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薪酬结构设计

第六章薪酬结构设计


将以上13个职位按评点排序,如表6-8
散点图
系列1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2
4
6
8
10
12
14
点数
初步分组:如表6-9
确定职位等级的数量及区间 (1)最值级差恒定法 (2)变动级差法 (3)差异比率恒定法 (4)差异比率上升法
与市场薪酬调查数据结合作图
600
散点图
75分位数
最高薪资
10
38,300
43,075
47,850
52,625
57,400
9
35,100
39,475
42,850
48,225
52,600
8
32,250
36,275
40,300
44,325
48,350
7
29,700
33,425
37,150
40,875
44,600
6
27,250
30,650
34,050
第六章
薪酬结构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薪酬结构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薪酬宽带
内部公平性与外部竟争性的结合
工资
Mix Mid Min
政策线 市场工资线
取位等级
12 13 14
15 16
带宽(Max-Min):取决于同等级内公司愿支付的绩效或经验的差异度
中点(Mid):市场竟争点,工作熟悉并能达到满意绩效的员工工资
第一节薪酬结构的原理及其设计 方法
薪酬结构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一)薪酬结构与薪资的内部一致性 (二)薪酬结构的内涵及内容 (三)薪资变动范围和薪资变动比率 (四)薪资区间的中值与薪资区间的渗透度 (五)同一组织相邻薪酬等级之间交叉重叠
薪酬结构的设计步骤
(一)薪酬结构与薪资的内部一致性
建立薪资结构的两种方式: 强调外部竞争性(外部市场薪资调查---
定每一个宽带的浮动范围以及级差,同时在每一个工资带中每个职能部门根 据市场薪酬情况和职位评价结果同确定不同的薪酬等级和水平。 第四,宽带内横向职位轮换,薪资调整。 同一工资带中薪酬的增加与不同等级
薪酬增加相似,在同一工资带中,鼓励不同职能部门的员工跨部门流动以增 强组织的适应性,提高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职业的变化更可能的 是跨职能部门,而从低宽带向高宽带的流动则会很少。 第五,做好任职资格及工资评级工作。 宽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经理在决定员工工资时有更大的自由,使

10,000
最大薪给率
3 2 1
点数区间(职级)

5


4
线
薪资全距
最小薪给率
职等
100
200 300 400 500
工作评价点数
薪资结构的重要名词释义(1)
薪资曲线(wage curve):依据每一职 级之评价点数所折算而成的实际薪 资数额与薪资等级数,在坐标上对 应点的连线。折算率愈高,薪资曲 线的斜率愈大。管理人员的薪资曲 线通常采边际递增方式(职等愈高薪 资增加率愈高) 。
37,450
40,850
5
25,100
28,225
31,350
34,475
37,600
4
23,000
25,875
28,750
31,625
34,500
3
21,000
23,625
26,250
28,875
31,500
2
19,350
21,775
24,200
26,625
29,050
1
18,100
20,350
22,600
(二)薪酬结构的内涵及内容
概念:薪酬结构是指内部不同职位或者技能之 间薪酬(工资率)等级数量的相互关系及安排
内容 ➢ 薪酬的等级数量 ➢ 同一薪酬等级内部的薪酬变动范围 ➢ 相邻两个薪酬等级之间的交叉与重叠关系
(p246)
薪资结构图
50,000
40,000
薪 资 30,000 金
20,000
用人力成本有可能大幅度上升。美国联邦政府的有限的经验表明,在宽带结 构下,薪酬成本上升的速度比传统工资结构快。
工 资 水 平
同级工资跨度
交叉部分
工资等级
(五)同一组织相邻薪酬等级 之间交叉重叠
➢ 薪酬等级区间中值级差越大,同 一薪酬区间的变动比率越小,则 重叠区域就越小。否则反之
薪资结构的重要名词释义(3)
职等间之重迭(overlap):相邻的两职等 间,其薪资之间的重迭部分。一般重 迭部分不宜超过60%,而跨薪等级以 不超过三个职等的重迭为原则。
6 5 4
6 5 4 3 2
5
3
4
2
3
1
2
1
每等可划6级。
5
3
1
根据企业情况,可划p256
对职位排序 对排序的职位初步分组 确定职位等级的数量及点数变动范围 将职位等级、点数与市场薪酬调查数据
结合起来 调整问题职位的区间中值 建立薪酬结构
岗位评价) 强调内部一致性(岗位评价---外部市场
薪资调查)
元/月
6000 5500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薪酬结构模型
最高值 中间值 最低值
4660 3885 3110
1
5130 4275 3420
2
5400 4580 3760
3
6260 5215 4170
4 等级
薪减最低薪,然后再除以最低薪,
H通RM09常以百分比表示共卅。五页
10
(三)薪资变动范围和薪资变动比率
(1)变动范围 概念:也称薪资区间,是指某一薪资等级内部
薪酬变动的最大幅度 变动范围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依据中间值确定 中间值通过市场薪酬调查和内部职位评价确定 (2)薪资变动比率 通常是指同一薪资等级内部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n为薪酬等级数量;i为级差
例如(254)
基于职位族的职能等级工资制 度设计 职 等 示 意 图
等 管理 Ⅸ Ⅷ Ⅶ Ⅵ Ⅴ Ⅳ Ⅲ Ⅱ
研发
工程 销售
行政
操作
基于职位族的职能等级工资制
度等设Ⅴ 计 Ⅵ





6
示 意
5
图 (
6
4

其 他 职 位 族 以 此 相
管 理 职 位 族 为 例 )

6
中位值= ¥2,480
下限=
工资级别 ¥2,060 :6级
薪酬层级结构的几种模式
1.
2.
3.
大多企业将薪酬结构设计成有交叉重叠
原因:
➢ 薪酬等级数量有限,晋升机会少
➢ 晋升导致薪酬差异过大,会使未晋升员工的强 烈不满
重叠区域不应过大,否则会限制不同薪酬等级 之间的区间中值的差异
交叉重叠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区间变动比率; 区间中值级差
薪资变动比率的改变会改变某一薪酬等级区 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确定薪资变动比率要考虑同类职位的最高和 最低薪酬水平
不同职位类型薪酬变动比率
如表6-1(249)
(四)薪资区间的中值与薪资区间的渗透 度
中值通过市场薪酬调查和内部职位评价确定 薪资比较比率:员工实际基本薪酬/中值
中值(市场平均薪酬) 比较比率的意义:反映外部竞争性(p250) 区间渗透度:(员工实际基本薪酬-区间最 低值)/(区间最高值-区间最低值) 意义:反映员工在其所在薪酬区间的相对地位 (p251)
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创造性和全面发展,抑制一些 雇员仅为获取高一等级的工资而努力工作的倾向
宽带薪酬体系的设计流程
1、根据企业的战略和核心价值观确定企业的 人力资源战略。
2、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外部的法律环 境、行业竞争态势及企业的发展特点制定切合 于企业需要的薪酬战略。 3、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工作性质选择 适合于运用宽带技术的职务或层级系列。 4、运用宽带技术建立并完善企业的薪酬体系。
重迭的理由
❖ 避免各职等间的薪资差距过大,造成不合理 现象。
❖ 可使年资久而职等低者获得公平的对待。
工资区间值的确定
工资(RMB/年,人 单位:万元)
翔翼薪
1
酬曲线
90
8
7
6
5
5 6 7 8 9 10 11 薪等
上限 = ¥2,400
中位值 =¥2,000
下限 =¥1,650
工资级别 :5级
上限= ¥2,960
在每种类别上,包含着更多的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 各类别的工资标准交叉
特点:
增加不同类别工资线差距。 工资标准在同一类别的不同 等级中差别也较大
职务和工资等级主要取决于 本人的专业水平,随技能水平 上升,职位和工资上升
优点:
使企业在员工薪酬管理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比较适用于一些非专业化、无明显专业区域的工 作岗位和组织,这些工作很难运用传统的工作评价 和劳动测量计算雇员的工资量,“宽波段”的工资 制度则比较灵活。它只是划分一个工资范围,具体 工资收入根据雇员的绩效情况弹性处理。
之差与最低值之间的比率 有时也计算以中值为基础的薪资变动比率:
上半部分 薪酬变动比率

最高值 中间值 中间值
下半部分 薪酬变动比率

中间值 最低值 中间值
一般在职位评价中相对价值越低的职位所在 的薪酬等级变动比率越小;反之则越大
原因: ➢ 高职位员工的责任和贡献较大 ➢ 技能较难掌握,需花较长时间 ➢ 努力程度对经营结果影响大,绩效变化大 ➢ 晋升空间小,需通过薪酬增长来激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