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第六章: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外国人想来中国,想给援助,我们堂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不着别人插手,用不 着别人支援我们!”
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 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 与环境形成良好的相互调和度。 2、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着适 者生存的法则,个人意义是环境赋予的,因此要 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环境之中。 3、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 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 进行。
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一)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该注意的问题: 1、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由个人原因引 起的,社会环境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因素。 2、社工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 放在个人的身上,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 度分析问题和着手。 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 4、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 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的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 解决。
第六章: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用认知行为的理论分析
关于美的概念!
女子走遍中韩花400万整形200次 全身伤病 /v_show/id_XMzMwNTI yNzY0.html 你怎么看这件事?
人本质是什么?
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关系的总和 身体美容 心理美容 行业美容 她美容这件事:涉及了哪些系统呢?
中国的社会阶层:(财富、权利、声望)
一、上等阶层:政府中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国有大型事业单位正副
领导成员大中小企业主1200万,1.5%
二、中上阶层:高级知识分子、中高层干部国家事业和省属事业单位
中高级管理人员、中大型搞成管理人员、中型私有企业主、垄断行业白领及资深蓝领 2500万,3.2%
二、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 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 与环境形成良好的相互调和度 2、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着适 者生存的法则,个人意义是环境赋予的,因此要 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环境之中 3、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 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 进行。
怎样思考问题
首先要了解国家关于下岗职工的政策 然后了解街道和社区对下岗工人的具体照 顾 社工鼓励案主走出家庭,进入社会更大的 系统,优惠政策、免费培训、安排工作。
第四章贡献与局限
1、避免了对行为或社会现象直线的决定主 义的因果解释,注重多种因素 2、真正践行人在情境中的理念 3、不是很激进,但还能做服务 4、解释能力太弱,不能告诉我们要做什么 以及如何影响系统 5、似乎假定是一种非政治的解决方式,接 受现存的秩序这正是激进反对的。
微观系统(microsystem)
指的是任何参与者在其中进行面对面接触或 者直接接触的系统。 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喜欢的是那些使我们 能够对发生在这些系统中的行为加以划分的类别。 然而,如果这种类型的分析忽略了首要微观系统 与其他关键微观系统之间的关系,那它的作用将 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理解我们的多元微观系统是 如何相互联系起来的,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特定 微观系统中的行为。
你的支持系统
在上面15个问题中,你列出了多少个 人?除了家人、恋人,还剩下几个?这些 具体的人构成了你的支持系统。
可以利用系统
布里默(Brim,1975)和布朗芬布雷纳 (Bronfenbrenner,1977)提出了可被社会 工作者加以运用的系统的四个类别或层次: 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 统。微观系统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 继去世,政治形势混乱,自然灾害频 繁,北方重工业城市爆发了一场举世 震惊的大地震,7.8级死亡人数 242769人,重伤164851人。国务院总 理华国锋率中央代表团来到灾区. 当年大地震发生之后,美国、英国、 日本等国就主动提出要提供无偿援助 的事宜。可中国外交部正式谢绝日本 政府愿意提供援助的表示,《人民日 报》也发表社论,明确地指出“自力 更生的救灾努力说明用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考验的人民 是不可战胜的,说明我国无产阶级专 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 性。”曾经担任国防部长的迟浩田透 露,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率 领中央慰问团在灾区的帐篷里说, “外国人想来中国,想给援助,我 们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不着别人 插手,用不着别人支援我们!”
大学生就业难?
职来职往 21岁的大学生跨专业找到了工作。 善于利用资源。
【自测】
1. 在你的老师当中,你最喜欢谁? 2. 为完成一个重要的使命需要有人支持,你能找谁帮忙? 3. 为商讨新的观念,你找谁? 4. 郊游消遣,你找谁做伴? 5. 面临生活严重问题,你会找谁帮忙? 6. 经济拮据时,你向谁开口? 7. 被困孤岛,你巴不得谁在身边? 8. 不可抗逆原因撬公选课,你觉得谁能替你上课? 9. 倒在病床上,你喜欢谁来照顾? 10. 当你与男朋友或女朋友分手时,你会向谁倾诉? 11. 若你与家人吵架,你会找谁倾诉? 12. 当你获得别人称赞或者嘉许时,你会与谁分享? 13. 若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你会向谁说? 14. 当你在功课上有问题时,会向谁请教? 15. 若你在事业上要作决定时,会向谁询问意见?
主要内容:
第一章:理论脉络 第二章:概念框架 第三章:实践框架 第四章:贡献与局限
第一章:理论脉络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历史演进 1971年贝塔朗菲提出。它以整体的视角来
看待人和社会。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赫恩,后 来平克斯和米纳罕以系统的观点介绍整合的社会 工作实务模式和方法。 生态系统理论具有折中性和综融性的理论。 20世纪初,玛丽 里士满和珍 亚当斯分别在慈善 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所选取的理论倾向,成 为生态理论的先导。他们分别推行“人在情境中” 的理论范式。到80年代,杰曼和吉特曼等人综合 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提出了“生态模型”。
宏观系统(macrosystem)
指的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外观系统所处 的更大的文化环境和亚文化环境。该系统对社会 活动的影响是最为普遍的。文化 (culture)被定义 为一个意义和价值系统,这些意义和价值为某一 种群所共享并且被传给后代(Sigelman&Shaffer, 1995)。 文化包括某一种群在其发展历史中创造出来 的所有关键性人造物——所有物质的及非物质的 (符号性的)产品。每个社会文化群体都有它自己 的历史,但是近年来,有关种族、阶层和性别的 学术研究业已表明,如果用声音来打比方的话, 那么可以说许多历史已经悄无声息了。
更大的系统
时代的背景
中国成为全球第三整形大国
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三整形大国, 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对排名前25位的 国家与地区的整形外科医生和手术进行的 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2010年中国的 整形手术数量共达340多万例。其中外科手 术类180万例,非外科手术160万例。《纽 约时报》报道说,继美国和巴西后,中国 成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
外观系统(exosystem)
在此框架中,指的是影响个人系统的更大的 社会制度。它包括诸如政府机构之类的社会设置, 我们虽然不直接参与政府机构中的工作,但是它 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观系统被认为是任何一个个体并不直接参 与的系统。例如,父母的工作环境会对孩子的生 活产生各种影响,而孩子并没有直接参与到父母 的工作环境中去。外观系统层次的分析通过考察 重大社会制度的影响来强调把案主的更为广阔的 社会环境考虑进去的必要性。 父母身边的人都很热衷于财富
社会工作的四个基本系统
改变媒介系统; 案主系统; 目标系统; 行动系统。 四个系不断地互动 。

案例:如何帮助下岗工人?
一位下岗工人,失去工 作后,家庭关系开始出现 问题,孩子在学校也遇到 了问题,学习成绩下降, 同学关系疏离,夫妻关系 开始出现了危机,他本人 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对生 活一筹莫展,绝望到了想 死。
系统
她是美容业的牺牲品,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系统内, 彼此是相互影响的。 1、新闻媒体鲁豫有约 2、美容行业(美容医院、医生) 3、美容产品制造商 4、营销策划公司 5、工商管理系统 6、司法系统(律师执法人士) 7、所有爱美的女性 8、医院 9、心理学、社会学、社工的关注 10、医疗科学技术
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
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一)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该注意的原则: 1.社会系统中的任何分析都必须考虑该系统 与其他系统的互动。 2.所有社会系统和结构都是高度相关的,它 们有许多交叉点,对理解社会统治以及其他形式 的社会不平等的形成过程而言,这些交叉点是很 关键的。 3.社会结构是支持和压迫的共同来源。 4.任何关于社会、文化以及个体经验的分析 都不能忽视关键性的多元文化背景。
中观系统(mesosystem)
是理论家用以在中观水平上进行分析的系统类 别。它指的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个人关系网络。 我们的各个案主都生活在相似但不相同的中观系 统中。在研究特定的微观系统时,了解影响该系 统的个人关系网络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组成了许多各不相同的微观系统。人们 遇到的任何微观系统问题都会影响他们在其他场 合的行为。例如,如果你在做一位青少年的工作, 那么你不应忽视如下事实:同辈群体中的事件会 影响学校或家庭环境中的冲突程度。在分析任何 已知的微观系统问题时,必须考虑中观系统的特 征。
三、中等阶层:公有经济企事业及党政机关专业技术人员、大中小型
企业中下层管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员、垄断行业的普通职工、10499万,13.3%,重视教育
四、中下阶层:蓝领工人、农民工、农民, 68% 五、下等阶层:城乡贫困人群、农村无地、无业和城市下岗者、失业
人员,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