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课
一、烃的组成及性质
烷烃⎩
⎨⎧
通式:①
代表物
甲烷⎩⎪⎨⎪
⎧ 立体构型:② 典型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③ 生成一氯代物
烯烃
⎩
⎪⎪⎨⎪⎪⎧
官能团:④
代表物乙烯⎩⎪⎨⎪⎧
结构简式:⑤
典型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
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且伴有黑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⑥ 加成反应⎩
⎪⎨⎪⎧
使溴水褪色:⑦ 写出方程式
与氢气、卤化氢、卤素、水等反应
苯
⎩
⎪⎪⎨
⎪⎪
⎧
结构简式:⑧
化学键:介于⑨ 之间的特殊化学键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伴有浓烟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取代反应⎩
⎪⎨⎪⎧ 与液溴反应:⑩ 写方程式与浓硝酸反应:⑪ 写方程式加成反应:⑫ 写方程式
二、生活中的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
官能团:⑬
化学性质⎩⎨⎧
与钠反应:⑭ 写方程式氧化反应⎩⎪
⎨⎪⎧ 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催化氧化:⑮ 写方程式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酸⎩
⎪⎪⎨⎪⎪⎧
官能团:⑯
化学性质⎩⎪⎨⎪⎧
酸性⎩⎪⎨⎪⎧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碱反应与部分盐反应
酯化反应:⑰ 写方程式
三、基本营养物质的组成及性质 糖
类
⎩⎪⎪⎪⎪⎨⎪⎪
⎪⎪⎧
单糖⎩⎨⎧
葡萄糖⎩⎪⎨⎪
⎧ 结构特点:五羟基醛,与果糖互为⑱ 特征性质:发生⑲ ;与⑳ 反应
产生砖红色沉淀果糖双糖⎩⎪⎨
⎪⎧
蔗糖⎩
⎪⎨
⎪⎧
结构特点:无醛基,与麦芽糖互为○21 化学性质:水解生成葡萄糖和○22 麦芽糖:水解生成○
23 多糖⎩⎪⎨⎪⎧
淀粉⎩⎨⎧ 结构特点:无醛基,与纤维素不互为同分
异构体
化学性质:水解生成葡萄糖;遇碘○24
纤维素
油脂、蛋白质
⎩⎪⎪⎪⎨⎪⎪⎪⎧
油脂属于酯⎩⎪⎨⎪⎧
结构特点:分子中含三个酯基
化学性质:水解生成○25 和高级脂 肪酸或其盐;多数能发生加成 反应
蛋白质⎩⎪
⎨⎪⎧
结构特点:分子中含肽键化学性质:水解最终产物为○
26 ;遇浓硝酸 ○
27 蛋白质中需含苯环;灼烧蛋白质 产生○28 的气味
[答案]
一、①C n H 2n +2 ②正四面体形 ③CH 4+Cl 2――→光
CH 3Cl +HCl ④碳碳双键 ⑤CH 2CH 2 ⑥褪色 ⑦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⑧
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
二、⑬羟基 ⑭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⑮2CH 3CH 2OH +O 2――→Cu 或Ag △2CH 3CHO +2H 2O
⑯羧基
⑰C 2H 5OH +CH 3COOH
浓硫酸△
CH 3COOC 2H 5+H 2O
三、⑱同分异构体 ⑲银镜反应 ⑳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21同分异构体 ○22果糖 ○
23葡萄糖 ○24变蓝 ○
25甘油 ○26氨基酸 ○27变黄 ○28烧焦羽毛
常见有机物的反应类型
(1)烷烃与Cl2的取代反应。
(2)苯及其衍生物的取代反应。
(3)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
(4)酯的水解反应。
2.加成反应
(1)烯烃与H2、Br2(水)、HCl、H2O等加成。
(2)苯及含苯化合物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加氧或去氢)
(1)有机物的燃烧。
(2)烯烃使酸性KMnO4褪色。
(3)醇的催化氧化。
(4)含—CHO化合物与新制Cu(OH)2或银氨溶液共热反应。
4.还原反应(加氢或去氧)
(1)烯烃、芳香烃的加氢反应。
(2)醛的加氢反应。
5.加聚反应
含有的化合物发生加成聚合。
6.中和反应
含—COOH的化合物可发生中和反应。
7.酯化反应
含—COOH或含—OH的有机物可发生酯化反应。
1.今有五种有机物:
①CH2OH(CHOH)4CHO,②CH3(CH2)3OH,
③CH2===CH—CH2OH,④CH2===CH—COOCH3,
⑤CH2===CH—COOH。
其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③⑤B.①②⑤
C.②④D.③④
[答案] A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其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能发生取代反应④能发生中和反应⑤能发生氧化反应
A.全部B.能发生①③④
C.除⑤外都能D.除④⑤外都能
A [该有机物结构中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醇羟基、羧基,具有三类官能团的性质。
即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中和反应;能发生氧化反应。
又由于有苯环,具有苯的性质,即可发生取代反应。
]
3.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C [在Fe作催化剂时,苯乙烯苯环上的H原子可被溴原子取代,A项正确;苯乙烯中的碳碳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从而导致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正确;苯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苯乙烷,C项错误;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D项正确。
]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
的同分异构体书写及数目;官能团位置不同引起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数目;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数目。
4.如图是立方烷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B.它的二氯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它能使溴水褪色
D.它与苯乙烯(CHC6H5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C [A项,立方烷整个分子的结构是立方体形,且分子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只有1种氢原子,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正确;B项,立方烷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共有三种相对位置关系:①与两个氯原子分别相连的两个碳原子在立方体同一个面的相邻位置,②与两个氯原子分别相连的两个碳原子在立方体同一个面的对角线位置,③与两个氯原子分别相连的两个碳原子在立方体的体对角线位置,正确;C项,立方烷中不存在碳碳双键结构,不能使溴水褪色,错误;D项,立方烷的分子式与苯乙烯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
]
5.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
C [螺[2.2]戊烷的分子式为C5H8,环戊烯的分子式为C5H8,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如都是螺[2.2]戊烷
的二氯代物,B项正确;螺[2.2]戊烷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而每个碳原子与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形,所以连接两个环的碳原子至少和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不共平面,C项错误;该有机物含2个三元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类似烯烃的性质,且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转化率不大于1,则由1 mol C5H8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D项正确。
]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丙烯与氯化氢加成的产物有2种
B.乙炔与氯化氢1∶2加成的产物有2种
C.立方烷的六氯取代物有3种
D.联二苯的二氯取代物有15种
D [A项,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3—CH2—CH2Cl和两种物质;B项,CH≡CH+2HCl―→CH3—CHCl2或;C项,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
所以六氯代物也有
3种;D项,联二苯的二氯代物有,共12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