
中文1301
31307179
叶思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