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
生晒园参
• 人型,分芦、艼、体、 腿、须等部。 • 上部的根状茎称“芦 头”。 • 芦头上有许多凹窝状茎 痕,习称“芦碗” • 芦头上生有不定根,习 称“艼”。 • 主根称体,纺锤形。 • 支根为腿,分支3一5。 • 细须上有小突起,习称 “珍珠点”。
生晒园参
生晒园参
生晒山参1
生晒山参2
生晒参
人参 Radix Ginseng
【理化鉴定】
⒈ 生晒参断面木质部显蓝色荧光,红参断面显蓝紫
色荧光,白参断面显亮蓝色荧光。 ⒉ 取粉末0.5g,加乙醇5ml,振摇5分钟,滤过。
取滤液少量,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
溶液,再蒸干,显紫色。(甾萜类反应)
薄 层 色 谱 操 作 技 术
制板
人参
Radix Ginseng
药学院一班二组
【基源】
人参 Radix Ginseng
五加科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 燥根及根茎。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将
栽培1-2年的人参移植到山里,野生培植者为“移山
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又称“林下山 参”,习称“籽海”
白参多呈圆锥形或圆柱形,全长约10cm,粗细 不一。芦略细,主体略粗短而有分枝。全体白色, 有不规则纵皱,体质轻泡。
3
日本人参
又称东洋参,原植物与人 参相同。成品形色介于朝鲜 红参和国产红参之间,但芦较 朝鲜红参稍细,主体上部常有 黄色粗皮,中下端比上端略粗 大,分枝短。
人参与西洋参 的鉴定
人参来源
等级
分4等 分5等 分4等 分2等 混货 混货 各分3 等 各分3 等 分2等 混货 混货 分2等 分2等
生 晒 参 类
红 参 类
糖 参 类
【性状特征】
生晒参:芦头(根茎)粗短,其上有芦碗(茎 痕),有时具艼(ding)(不定根),上部或全体有 横纹,侧根有明显的纵绉。须根上有珍珠疙瘩 (疣状突起)。 红参:表面棕红色,半透明,有时有2~3条侧根, 细根多已除去,质硬脆,断面平坦,角质样。 糖参:表面淡黄白色,质轻,松弛,味甘。 野山参:①芦头细长,近与主根等长(习称“雁 脖芦”),其上有纺锤形下垂的艼(习称枣核 艼);②芦碗多数密集;③主根上部有细密而深 陷的环纹(习称“铁线纹”)④须根疏散长须状, 约主根的1~2倍;④须根上珍珠疙瘩多而明显。
【功效】性平,红参性温;味甘、微苦。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补脾益气、生津、安神、益智。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人参功效对比
商品 类别 生 晒 参 类 2000年版 性味归经 药典正名 功能 主治
人参
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 大补元气,复 甘、微苦、 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 脉固脱,补脾 平。归脾 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 益肺,生津, 肺心经 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 安神 休克
【显微特征】(重点)
根横切面:1.木栓层为数列细
胞。2.皮层窄。3.韧皮部外侧有裂
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
有树脂道散在。4.形成层成环。5.
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单个散在
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
6.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众
多淀粉粒。
Cork 木栓层 Cortex 皮层
草酸钙簇晶 Clusters of calcium oxalate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 ginseng C.A. Mey. 的干燥根。
西洋参来源
五加科植物西洋参 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
鲜西洋参
进口西洋参
人参(生晒参)
生晒参饮片
西洋参饮片
西洋参粉末图
人参粉末图
人参、西洋参、三七薄层层析图谱
人参、西洋参功效对比
欲三人 来桠参 求五赞 我叶 ,, 椴背 树阳 相向 寻阴 。;
五匹叶
四匹叶
灯台子
二甲子 巴掌 三花
人参一年生具有三片小叶,称“三花”;二年生有五片小叶,称“五叶” 或 “巴掌 ” 。三年生有两个复叶,每个复叶着生五片小叶,称“二甲子” 。四年生有三个复叶 ,称“灯台子” 。五年生有四个复叶,称“四匹叶” 。六年生以上有五个复叶,称“ 五匹叶” 、 “六匹叶” 。叶为掌状复叶,叶片卵圆形。边缘有锯齿,锯齿间各有小 毛刺一个。
生晒山参鉴别口诀
• • • • • • • • • 雁脖芦 枣核钉 灯草心 铁肩膀 短横体 细洁皮 铁线纹 少数腿 珍珠尾
可精简为:
“雁脖芦”
“枣核艼”
“铁线纹” “珍珠点”
• 生晒山参的性状特征常以“芦长碗密枣核 丁,紧皮细纹珍珠须”来概括。以生长年 久,浆足芦长,碗密带圆芦,体丰满,纹 细而成螺旋状,枣核,珍珠须,坚韧不易 折断者为佳。
【采制】
秋季采挖,洗净。园参全根晒干或烘干称“全须生晒 参”;剪去小支根,硫磺熏后晒干者称“生晒参”;剪去 小支根,蒸透后干燥者称“红参”;剪下的小支根和小细 根,蒸后干燥者称“红参须”;园参鲜根用针扎孔,用糖
水浸后干燥者称“糖参”或“白参”。山参一般全根晒干,
称“生晒山参”。
【植物形态】
1.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大,单一或2歧,根茎短,每年 增生一节; 2.节单一; 3.掌状复叶,轮生茎顶,叶柄长; 一年生者,一枚三出复叶(三花) 二年生者,一枚五出复叶(巴掌) 三年生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枚五出复叶(二甲子) 四年生者,三枚五出复叶,开始抽生花序(灯台) 以后每年增1枚复叶,最多可至6枚复叶(六批叶) 4.单伞形花序顶生,花小,淡黄绿色,5数; 5.浆果状核果,成熟时鲜红色(亮红顶); 6.种子2枚。
(4)导管 主为网纹、梯纹导管,
(5)木栓细胞 无色或淡黄色。
(6)木薄壁细胞 呈长方形或类 方形,壁薄,表面偶见斜向
交错的纹理。
【化学成分】
1.主含人参皂甙: 20S-原人参二醇类(A型)、达玛烷型 20S-原人参三醇类(B型)、齐墩果酸型(C型). 红参含 特有的成分20(S)-人参皂甙-Rg3,20(R)-人参皂甙R g2, 20(R)-人参甙Rh1,人参皂甙Rh2 . 2.挥发油:0.12%; 3.炔醇类:亦为挥发性成分,为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红参含 的挥发性成分为人参三炔. 此外,人参中尚含黄酮类、糖类、肽类、多种氨基酸、脂肪 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人参总皂甙含量: 生晒参:2%-3.5% 红参:3.8%-4.9% 糖参:1.13% 支根:6.5%-12% 生晒参须:9.3%-12.3% 红参须:8.3%-11.7%
全须生晒参
白参须
根茎(芦头)
芦 碗
芦(根茎)
艼(不定根) 身(主根)
腿(较粗的支根)
须(较细的支根)
珍珠点(珍珠疙瘩)
红参: 表面棕红色, 半透明,有 时有2~3 条侧根,细 根多已除去, 质硬脆,断 面平坦,角 质样。
边条红参
普通红参 红参须
糖参: 表面淡黄白色, 质轻,松弛, 味甘。
点样
展开
分离效果
喷显色剂
荧光显色
人参、西洋参、三七薄层层析图谱
【品质评价】
传统认为:全须生晒参以表面灰黄色,体轻虚,皮老, 纹深而细,长芦长须,有丁,无破痕者为佳。红参以体坚 质实,条粗,无黄皮及破疤者为佳。糖参以条粗、完整、 淡黄白色、体充实不返糖、无浮糖及破疤者为佳。野山参
以生长年久,浆足芦长,碗密带圆芦,体丰满,纹细而成
生晒山参和红参。
【采制】
人参 Radix Ginseng
五加科
新鲜园参称“水子”或“水参”。 园参加工主要有三类: 1.红参 蒸后,烘至半干,除去不定根及一部分支根,再烘至全干。 其中芦长、体长(大于8.3CM)、支根长者,称“边条红参”,其它 称普通“红参”,支根和须根称“红参须”。 2.糖参(白人参),用沸水浸煮3~7分钟,再用铝制的细针沿参体平 行(顺针)与垂直(排针)方向扎小孔,然后浸人浓糖水中2-3次, 每次10-12小时,取出,晒干。其中形体较好带须根者称白人参, 形体较差去须根者称糖参。糖参已少用。 3.生晒参 沸水中微烫后晒干。不去支根的叫“全须生晒参”,剪下 的须根洗至洁白、晒干,称“白参须”。较粗大的支根称“皮尾 参”,选取较粗大主根,且撞去外皮,则称“白干参”。 4.活性人参 为真空冷冻法干燥而成 山参 通常加工成全须生晒参。
【产地】
园参主要产于吉林,辽宁及黑龙江省亦产;山参 主要产于东北三省,量少。
五加科
【商品】说明
商品药材根据生长环境分为山参(野生品)和
园参(栽培品)两大类。因加工方法不同主要分为:
鲜参类、生晒参类、红参类、白参(糖参)类、活
性参类(为真空冷冻法干燥而成)和生晒山参类。
目前,中国药典对人参的商品规格只收载了生晒参、
人参商品规格等级
类别 规格
全须生晒参 生晒参 白干参(刮皮后晒干) 白直须(较粗的须根) 皮尾参(除去细须根) 白混须(碎须根) 边条红参(生长8-9年):16支、25支、35支、45支、55支、 80支、小 货 普通红参(生长6年): 20支、32支、48支、64支、80支、小货 红直须(较粗的须根) 红弯须(细须根) 红混须(碎须根) 白糖参 轻糖直须(较粗的须根)
药材多为主根,黄白色,圆柱形或长纺锤形,长2-6cm, 直径 0.5-1.5cm ,无芦头、侧根与须根。表面淡棕黄色 (原皮参),或类白色(粉光参), 表面有密集的细横纹。 质结实,断面平坦, 淡黄白色,形成层环 明显,散有多数红棕 色树脂道。气特异,
味微苦而甜。
西洋参
• 表面有横长皮孔和环纹 • 质坚体硬,断面平坦,约显角 质和粉性。 • 形成层环色深,可见深色点。 • 气微、特异, • 甘苦味浓,含口中能生津 。
完整人参 直接晒干 带芦主根 须根
全须生晒参 生晒参 白参须 普通红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