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材分析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材分析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尽管两宋政权没有在政治上达到如隋唐那样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但经济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经济重心南移”介绍了宋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的原因,后两个子目分别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方面叙述了宋代经济发展的高度成就。

经济重心南移有一个过程,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到宋代已成定局。

这一变化还影响着今天中国经济的状况,是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

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1)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2)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以秦岭—淮河这一自然分水岭为界,分成东西南北四方。

(3)自远古至西晋,由于政治中心、经济中心都在北方,因此,北方超过南方。

(4)南移开始于三国时期。

(5)发展于唐代中后期。

(6)稳定于宋朝(南宋时南方超过北方);从走向看,是一条不平衡的对称线:北不如南,西不如东,离对称轴线越远,经济则越落后,靠轴线越近,则经济越发展。

这是历史运动的结果。

(7)清朝前期,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至南方。

(8)原因:
①人口南移。

②政治中心南移。

③北方战乱,南方安定。

④注意兴修水利(太湖、江淮)。

⑤有了先进生产力。

(9)主要表现:
①形成长江流域的经济已超越黄河流域的经济格局。

②水利、农作物、经济作物产量、品种都有发展(占城稻)。

③手工业发展表现在煤的产量与使用均在世界首位;钢铁居世界水平。

丝织业、棉织业、制瓷业,尤其在造船业上发展较快。

④商业已成为南方政权的主要财政来源,纸币出现是世界第一位。

⑤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占全国的62.9%,北方占37.1%。

⑥海外贸易发展,中国商人与97个亚非国家地区往来。

(10)延续到现今。

关于对宋代经济和社会文明方面的评价,课后“材料阅读”给予了很高评价,此外“每课一得”中关于纸币的产生、发展也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