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11刘士合同志在莱芜市莱钢集团企地共建协同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4.11刘士合同志在莱芜市莱钢集团企地共建协同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4.11刘士合同志在莱芜市莱钢集团企地共建协同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4月11日根据录音整理)市委、市政府与莱钢集团召开这次企地共建协同发展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莱芜市与莱钢集团的战略合作,动员全市上下、企地双方迅速行动起来,加快推动企地共建、协同发展,共同开创企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新局面。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就深入推进莱钢集团与莱芜市“企地共建、协同发展”,讲几点意见:一、提升境界、强化共识,充分认识“企地共建、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科学发展的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发展的形势严峻复杂,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莱芜和莱钢的发展都处在赶超跨越极为重要、极为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坚定不移地深化“企地共建、协同发展”,不仅是牵动全局的重大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决定企地双方前途和命运的战略抉择。

对此,全市上下、企地双方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凝聚共识,共谋跨越。

第一,“莱钢兴则莱芜兴,莱钢强则莱芜强,莱钢快则莱芜快,莱钢好则莱芜好”,莱芜与莱钢企地共建、携手并进、共生共荣、共生共强、协同发展,这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的最朴素、最基本、最深刻、最管用的道理,是当前和今后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指导思想。

莱钢对莱芜发展的贡献特别巨大。

莱钢1970年建厂,扎根莱芜大地,经过40多年的激情创业,成长为拥有1500万吨产能、700亿元销售收入的国内一流钢铁强企,累计上缴税金230亿元,(下转A3版)(上接A1版)并带动发展起我市上百家地方配套企业。

“十一五”期间,莱钢集团本部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78.5亿元,实现利税152.8亿元,实现税收收入126.8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3.8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4.8%、32.6%、39%、30.5%。

即使是钢铁市场面临历史上最严重困难的2011年,莱钢集团仍然为全市贡献了34.9%的工业增加值、32.8%的工业利税、21.7%的税收和22%的地方财政收入。

同时,莱钢在莱芜市城市发展、群众就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莱钢在莱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特别重要。

莱钢是莱芜最大的企业,是莱芜最大的客商,是莱芜最大的优势和品牌,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引领作用。

莱钢是一个现代化的一流企业,是省属特大型企业,有近4万职工,有14家子公司和11家改制公司,莱钢掌控资源、组织资源、聚集资源的能力、水平和平台,都是莱芜发展极为重要的优势和支撑。

比如资金方面,去年全市贷款总余额是531.6亿元,而莱钢一家企业就达到121.88亿元,占全市的22.9%;人才方面,莱钢一家企业就拥有全市60%以上的产业人才,全市有27名首席技师,有18名都来自莱钢。

同时,莱钢的装备、产品、技术、品牌、管理等,对于支撑和引领莱芜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莱钢对莱芜的感情特别深厚。

从上世纪70年代第一批莱钢人在莱芜创业开始,广大莱钢职工以莱芜为家,以莱芜为荣,以发展莱钢、支持莱芜为己任。

特别是“十五”期间,莱钢集团在面对产业转移重大抉择的时候,坚定不移地选择扎根莱芜做大做强,先后上了大H型钢、宽带钢、电炉钢等一批重大项目,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产能由200万吨向1000万吨的历史性跨越,“十五”时期也是莱钢发展最快的时期。

面对山钢集团整合重组的新形势,莱钢集团坚决提出“生产运营的主体责任不变、利润中心的主体不变、利益主体不变、纳税受益主体不变”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对莱芜人民的深情厚谊,非常令人感动。

莱钢集团无论是集团领导,还是中层干部,还是一线职工,都充满了深厚真挚的莱芜情结。

同时,莱芜历届党委、政府都始终把莱钢当成自己的企业,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

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莱芜市在自身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政策等资源要素,对莱钢集团的财政支持达到20多亿元。

莱芜人民也都是发自内心地对莱钢真情真心真爱,以支持莱钢为荣,为莱钢的发展而自豪。

莱芜与莱钢这种情同兄弟、亲如一家的深厚感情,这种患难与共、命运相连、共克时艰、同创辉煌的可贵精神,是推动企地双方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宝贵财富和不竭动力。

第二,深化“企地共建、协同发展”,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

莱芜因钢设市、因钢兴市。

钢铁是莱芜最大的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最大的文章。

而加快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钢铁做优做强,最大的龙头是莱钢、最大的优势是莱钢、最大的引擎是莱钢。

莱钢是莱芜最大的幸运,是莱芜人最大的福气,是莱芜赶超跨越最大的支撑和希望所在。

必须坚定不移地服务和支持莱钢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做优做强钢铁,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产品的同时,把钢铁产业链条拉长,把钢铁精深加工的文章做足做深、做优做强。

从产品提升上看,同样是钢铁产品,普通的型钢、螺纹钢、板带材每吨价格在4500元左右,冷镦钢、弹簧钢等普通优特钢产品每吨价格则达到7000元左右,高端的高工钢、硅钢片等优特钢产品每吨价格高达20000元以上,有的甚至每吨价格高达十几万元,产品结构调整的空间很大。

莱钢的钢产量占到全市的2/3,莱钢的产品向“高质高端高效”方向提升,大力发展“新、优、特”产品,对于全市调优调强钢铁产品结构,具有决定性意义。

从链条延伸上看,钢铁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非常巨大。

像莱钢生产的优特钢,价格大约在每吨6000元左右;如果加工成锻件,每吨价格可提高到8000元左右;如果加工成汽车零部件,每吨价格可达到15000元左右;如果将汽车零部件组装成齿轮箱等产品,每吨价格可达到30000元以上,价值将实现成倍的增长。

莱钢拥有几百万吨钢铁精深加工原料,掌握着大量的下游加工制造客户资源,而且品牌、人才、技术等优势非常突出,发挥这些优势,大力引进钢铁精深加工企业,对于拓展钢铁发展空间、提升增值水平、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第三,深化“企地共建、协同发展”,是实现今后五年科学跨越目标的根本支撑。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全市GDP确保实现1200亿元、力争达到1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确保3500亿元、力争达到4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确保实现80亿元、力争突破100亿元。

实现这些奋斗目标,关键在工业,工业的4000亿目标实现了,GDP、地方财政收入目标也就实现了。

莱钢“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莱钢集团致力于实施强企战略,持续推进结构调整,推动企业做优做强,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莱钢集团新班子到位后,发展思路非常清晰,目标非常明确,信心非常坚定,工作非常务实,管理非常严谨,成效非常明显。

通过实施降本增效,莱钢4月份有望率先实现扭亏增盈,全年可增加利润30亿元。

“十二五”期间,莱钢集团有望提前和超额完成1000亿目标。

这意味着在实现全市工业4000亿的目标中,莱钢的支撑和贡献至少要超过四分之一,如果加上莱钢带动的相关加工配套产业,对全市今后发展的贡献将更大、地位将更加突出、支撑带动能力将更强。

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奋起赶超、科学跨越,加快建设“大莱芜、强莱芜、新莱芜”的信心和决心。

坚定不移地支持好莱钢的发展,坚定不移地深化企地合作共建,企地双方赶超跨越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一个区域的发展,第一位的发展要素就是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企业要实现一流的发展,第一位的需要就是一流的发展环境。

各级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企地共建、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牢固树立“服务莱钢就是服务莱芜发展、服务莱钢就是服务莱芜父老乡亲、服务莱钢就是服务我们自己”的理念,从市几大班子做起,从区、镇党政负责人做起,包括全市130万人民,都要一心一意为莱钢服务,真心诚意地与莱钢携手共建,努力在深化企地共合作、促进更好更快发展上取得更大成效。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提速增效,切实提高“企地共建、协同发展”水平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企地共建、携手并进、共生共荣、协同发展”的指导原则,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工作总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做到“境界要高、措施要硬、工作要实、力度要大、效率要快、效果要好”,确保各项工作快推进、快落实、快见效。

一是合力推进莱钢的项目建设,全力以赴促进莱钢做优做强。

莱钢的项目就是莱芜的项目,为莱钢创造优良发展环境是莱芜各级各部门的首要责任和工作重点。

莱钢集团“十二五”期间将新上总投资160亿元的大项目,气魄很大、决心很大、力度很大。

各级要把服务支持莱钢项目建设作为重大任务,千方百计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和最优质的服务。

对莱钢集团新上和续建重大项目,要优先满足用地指标,最大程度减少审批环节、压减审批时限、减免各种费用、提供一流服务,打造最优良的发展环境。

当前,要着力解决好莱钢项目建设推进中遇到的村庄搬迁等突出问题,确保项目及时落地、按时竣工投产。

昨天下午,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莱钢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环境整治工作组,由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光华同志担任组长,市公安、法院等部门和钢城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对影响莱钢项目建设推进的村庄搬迁等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研究,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尽快推进、尽快投产、尽快达效。

市工作组进驻以后,以钢城区为主开展工作,有关镇(街道)和村都要靠上做工作。

市、区、镇、村各级干部都要坚定自觉地维护好市委、市政府决策,对莱钢项目拆迁涉及到自己亲戚朋友的,要主动做好工作,把规定讲清楚、把政策讲明白、把工作做到位。

要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好群众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对故意刁难、阻挠施工、无理取闹的单位和个人,要绝不手软,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办。

这里强调一点,今后凡是全市工业、服务业、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决不允许各级干部从中干预和阻挠,更不允许在背后出主意、甚至别有用心地策划不利于大项目建设推进的事情。

对各级干部服务大局、服务项目情况,市纪委要结合开展“转提优保促”活动,加大督查力度。

二是发挥企地双方优势,加快推进“莱钢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

为加快推进莱钢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钢城开发区加挂“莱钢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牌子,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开发区接受市委、市政府和钢城区委、区政府双重领导、以区为主,并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独立运作、封闭管理、单独考核。

在企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用5年的时间,园区销售收入确保达到500亿元、力争达到800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