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褥期乳母营养与膳食指导

产褥期乳母营养与膳食指导

产褥期乳母营养与膳食指导1.产妇产褥期的生理特点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这一时期,称为产褥期。

现代医学教科书明确规定: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

在这段时间,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在产褥期里,乳房要泌乳,子宫要复原,各个系统要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血液浓缩,出汗增多,尿量增多,消化系统恢复正常。

因此,产褥期及哺乳期乳母的基础代率较高,以保证自身机体的恢复和哺乳的顺利完成,一般基础代比未哺乳妇女高20%。

此外产褥期坐月子还有促进恶露排净,调理气血,调理肠胃助消化,增强骨质,改善体质等效果。

2.产褥期乳母所需要的营养素产褥期乳母需摄入充足的营养以恢复体力,并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

乳母饮食宜全面、均衡。

乳母营养良好有利于产后身体各器官修复以及体力恢复,同时乳汁营养成分也依赖于乳母的营养素摄入,因此产褥期乳母所需营养素较正常妇女需求量有所增加,乳母每日的膳食应尽量保证七大营养素的需求,参考值如表一.正常成年妇女与母乳营养素日供给量(从事轻体力劳动)表一2.1碳水化合物2.1.1碳水化合物对于乳母及婴儿的重要性碳水化合物对乳汁质量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它是乳母的主要能量来源,大脑和脏器官都需要它来提供足够的能量。

能量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营养学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是以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谷杂粮为主体,它是维持生命的主要能量来源,它与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共同构成了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人体每天约超过一半的能量都是从碳水化合物中而来。

2.1.2乳母碳水化合物的日供给量哺乳的母亲每日约生产600-800ml的乳汁,每天需要消耗大约650kcal的能量。

母体热能转变为乳汁热能时,其效率只有80%,加之自身消耗所需热能,其热量总需求较未授乳妇女高20%,故每天的热量总需要量应达到2500-3000kcal。

2.1.3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淀粉主要来源于粮谷类(如大米、小米、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粱等)和薯类食物。

粮谷类含60-80%;薯类含15-29%,豆类为40-60%。

2.2蛋白质2.2.1蛋白质对于乳母及婴儿的重要性蛋白质在生命中起决定作用,是人体中氮的唯一来源,它对于产褥期哺乳的妈妈尤为重要。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修补细胞,维持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消除身体疲劳,同时还可以促进新妈妈乳汁分泌。

当乳母膳食中蛋白质的质与量都不足时,虽然乳汁中蛋白质组成变化不大,但乳汁的分泌量却大为减少。

2.2.2乳母蛋白质的日供给量乳母所需要的蛋白质包括自身需要和提供乳汁时的消耗,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乳汁蛋白质时,600-800ml乳汁概含蛋白质10g。

其转变效率仅70%,故每日蛋白质的供给量需比正常妇女多25g,至少要达到90克以上。

有些地方的传统要求,有的甚至顿顿吃七、八个鸡蛋,结果却导致了妈妈的消化功能紊乱、增加肝脏肾脏的负担。

其实,鸡蛋每天2-3个就足够了,加强营养还是要适可而止。

2.2.3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包括鱼类、禽类、红肉、蛋、奶制品和豆制品等。

2.3脂肪2.3.1脂肪对于乳母及婴儿的重要性很多急于恢复身材的新妈妈,都闻“脂”色变,在饮食中极力避免含脂肪的食物。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脂肪对于新妈妈来说十分的重要,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储备能量,保护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滋润肌肤及头发,让人容光焕发,同时也维持着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

脂肪类物质在婴儿大脑及视力的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对中枢神经的发育特别重要。

加强必需脂肪酸摄取必需脂肪酸是能调整荷尔蒙、减少发炎反应。

当生产过后,身体需要必需脂肪酸帮助子宫收缩,好恢复致原来大小,所以必需脂肪酸对产妇特别重要。

一般产妇大多用麻油做为必需脂肪酸的食物来源,而且芝麻还具有润肠通便的效果,所以特别适合产后妈咪食用。

乳母饮食中的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会影响乳汁中的这些营养的含量。

2.3.2乳母所需脂肪的日供给量有些产妇天天吃大鱼大肉,导致肥胖甚至血脂升高、连带吃母乳的婴儿也易引起“脂肪泻”和“扁平足”。

脂肪虽好但也不能摄取过度,乳母们每日脂肪的需求应以其能量占总热量的20%-30%为宜,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多食用富含DHA的食物。

2.3.3含优质脂肪的食材脂肪的主要食物来源有坚果类、粮谷类、豆类、食用油、动物脂肪、动物脏等。

不饱和脂肪酸食物来源:鱼油、亚麻子油、紫子油、橄榄油、茶子油、腰果油等。

饱和脂肪酸食物来源:植物油(豆类、坚果类)、鱼油、海藻类、鱼、虾、贝类等2.4矿物质2.4.1矿物质对于乳母的重要性矿物质是人体构成肌体组织的重要成份,是维持身体各项生理功能,维持人体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构成机体某些功能物质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新代所必须的营养素。

如果妈妈乳汁中的矿物质含量较少,自身储备的矿物质就会被乳汁吸收,所以妈妈应当确保摄入足够的矿物质来保证自己的健康和宝宝的正常发育。

对于乳母来说,在矿物质中必须特别强调的两种元素是钙和铁。

新妈妈因为在孕期和产程中会丢失大量的钙和铁,因此应该保证每天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钙和铁。

2.4.2钙对月乳母及婴儿的作用为保证宝宝骨骼的正常发育又不动用妈妈体的钙,乳母吸收的钙应是自身钙的需求量与乳汁分泌所需钙量之和。

乳母钙补充不足,不会影响乳汁中的钙含量,但妈妈骨骼中的钙将被挪用,就会因缺钙而骨质软化,出现腰酸腿痛、肌肉痉挛等症状。

乳母要多喝牛奶,牛奶中的钙是食物钙的良好来源,有条件最好每天饮用500—1000ml,也可多食豆类、鱼虾、鱼骨汤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当吃排骨、虾的时候可放少许的食醋,使钙游离从而易被人体吸收,同时要注意多晒太阳或服用鱼肝油以促进皮肤对钙的合成。

2.4.3铁对月乳母及婴儿的作用铁主要参与氧的运转、交换和组织呼吸。

足月宝宝体约有300毫克的铁储备,4个月时基本消耗尽。

铁在乳汁中的含量基本稳定,但妈妈还是要注意铁的吸收,否则易引起产后缺铁性贫血。

如果怀孕期摄取不足或生产时流血过多,产后补充铁可以补血益气,使脸色恢复红润。

适当饮用红糖水,补铁、利尿。

红糖的铁含量很高,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够促进恶露排出,防治尿失禁。

由于铁不能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因此乳汁中含铁量非常少,仅为0.05mg/100ml。

由于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仅为10%左右,乳母们可考虑在医嘱之下补充小剂量的铁制剂以预防或改善缺铁性贫血。

2.4.4锌对乳母及婴儿的作用人体有70多种酶和锌有关系。

它们通过对蛋白质和核酸的作用,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和再生,能增强创伤、骨组织的再生能力,还能加强免疫能力,对生长发育旺盛的宝宝有重要的营养价值。

若产前提高妈妈体锌的含量就会使乳汁中有足量的锌,所以6个月之,吃母乳的宝宝很少缺锌。

锌有助于伤口痊愈及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并能保持维持味觉及嗅觉灵敏。

2.4.5硒对乳母及婴儿的作用硒是一种较稀有的准金属元素,它可以清除体过氧化物,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还可以清除体自由基,提高肌体的免疫力;另外,它还是重金属元素镉、铅的天然解毒剂,硒有助于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氧化及维持免疫系统正常,产后摄取充足的硒可以改善肌肉疲劳现象。

宝宝出生时,血硒水平很低,需要及时从母乳中摄取大量的硒来预防营养阻滞和保证大脑的正常发育。

2.4.6乳母矿物质的日供给量乳母通过乳汁分泌钙300mg/d,乳母钙摄入AI值为1200mg/d ,摄入的钙元素必须保证乳汁钙含量稳定和母体钙平衡,我国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建议乳母钙摄人量每日为1500毫克;《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乳母膳食铁的推荐摄入量为25mg/日,最高可耐受摄入量为50mg/日;建议乳母膳食锌AI为21.5mg/日,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35mg/日;硒的日推荐量,正常成年妇女、孕妇和乳母均为50μg。

2.4.7主要矿物质的食物来源富含钙的食物:牛奶、蛋类、贝壳类、鱼虾、豆制品、炖骨汤;富含铁的食物:红糖、动物脏、蛋黄、牛肉、鲤鱼、虾、绿色蔬菜、香菇、黑木耳等;富含锌的食物:牡蛎、动物肝脏、花生、核桃、鱼类、豆类、蛋类、奶类、肉类及苹果等。

富含硒的食物: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动物脏及大蒜、蘑菇、豌豆、白菜、南瓜等蔬菜。

2.5维生素2.5.1维生素对于乳母及婴儿的重要性乳母乳汁中的维生素含量受妈妈膳食营养质量的直接影响。

这些维生素虽不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也不是能量主要来源,但它却是调节代和生理机能必不可少的成分,就像我们的饭菜中少不了盐一样。

宝宝对维生素通常准备不足而需求量相对较高,主要依赖乳汁来提供。

如果乳母维生素吸收不够,乳汁中维生素的含量降低,就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乳母补充这些微量营养素,就会使乳汁中这些营养素的浓度迅速提高,保证乳汁中营养成份的相对稳定,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乳母必须吸收充足的维生素,来保证乳汁中维生素的含量。

在哺乳期,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等,都是宝宝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

2.5.2维生素A的作用维生素A为脂溶性,是由大多数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胡萝卜素转化而来,动物肝脏中含有大量已转化成型的维生素A。

它能调节免疫功能,促进上皮细胞和骨骼发育,维护视网膜感光色素的正常工作等。

如果缺乏,就会使宝宝生长缓慢,对眼部、呼吸道、泌尿系统的健康发育都有影响。

维生素A是宝宝骨骼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疫能力,妈妈多吃胡萝卜,能够使大量的胡萝卜素在体转化成充足的维生素A,宝宝就可以通过乳汁直接获取。

2.5.3 B族维生素的作用B族维生素是水溶性的,在人体是不能储存的,需要每日补充。

它可以帮助许多营养素转化成能量,是新妈妈和宝宝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维持心脏、神经系统功能,维持消化系统及皮肤的健康,参与能量代,能增强体力、滋补强身。

2.5.4维生素C的作用维生素C也是水溶性维生素,有助于人体细胞组织的修复,促使酶和激素的合成,促进细胞质中胶原的形成,维持结缔组织的正常代。

对于乳母来讲,可以提高抵抗力,清除体的有害物质,如铅等。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但是极易被破坏,所以最好不要长时间烹调。

2.5.5维生素D的作用婴儿因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共同作用,维持血钙的水平稳定,它是钙磷代的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维持钙和磷的正常水平。

这对正常骨骼的矿化,肌肉收缩,神经传导以及体所有细胞的功能都是必需的,同时维生素D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改变机体对感染的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