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 公开课课件
5、和德国的寒郊散步比较
两者相仿,突出了江南冬日里散步的 喜爱之情。
虽然着眼点不同,但是这所有的比较
都是为了突出作者所钟爱的江南的冬景 的特征
二、整体把握:
1、请大家找出文中直接描写 江南冬景的段落?
明确:第2、5、7、8、9段
2、作者笔下的冬景构成了一幅幅优美 的图画, 请同学们给这些图景命名。 (第2、5、7、8、9段 )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2曝背谈天图 §5午后郊游图 §7微雨寒村图 §8江南雪景图 §9旱冬闲步图
三、合作探究,感受真情
这样五幅图都在我们 眼前了。你最喜欢哪 一幅?说出你的理由。
先用富含深情的语言 朗诵最喜欢的画面。
你喜欢的理由?
反思总结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 散”。本文是如何体现的?
本文的“形”是五幅江南的冬 景图, “神”是抒发了赞美、眷 恋江南冬景的真情,流露出清新 明朗的心境。
写作手法
通过本文几个写景片段的学习,你觉得郁 达夫先生写景时哪些好的方面值得你写景时 借鉴? 1、运用好写作手法。(巧用对比,引用诗句) 2、处理好情和景的关系。(借景抒情,融情于 景) 3、虚实结合,善于着色
对于我们的眼睛,世界上并不是 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 ——【法】罗丹
对此图写一段解说词。
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除闽粤那些极南
的气候异状之外的江南。 2、江南的冬景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总体 是一种怎样的情调? 明朗的情调(文眼) 3、为了突出江南冬景的美好,作者作了 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 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天气:雪深几尺 风大若雷 1北国的冬天 人: 蛰居室内
江南的冬景
郁夫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聆听天籁
一、 整体感知:
1~6音频朗读
1、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江南的冬天
天气:晴暖
湿润
人: 曝背谈天
比较 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
渲染北国冬天所没有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
2、与江南的秋天比较: 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 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明朗的情调。 3、与闽粤的冬天比较: 突出了江南冬天的冷暖相宜,更像冬天。 明确了江南冬天的地域界限。
4、和北方的无寒郊散步比较: 突出了这是一种特异的恩惠,一种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