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三六教学模式

三三六教学模式

蓟县二中“三三六”教学模式
一、教学现状简要评估与模式的提出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学情调研及综合各方意见,我们认为:我校在实施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日臻完善。

多数教师能从学科教材系统建构授课内容,无论从三维目标的确定到授课步骤的设计,从教学情境的创设再到拓展练习的选材,都做到了精细化。

坚持以人为本,除了备教材还备学生,除了备知识还备学法。

大都能把各知识点疏理成有序的层次,并注重知识难易的层递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课堂驾驭娴熟自如,巧用现代媒体,教学过程流畅明快,教学环节严谨有序,教学内容清晰明确。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自主互助、激发兴趣、调动热情,彰显认知过程。

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体现了面向全体、精讲多练、师生互动等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监控上,教学预设更加贴近学情,凸显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训练面向全体、分层推进,强化基础,重点突出,落实到位。

在肯定优势的同时,我们必须反思自己的不足,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理念的滞后,在教学行为上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学科之间、教师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制约着整体发展。

体现在:“三维目标”落实的过程中体现的不均衡,个别教师不展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落实的比较充分,过程与方法体现的不明显,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存在贴标的不自然现象。

有些教师像讲解知识点一样把它教给学生,没有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机制发生作用,把它当成了一种知识或技能
教育。

远远没有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教学方法上重教轻学、越疱代俎,在基础与重点只是摆位中忽视基础、舍本逐末;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部分教师在问题设计时,没有注意问题的思维含量,没有能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没有体现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需要加强,特别是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形式的学习局面,把握不到位;教师对教学评价的合理运用能力也需要加强。

新课程倡导鼓励性评价,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表扬、鼓励过于廉价化,降低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和效能。

按照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为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扬长避短、追求高效,参考各地先进经验,立足我校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创新了适合本校师生发展需要的“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

二、“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目标
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凸显学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学会学习,使每一节课都成为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三、“三三六”教学模式指导思想
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靠教师的教学机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力的提高拉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内涵
三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学为主线。

三块:示导与自学;展示与点拨;训练与总结。

六环节:
导:同学科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精心设计学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自学内容(侧重基础、突出重难点);学法建议;基础达标(A 组练习90%能会);能力训练(B组练习40%会做,30%通过探究能做)。

于课前以印发小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学:通过自主学习(为主)、互助学习(为辅)完成导学内容。

展: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完成基础达标题。

点:根据自学情况,精讲点要,适度延展,开拓视野,创新知识的生长性、应用性。

练:完成B组练习。

总:总结升华,突出知识与学法总结。

五、理论支撑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学生能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即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不是靠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从教师提供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

尝试理论的特征在于先学后导,先练后讲。

尝试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学生的尝试活动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尝试活动过程中有教师的
指导;尝试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提出的尝试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将外部结论式知识强硬塞进学习者的头脑中,而是通过学习者对知识产生的过程的理解从而建构新知识意义的过程。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育要以教师创造性地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地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要千方百计地为全体学生提供观察、操作、试验以及自主探索、互相合作等有效地参与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教学基本程序
“三三六”模式的教学程序是: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精讲点要—迁移训练—课堂总结。

七、实施原则
内容优化原则:优化内容;优选练习;优化学法。

分层施教原则:学习目标分层;设计问题分层;练习巩固分层。

适度评价原则:面向全体,关注个性,捕捉亮点,点燃激情。

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务实求真。

教学目标的导向;学、练内容的选定;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讲、练时间分配,都必须切合学情。

创设真实的育人场景,构建学生真能参与的教学环节,精选学
生真能学懂的教学内容,运用学生真能接受的教学手段,导以学生真能领悟的方法技能,一节课下来真能让学生高兴。

八、实施建议
(一)、优化设计学案,是实施本模式的前提,是实施高效教学的软件。

学科备课组要坚持集体备课,重点围绕:(1)确定适度合理吻合学情的教学目标,应由知识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提升学习品味;(2)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

特别是在学习内容设计方面,基于本校学情现状,应体现50%的知识学生自学能会,30%的知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会,20%的知识由教师教会。

(3)预估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解决预案?(4)整体建构、整合教材,针对学情确定精讲内容;(5)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6)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精讲点要应突出“三不三精”,三不:学生能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互助能解决的问题不讲;学生答对的问题不重复。

三精:针对漏、错精讲;针对拓展延伸、科学建构精讲;针对优化学法、巧思妙用精导。

(三)、精选练习,设计练习的原则是:面向全体,夯实基础,适度拔高,培养个性。

做到:给的准、练的实、保实效。

针对本校学
情,应设A、B两组练习,A组面向基础保证90%的学生能会; B组训练能力60%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做。

(四)提倡教师整体建构教学内容,超周备课,把课时学案(打印)至少提前一天发到手中,也可尝试超前一周发放学案,给学生较为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

(五)坚持学为核心、自学为主。

初始阶段自学探究与精讲时间比应为2:1,在实践过程中,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教学内容难易不同;课型不同等,任课教师可适度掌控,学(练)、讲时间比应逐步向3:1过渡。

教学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只有把教学理解成教会学生学习,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