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5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精选题40道带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5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精选题40道带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5单元《透镜及其应用》精选题40道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

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4.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该眼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5.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6.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A.5cm<f<9cm B.9cm<f<10cmC.10cm<f<18cm D.18cm<f<20cm7.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8.图中L为一薄凸透镜,ab为一发光圆面,二者共轴,S为与L平行放置的屏,已知这时ab可在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轴以上的一半透镜,这时ab在S 上的像()A.尺寸不变,亮度不变B.尺寸不变,亮度降低C.只剩半个圆,亮度不变D.只剩半个圆,亮度降低9.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

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这些说法正确的是()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丁D.丙与丁10.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

该像的性质是()A.缩小的虚像B.放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实像1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12.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13.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14.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大于20cm B.等于10cmC.小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二.多选题(共8小题)15.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合理的是()A.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倒立放大的实像B.看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一倍焦距D.生活中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16.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17.某同学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像都是实像,放大的像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制作的照相机模型。

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B.看近景时,她应把内纸筒向右拉一些C.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焦距D.使用时,应把凸透镜朝向明亮的室外,内纸筒朝向较暗的室内19.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 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20.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

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21.下列关于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B.图乙中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如果把图甲中的物体靠近平面镜,则所成的像将会变小D.如果把图乙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则在光屏上只能看到烛焰一半的像22.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中的水珠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B.甲图中的像是可以成于光屏上的C.甲图中的水珠其作用类似凹透镜D.甲乙两图中的像都是虚像三.填空题(共17小题)23.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

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的虚像。

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侧。

24.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

25.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

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6.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大于/等于/小于)2f时,成倒立的的实像。

当手机离被拍摄的物体很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从手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凸/凹)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

27.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

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选填“人脸”或“显示屏”)。

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

28.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29.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门在很多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车辆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车辆远离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

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透镜,它的焦距应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1.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如图),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镜,使叶脉放大了。

这种情形下,叶脉位于该“镜”的(选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或“一倍焦距之内”)。

32.图中是利用f=cm的凸透镜在研究成像规律时物距与像距变化关系的图象。

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会得到一个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3.如图是一款小巧方便的手机投影仪,可以实现将“影院”搬到家中,它的镜头相当于透镜,所成的像位于(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与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若让像更大些,应将投影仪(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

34.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中是实像,是虚像。

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35.如图,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并逐渐增大玻璃杯子到书本的距离,尝试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像不可能是(选填“A”、“B”、“C”或“D”,下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