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

试卷第1页(共7页)安阳市龙安高中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 试卷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2010年7月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脊髓.(su ǐ) 鞭笞.(ch ī) 留言簿.(b ù) 前仆.后继(f ù) B.瞥.见(pi ē) 女佣.(y ōng) 黑魆.魆(x ū) 呼天抢.地(qi āng) C.絮聒.(gu ō) 潜.伏(qi án) 白炽.灯(zh ì) 铮.铮铁骨(zh ēng) D.咀嚼.(j u é) 狡黠.(ji é) 伏龙观.(gu àn) 情不自禁.(j īn) 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古代诗人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名作,往往 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

②从一定意义上说,散文传达作者的心灵之声,映现作者的人格、修养、抱负,因此作家思想境界的高低决定了散文 的高低。

③没有沾染上“大人气”的小孩子,由于阅历浅,不谙世事,他们 从实用的角度去看事物, 喜欢沉浸在幻想的境界中,这样就往往能在成年人忽视的东西上发现美。

A.反应 品位 不仅/而且 B.反应 品味 不是/而是 C.反映 品位 不是/而是 D.反映 品味 不仅/而且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九位文艺女神中,最动人、最有魅力的是诗神缪斯;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学星空中,最明亮、最璀璨夺目的是诗的星座。

B.写妈妈的诗不计其数....,但江非的《妈妈》依然能给我们强烈的情绪冲击,其别具一格之处就是以城市化的视野写农村。

C.我们在一条小巷里找到了一座灰色的小楼,在清静的、鳞次栉比....的街道上,这是一处很不引人注意的房舍。

D.虽然埃菲尔铁塔已是上一个时代的标记,一百年前它却曾经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在一片嘘声里,诞生于巴黎城的古迹之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当代中国,不仅电子通讯可以将我们时刻联系在一起,而且没有战乱将我们分隔千里,我们怎能体会到“家书抵万金”所蕴藏的强烈情感?B.交通拥堵已成为我市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政府加大了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解放路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减轻东西方向的堵车问题。

C.在文理分科大讨论中,高中教师、学生及家长多赞成维持现状、大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则倾向于取消分科,出现了“当事者”赞成分科、“旁观者”取消分科的情况。

D.近些年网络普及迅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除夕夜在网络上看春晚。

但专家提醒,长时间盯着荧屏上闪烁的图像,容易诱发近视、角膜炎等病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9分,每小题3分)“情”是散文的核心要素之一。

虽然所有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情”,但似乎散文的“情”显得更为真挚、执著和自然。

可以说,“情”是散文的命脉和魂魄。

散文的“情”,或深或浅,或隐或显:不管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说理,字里行间都灌注了作者的主观意绪,渗透着一些感情因子。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清代小说家刘鹗说,“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由此可见“情”之于包括散文在内的各类文艺作品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散文似乎也是作家格外愿意安放自己的情思,无遮拦地袒露心迹的文体。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情趣。

阅读一篇散文,仿佛走进了一扇敞开的门扉,可以看到作家心的跳动,感受他心灵搏动,倾听他诉说衷肠。

散文不可无病呻吟,作者所抒之情,必须是真诚而发自肺腑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不可能打动人。

然而,散文之“情”的抒发,除了情真、情浓以外,还要有思想和理性的支撑。

在一定意义上,思想其实是理性化了的情感。

要是缺乏理性的调节和约束,情感(抒情)就很容易流于空泛。

在散文中,情与理是相互依托的:朦胧的情感会由于理性的参与而得到深化和升华,潜在的理性又因为情感的浸润而变得充实;更重要的是,在理性的指引下,情感有可能突破个人情感的局限性,而与时代精神相通汇。

中国现代散文的很多作品里,情与理往往是相映成趣、相映生辉的。

女作家石评梅坦言:“深刻的情感是受过长久的理智的熏陶的,是由深谷底潜流中一滴一滴渗透出来的。

”这可以说是对情与理的辩证关系的透辟表述。

从散文创作的实际情形来看,理性加入的过程是对情感进行回咪、反省和再体验、再认识的过程。

作者对情感体味长久之后,再借助精深的笔触传达出来,读者感受到的情感既有清醇、浓郁的芳香,又有理性的清澈光辉。

当然,在平时的阅读中,也还有不少理胜亍情,或者说总体上偏重于理性的散文作品。

这类散文往往以阐述试卷第2页(共7页)哲理为主,抒写作者对人生或大自然的独特感悟,或是对世事的悉心观察和深刻理解,从而给人以启迪。

不过,在散文中阐述哲理,如果没有情的渗透,便容易流于空疏和干涩。

(节选自《现代散文的情与理》) 5.对散文的“情”的理解,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散文,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的一些感情因子。

B.散文是作家最愿意安放自己情思,无遮拦地袒露心迹的文体。

C.散文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之一,就是散文离不开“情”。

D.一篇散文即使情感不够真挚,但只要有思想和理性的支撑,也能打动读者。

6.关于散文“情”与“理”的关系,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理性的指引下,情感就有可能突破个人情感的局限性,与时代精神相通汇。

B.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就是理性化了的情感,“情”与“理”相映成趣、相映生辉。

C.散文的创作过程实际就是对情感进行回味、反省和再体验、再认识的过程。

D.在散文中阐述哲理,如果没有情的渗透,就容易流于空疏和干涩。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想了解一位作家的个性和情趣,可以读读他的散文作品。

B.判断一篇散文佳作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是否情理兼备。

C.偏重于理性的散文作品,只要能阐述哲理、给人以启迪,即使没有情的渗透,也一定能成为散文中的佳作。

D.创作散文时,作家往往会用理性对情感加以长久的体味,然后再以精深的语言把这种情感传达出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9 分,每小题 3 分)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以赀为郎①,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粱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阳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粱。

粱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粱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

临邛令缪②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

”并召令。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

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

”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家居徒四壁立。

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

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临邛,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

相如身自著犊鼻裈③,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

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史记〃司马相如列【注】①赀:通“资”,钱财。

郎:郎官,是汉代的宫廷宿卫侍从之官。

②缪:通“谬”,诈,佯装之意。

③著:穿。

犊鼻裈(kūn,坤):形似牛犊之鼻的围裙。

或说是形如牛犊之鼻的短裤。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相如见.而说之图穷而匕首见.C.相如与俱之.临邛吾欲之.南海,何如?D.临邛令缪为.恭敬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司马相如“穷困潦倒却又志气不衰”的一组是()A.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后称病,使从者谢吉。

B.因病免,客游粱。

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C.家居徒四壁立。

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D.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买田宅,为富人。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相如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

他喜欢的是善于游说的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人。

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B.司马相如本来就多才多艺,在与卓文君的婚姻问题上,他主动出击,先是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继而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转达倾慕之情,最终成就了这段美满姻缘。

C.卓文君很喜欢音乐,当看到司马如喝酒、弹琴时,就心生爱意,以至私奔相如。

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她主动建议返回乡里,相如“酤酒”,“文君当炉”,不顾非议,以之营生。

D.对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问题,卓王孙始而大怒,有人劝说他,他根本听不进,后来,在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之下,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并心甘情愿地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试卷第3页(共7页)四、(23 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5分)(2)长卿第俱临邛,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5分)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②被酒:醉酒。

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4 分)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