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复习框架与核心知识点解答注:只到十三章,其余章节莫名遗失。
仅可作参考及查漏使用第2章组织管理基本原理框架: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个体假设——行为与学习——心理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组织平衡——外部——内部——动态管理是什么重点:1、正式组织2、非正式组织3、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4、组织一体化5、组织平衡解答:正式组织一、概念:两个及以上个人有意识加以协调组成的力或行为的系统二、要点:1、人:人的行为,组织人的行为2、行为:行为或力的相互作用3、有意识:各方面的有意识三、三要素1、协作意愿(诱因,自我克制)2、共同目标(前提,个人人格与组织人格)3、信息沟通(条件,基础,有限度)非正式组织一、概念:两个及以上个人无意识体系化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二、特征:1、无明确形态、可识别性差2、本质是人与人的协调3、心理侧面、非理性侧面4、感觉、情感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三、基础:个人的需要、目的、兴趣四、表现:情感型、社会政治力量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关系一、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1、为形成提供条件2、为长期存在发展提供条件二、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1、创造正式组织的条件2、提供活力3、促进信息沟通4、维护个人完整人格组织一体化一、组织是非正式侧面与正式侧面的统一二、组织一体化就是非正式侧面与正式侧面的统一程度组织平衡一、内部平衡:整体与个体、动机与诱因,从个人和组织两方面看,组织的有效性(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二、与环境平衡:目标与环境的适应程度、目标的实现程度三、动态平衡:稳定与变革其他:1、管理的概念与职能第3章企业环境管理概述框架环境——适应和一定程度改变环境关系——与销售市场(战略)——与供应市场(人、财:制度,原材料:战略)——与政府环境管理目的——稳定与发展——决策——战略与制度——应对环境变化和风险第4章企业目标与竞争战略(重要章节)框架经营目标——收益、发展+满足所有者、管理者、职工(社会责任是基本约束条件)——明确价值、提供方向、实现平衡企业战略——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协同作用——分层战略——人才资源限制——竞争战略、多元化战略企业战略分析——产业结构分析——swot 分析竞争战略——竞争——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差异化、合作)差异化战略——顾客需求为中心——超越单纯差异化——明确竞争对手——确定市场范围——保持比较优势——选择竞争领域经营资源——通用性与固定性——核心能力——经营活动的产出重点1、简述企业战略2、简述产业结构分析3、简述SWOT 分析4、简述企业竞争战略5、简述差异化战略6、简述竞争优势7、简述企业核心能力8、简述经营资源9、简述战略联盟解答1、简述企业战略一、含义:为实现目标,对内外环境进行分析,长期、重大决策二、构成要素1、经营范围:2、资源配置:资源有限,与目标、竞争优势、环境匹配3、竞争优势:企业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与经营范围选择,使形成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地位4、协同作用:投资、作业、管理、销售协同三、层次1、公司战略:基本战略选择,资源配置、事业范围选择(多元化)、竞争战略2、经营战略:竞争战略、合作战略3、职能战略2、简述产业结构分析一、意义:战略前分析:对产业结构——外部环境二、五力: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者,五力共同构成一个产业的吸引力和盈利性1、潜在进入者:壁垒和可能遇到的现有企业反击。
企业规模、产品差异、行业壁垒等2、替代品:产品上线,限制产品的潜在收益,重点:分清替代品3、竞争者:4、购买者、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三、总结:五力显然,重点在深入分析,凸显公司优势劣势,是战略的基石3、简述SWOT 分析一、简述:内外环境、最佳经营战略方法二、四种情况:增长型、多元化、扭转型、防御型4、简述企业竞争战略一、竞争:竞争有好有坏,尽量非直接竞争二、目的:竞争优势——方法有低成本、差异化三、战略:1、成本领先战略:大规模市场、低成本竞争,重点是成本低于对手,条件先进设备、经济规模、高占有率、节约一切2、差异化战略:大规模、有特点、避开竞争3、集中差异化:成本集中、差异化集中4、合作战略:战略联盟:共同服务协议、合资、许可证经营、价值链伙伴关系5、简述差异化战略一、简述竞争战略,强调差异化是为了避免竞争二、顾客角度1、以顾客需求为核心。
将顾客需求差异化。
可以细分市场选择其一,也可以在满足需求上建立竞争优势。
问题对手也在差异化2、差异化的深入:微妙差异化:找出微妙差异。
个性差异化:找到一个或多个发挥企业优势的点三、竞争对手角度1、明确竞争对手:对手是替代品、对手是顾客四、市场范围确定1、识别市场:识别替代品:交叉弹性:一个产品是由相互有替代作用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组成2、界别市场:通过竞争对手、顾客、产品等方面划分五、保持比较优势1、为形成比较优势企业有多少竞争手段2、竞争手段的使用能力与资源六、选择竞争领域1、产品线广度:无差别、重点2、垂直统一深度:一体化6、简述竞争优势一、在双方共处一个市场,一方获得更高更持久的利润率就拥有了竞争优势二、含义:通过资源配置、经营范围选择,形成与竞争者不同的竞争地位三、包含: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四、意义7、简述企业核心能力一、含义: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二、意义:创造价值,对盈利和竞争起着重要作用三、特点:1、有用性2、不可替代性3、不可模仿性8、简述经营资源一、含义:生产经营中的投入,包括显性和隐性的所有投入二、分类:通用性、固定性三、包括:资金、物质、人力、信息9、简述战略联盟一、含义:两个以上为达到共同利益的战略目标形成的伙伴关系二、意义:战略有利,一加一大于二。
三、原因:新产品、供应链、规模经济、技术互补、市场准入四、类型:共同服务协议、合资、许可证经营、价值链伙伴关系其他1、企业经营目标目标体系,收益、发展+满足所有者、管理者、职工(社会责任是基本约束条件)——明确价值、提供方向、实现平衡第5章多元化经营战略框架经营范围——环境变化——产品周期多元化经营——意义——速度效益、范围效应、分散风险战略——进入新领域——相关多元化、不相关多元化——剥离清算、企业转变紧缩重组经营范围——经营方向——意义——选择方法——经营结构——多元化程度、事业间密度、事业间距离资源配置——方式——平衡方法重点1、多元化经营战略(下含多个小问题)2、产品生命周期3、蓝海战略解答1、多元化经营战略一、含义:新市场新产品(画图,产品市场矩阵)二、原因:环境变化、产品生命周期,根本解决办法多元化三、意义1、速度效益:保持一定发展速度带来的经济效益。
有效利用未开发资源、优化产品成本、激发员工士气2、范围效益:与单一活动相比,多元化可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资源相互生产利用。
副产品、扩大信息资源、利用闲置资源3、分散风险四、战略选择(包含经营范围和资源配置两方面)1、进入新领域:购并(难以找到相同)、内部创业(克服壁垒)、合资(依据战略联盟作答)2、相关多元化3、不相关多元化4、剥离清算5、转变、紧缩、重组五、经营范围一,经营方向1、意义:集中注意力、资源积蓄、创造组织一体感。
2、选择:市场、功能、技术。
3、条件:明确、符合战略、有方向、与员工息息相关六、经营范围二,经营结构1、多元化选择。
专长型、本业重点型、关联性、非关联性。
受制于收益率和增长率关系(画图,先高后低)2、事业关联密度。
集约多元化(资源利用)、扩散多元化(速度效益、分散风险)。
与本业和关联结合,四种3、事业间距离。
资源距离、心理距离。
渐进型:集约。
突进型:扩散七、资源配置一、原因:需大于求。
整体利益而非妥协二、方式:预算式、分散式三、如何平衡资源1、资源分布图,纵轴增长率,横轴市场占有率(类似GE )2、资金流动规律:3、波士顿矩阵2、产品生命周期(需补充)一、含义:从入到出二、原因:三、画图分部解释:1、导入期:需求小增速慢,增大投入。
无差异营销,2、成长期:需求增速快,差别化、细分。
低价,差异营销3、成熟期:需求停滞或后退,集中营销4、衰退,转产,开发新产品3、蓝海战略一、含义:无竞争,进入避免竞争的新领域二、原因:只要竞争就是有限制三、重点: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四、策略:排除无关因素、提升独特因素、形成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缺乏的因素第6章国际化经营战略框架国际化战略——动机——过程国际化环境——制度、市场、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跨国战略——多国战略——全球战略(全球低成本、差别化、聚焦)——战略联盟、合作协议重点其他1、国际化战略简述一、含义:经营范围、经营基地超越国界二、动机:寻找市场、寻找资源、寻找与国际政治体系协调、寻求与国际经济体系协调、提高管理效率三、发展过程:进出口业务、生产基地、追求低成本在国外设立生产企业、建立生产经营基地、全球经营四、经营战略1、多国战略:自我封闭、分权管理,竞争优势只限一个国家。
首先考虑的是将战略与东道国市场和竞争环境匹配2、全球战略:差异不大、集权管理。
分全球低成本、差别化、聚焦。
五、战略联盟、合作协议第7章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框架企业——产权企业形态——私营企业(合伙公司、两合公司、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中小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治理——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家族模式——内部治理——外部治理重点1、企业简述2、中小企业简述3、股份有限公司简述解答1、企业简述一、含义:一定财产支配下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行动的经济行为主体。
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二、特点:独立经济主体、财产支配关系式根本特征、目的是不断增加盈利,自负盈亏、职能是生产经营活动2、中小企业简述中小型、强烈个人色彩、单独支配、所有权经营权合一、组织不发达、统一性弹性创造性、人际色彩浓3、股份有限公司简述一、含义: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对其认购股份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二、特征:1、资本证券化。
2、有限责任制。
3、所有权、经营权分离4、公司账目公开三、优点:有利于持久发展、有利于大量资本、所有权经营权分离、保护创业者利益四、缺点:股东难以掌握足够信息、股东失去对企业支配力其他1、企业形态还有合伙公司、两合公司、无限责任公司2、公司治理模式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家族模式3、产权与所有权所有权:主体拥有财富的社会性认可和保护产权: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包括使用权、转让权、收入的享用权。
产权的完整性产权的外部性第8章企业外部关系协调框架外部关系——合法性约束——外部关系重要性——企业社会责任——环境意识与环境管理利益相关群体——股东大会——消费者关系——交易伙伴关系——政府关系——媒体关系重点1、企业外部关系协调的原因2、企业的社会责任解答1、企业外部关系协调的原因一、含义:二、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