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英语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版培训讲座稿前言胡海霞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完善课程理念,保持课程结构框架和目标体系,强调能力培养,适当降低要求,加强教学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使教师更好地通过课堂指导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课标的全文解读,我把整个课标透露出来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层面:“综合、自主、效率、创新”。
全文围绕着培养学生发展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以加强课堂教学成效,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效率为手段,鼓励教师帮帮助学生及学生自我养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能创新地改进学与教策略的英语学习过程的指导方向。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梁新颖原稿修订稿人才素质的需要、信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双重性质。
息时代的需要、多元化社首次提出了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将会的需要、学生智力品格对学生终身受益。
的需要。
《标准(2011年版)》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明确告诉全体英语教师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意志品格、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原稿修订稿1(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1(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素质教育。
发展的价值。
2(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2(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灵活多样。
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3(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3( 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个体差异。
渐进性和持续性。
4(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4( 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体验和参与。
性和应用性。
5( 注重过程性评价,促5(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进学生发展。
语言运用能力。
6(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6(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
学用渠道。
《标准(2011年版)》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
这一课程理念更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更具有人文性;同时更符合语言学习的特征和规律。
它不仅体现在按学生发展设计的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的描述中,也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课程容量的调整中。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渐进深入过程。
在学习方式上,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强调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语境,为学生学习、实践和运用英语创造条件;此外,进一步完善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课程内容胡海霞《标准(2011年版)》充分考虑到小学英语师资现状,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单列出小学阶段应该学习的语音项目、语法项目、功能项目和话题项目,减少了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话题范围,调整部分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
1(语言技能原稿修订稿(1)一级听做:能根据指(1)一级听做:删除做手工的令做手工。
任务。
(因为各地教学资源和条件不同,要求学生‘根据指令做手工’不具有可操作性。
降低要求)(2)一级说唱:能唱歌曲(2)一级说唱:学唱歌曲和歌12-20首,歌谣15-20首。
谣15首。
(针对原教材歌曲歌谣不经典、不吸引学生,减少了数量上的要求。
教师可自行推荐其他更经典更富时(3)一级读写:能正确书代性的歌曲歌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写单词和句子。
兴趣。
降低要求)(3)一级读写: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能模仿范例写词句。
明确提出“字母的正确书写”,把“字母的掌握”第一次明确提出。
(4)一级玩演:能用英语增加模仿范例写词句是对书写规范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和习惯教学的细节指导。
提高要求简单交际;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4)一级玩演:能在教师的指单的童话剧,如《小红帽》等导下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进行( 简单的交际。
能表演简单的英语短(5)二级说:能在口头表剧。
达中语调达意。
表述更准确,降低要求。
(5)二级说:能在口头表达中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语调基本达意。
(降低要求) 单的小故事。
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降低要求)增加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
(提高要求)原教材以对话为主,三、四年级时对话形式可以给学生以生活情景再现有效输入,但到了五六年级仍旧是对话形式,而学生已经能进行多句、甚至篇章的描述了,这就不符合语言发展的需求了。
增加了对“日常(6)二级写:能正确的使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从语言渐进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性规律出发,要求学生能就实际的语号。
境对生活话题展开讨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具体的方面,更符合语言学习发展规律。
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6)二级写:“能正确的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原(7)二级玩演视听:歌谣稿放在第3条,这里放在第1条,进30-40首,歌曲30-40首。
一步明确字母是英语学习的第一基础,凸显字母书写的基础要求。
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更体现语言的实用性,提高要求。
(7)二级玩演视听: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
同样减少了歌曲歌谣的量。
2( 语言知识原稿修订稿(1)二级语音:知道字(1)二级语音:正确读出26个英文母名称的读音。
字母。
从强调语音知识转为语音能力。
(2)二级词汇:学习有(2)二级词汇要求在原700个词汇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的基础上,确定了小学阶段的423个基本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词汇,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基本词汇表达语。
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
其余词汇作为扩充词汇,根据教学进行学习。
修订后的要求有利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资源条件以及教师条件的学校教学都能在帮助学生掌握这423个词汇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3)二级语法: (3) 二级语法:进一步明确小学阶段对语法的要求:名词的单复数形式;主要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时态;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以前的要求没有明确小学还是初中,使得一些小学教师不清楚语法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结果是增加了教学的难(4)二级功能:了解问度、教材的难度和考试的难度。
候、告别、感谢、致歉、介(4)二级功能:了解和运用表示问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候、告别、感谢、邀请、致歉、介绍、喜表达形式。
好、建议、祝愿、情感、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功能部分做了较多的删改,如增加了邀请、喜好、建议、祝愿、情感等功能语言表述形式。
为小学教学更明确了需要学(5)二级话题:能理解习的语言功能内容,便于教材编写,教师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教学和评价测试。
信息:数字、颜色、时间、(5)二级话题:能理解和表达有关天气、食品、服装、玩具、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个人情况、家庭与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朋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文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体活动、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动、节日等。
气、颜色、动物、数量、时间等相关意念内容。
在话题上做了具体整合,如学校和日常生活整合,同时删除了植物和玩具的话题部分。
文字也做了相应调整。
3.情感态度原稿修订稿二级情感态度目标描述: 二级情感态度目标描述:(1) 有兴趣听英(1) 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趣。
讲故事、做游戏等。
(2) 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2) 乐于模仿,敢出错误。
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3) 对各种英语学习活动有兴趣。
(4) 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
(5) 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
(6) 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勇于客服。
对最真实的学生语言环境会遇到的情况提出了全面的帮助指导。
4. 学习策略原稿修订稿二级基本学习策二级基本学习策略:能初步使用简单略:能初步使用简单的的学生工具书。
学生英汉词典。
把原先的英汉字典改成了工具书,是对现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工具书改进的一个认可。
增加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要求学生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不仅是对学生倾听习惯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倾听习惯养成的具体指导。
5. 文化意识原稿修订稿二级文化意识目二级文化意识目标描述: 标描述: 增加了对于道歉的反应要求。
把主要的食品改成了典型的食品。
增加了解一些日常交际中的中外文化异同。
首次提出要求学生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而不仅仅是差异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在二级情感态度、基本策略和文化意识的目标描述上都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这样调整一方面为了适当控制难度,另一方面为了更科学地体现语言学习渐进性的规律,有利于目标的逐步达成。
实施建议梁新颖原稿对教学和评价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案例等问题,修订稿则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补充和修订。
1. 教学建议:强调小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2. 评价建议:提出“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小学高年级的终结性评价合理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3. 提供了大量操作性很强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例、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参考建议等等。
这些实例有助于帮助教师从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涵,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通过前篇两个版本的文字比较发现,课程标准的精髓要求没有改变,但是对于实施的分级目标上有了更加完善和全面的描述。
修订稿更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凸显基础学习,关注语音和书写训练。
从修改稿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对字母的读音还是对字母的书写都有了明显的要求和提升。
其实现阶段,我们教师对学生语音这一块的关注已经做得不错,但不足的是我们是否每节课都在坚持,也许我们只是有这样的意识,并没有持之以恒。
而语音训练和字母的书写训练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在每节课都能够关注到学生的语音和书写,当然这不仅仅只是关注字母的读音和书写。
我相信通过长期的坚持,我们的学生在拼读能力和书写方面会有更大的提高。
二、面向全体学生,为学习奠定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是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也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收到良好的教育。
我们小学英语教学中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受到良好的英语语言教育,从而为每一个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一个良好的英语基础,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