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后感教学设计

读后感教学设计

《读后感》教学设计
牙克石市第四小学高明莉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读后感,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自己读过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表现出个人的真实体验和主观感受。

教学重难点:写读后感如何选择感受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堂导语
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很有教育意义,感受很深的课文,但其中有一篇写了一个小女孩借雨天走进书店藏身于顾客中偷偷读
书的故事,这就是《窃读记》,相信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一定会有许多的感受和体会,哪位同学谈谈读后的感想。

1、让学生读感受体会;
2、了解什么是读后感(阅读完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二、出例文,找特点学方法。

1、出示《窃读记》读后感,①让学生谈谈读后感最大特点在哪?作者写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让学生讨论)②让学生观察这部分在文中写得怎么样(详或略)③学习开头的写法,开头怎么写,写了什么,写得怎么样?(总的写读了什么书,简述文章内容)④学习
结尾的写法,结尾有什么特点,怎样写?(总结中心,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勾勒出读后感的基本结构
开头:可简介读原文的时间或原文的作者篇名,概括主要内容以及自己读原文后的总体感受(略写)。

主体:可引用文章某处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评析,谈自己真实体验和感受,特别是要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一些例子来谈感受体会(评写)。

结尾: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提出希望,发出号召(评写)。

3、总结三个要点,让学生谈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板书:感是重点:联系实际
(主体部分:要做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读体会)
顺势引导学生要联系实际,先做到“读”理解“读”,是基础,要有读才会感。

(说出读为什么是基础,为什么要求读好,因为读懂原文时,不仅要弄懂文中句子的含义,掌握文章内容,而且要深入文章的中心思想,只有弄清楚原文写的是什么,又知道怎样写的,也就为写读后感想提供了前提。

读原文时,不要一心想着怎样去写读后感,更重要的是静下心来,深入到文本中去,才会有深切体会感受。

师板书:读是基础;读懂原文。

4、文章写好了,该如何写题目呢,有两种方式:1、直接命题“读《》有感或《》读后感,2、有正副标题,
××××××
——读《》有感
让学生根据两种方式,分别给《窃读记》加题目。

三、再展示一篇范文,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感,让学生评一评。

四、试着练习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大家试着用这些方法,选择一篇最感兴趣的课文,写一篇读后感的主体部分,写完后,教师选两篇有代表性的进行评改。

板书设计:
读后感
读是基础读懂原文
感是重点联系实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