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设计观
样化和各不相同:选择把不同领域并置在一起是为了说 明设计是一种规划文化,它越来越不能容忍给禁闭在纯 粹的私人家庭空间中,越来越追求与人的行
为及公共空间产生互动关系,与发生在路上和办公室中 的事物、与着装和走动的方式、与除居住仪式之外的生 活仪式互为作用。 “意大利设计”展
不是为了突出一条主线或一条品味路线,而是把眼光投 向更为开阔的意大利设计景观,它收录和重新介绍了某 种共同研究的总体建议,而不是强调个体的
开门见山地综合了组成任何一个收藏的基础的三大要素。 "周游"、"抓""带走"。收藏首先意味着探索世界,觅获最 适合自己兴趣的东西,用带
走它来使其脱离原来的地方。但这三个动作还不够,要 把收集到的东西变成一个收藏,还需要下面一个步骤: 这也是卡尔维诺的佚名收藏家所做的。
回来时,等待他的是长长的书架,在它们的上面是排列 有序的上百个玻璃瓶,里面有巴尔顿湖的灰色的细沙, 有暹罗湾的纯净的白沙,有冈比亚河冲积到
了事物的混沌和被纳入一个项目的秩序中时,它成为相 聚、交流和比较的场所。 米兰三年展的意大利设计 永久收藏旨在成为一个类似的场所,它不是
一个惰性的变成化石的物品的档案,而是一个能够引发 比较以及记忆与未来之关系的符号的目录。这一收藏在 1997年4月建立和对外开放,由于策划
人詹比埃罗?波索尼的努力,由于象马诺罗?德?乔尔基和 安德烈亚?布朗兹这样的大学者在前几年为三年展策划的 重要展览的成功经验,永久收藏变得
越来越丰富,藏品选择依据的逻辑是重视建立一个前后 一致的和富有意义的整体。 现在,永久收藏拥有 1000件种类极不相同的设计作品,包括家
具、灯具、电子产品、家务用品、交通工具和孩童游戏。 永久收藏吸纳了每件作品的内在功能价值、审美价值或 科技价值,并认识到,就整体而言,
组成收藏的物品并不只是"物品"。 它们是我们最近的 历史的重要的符号和形状,是理念和科技、梦想和需要、 语言和风格的产品,总之,在战后至
-8),"城市和设计,记忆和未来"(2001年2月,见第6 页照片1-2-3)。 这些展览的目的是为了从永久收 藏的丰富的财富出发来提供
阅读的思路,以此来打开新的视野、提出演绎的假设、 在不同的知识之间建立快捷的联系。以及收藏受到忽视 的及在最初确定的时间段(1945--1
也相当清晰和富有争议。 贯穿100件入选展品的叙述 依据的是一种线性和整齐的过渡,它任意排斥对立和矛 盾,但却时停时续。这一叙述故意用跳
跃和比较的形式来展开,它隔离一些部分,它阐述诗学 和审美理论,把它们与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联系起来。形 成这种叙述的是一种由历史学家卡尔洛?金
斯伯格提出的"起始历史"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每个物 品除了自身有效之外,还应该揭示一种更广义的上下文 关系,并提供有关计划、实施和使用这
常生活中还没得到使用,它似乎是从属于未来的。也许 在连接起始的环路中,我们确实能逆光地了解到当代意 大利的许多变化。 意大利设计永久收藏
米兰三年展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他最优美的小说《沙 粒收藏》(Garzanti,米兰,1984)中是这样开始的: 有一个收藏沙子的人,
他周游世界,当他来到一片海滩、一个河岸、一个湖滨、 一个沙漠、一片荒原,他抓起一把沙土,把它随身带走。 在他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卡尔维诺
是同一中的不同和不同中的同一之间的不断的对立和统 一。 在任何情况下,一个收藏的意义并非仅仅是收 藏品的内在价值,也不完全是收藏机构给予
它的价值,它的价值还来自子能唤起观众在阅读的过程 中提出自己的理解。 作为"样品",每个收藏肯定是世 界这一全豹的一斑:它告诉我们一些超
过它特有价值的东西,而且在创造和使用者之间建立了 一座桥梁。如同一它脱离
贡献。展品按时间顺序排列,被分成五大部分,它们对 应的是当代意大利历史中的五个类似的大阶段:战后重 建、经济繁荣、社会冲突的年代、享乐消费
主义年代、贯穿上世纪最后十年的对新身份的艰辛的探 求。 这种选择是为了让对意大利文化和历史不甚了 解的异国他乡的观众也能最大程度地了解设
计的演变。每个部分的开头都是引用一个意大利作家或 学者的一段话,它是在与那一部分对应的阶段中出版或 发表的,被选上的原因是,它能在某些情况
是由贵族和市民的手工文化决定的,而不是由农村文化 造成的,这两者之间大不相同。前者的差异得归因于社 会政治口味的迅速演变和与众不同的个人需
要,而后者则相当相近,是由一致的、持久的冬季农闲 经济造成的,由此诞生的产品更多地具有工艺的、而不 是风格的特征,它们因而逃避了被主人剥夺
的命运。第三个手工生产的不同是(现在还常常如此) 集中在某些地区,通常因为它们靠近矿区或采矿场,从 古罗马晚期(阿罗阿?里格尔)开始就开始
究和形式尝试能够转化成为大众享用的语言和风格。 浏览构成收藏的所有作品能够让我们了解种类的演变、 追溯意大利主要设计师的实质性的创造、
重建相关领域中最重要的意大利公司的历史,但最重要 的是,它能够让我们亲临其境地认识到物品与它们的设 计和实施年代中的社会文化氛围之间的紧密
联系。 就其拥有的实物财富的数量和质量,永久收 藏在意大利是独一无二的,它目前的展馆是一个2000平 方米的空间,紧挨着米兰理工大学的工
剩。当脑力的创造不需要体力活来实现时,工人被迫另 寻生路。 因此,整体上,意大利的生产史具有如下 特点:不断寻求赋予当地短缺又简陋的材料
以价值,或节省使用有时是从极其遥远的国度进口的贵 重材料和充分体现出它们的价值,这可以通过优美(或 豪华)的风格或结构上的彻底创新来实现,
这也得感谢热那亚、威尼斯和托斯卡纳大区精明的商人。
个物品的时代的社会、历史年代和文化的痕迹、症侯和 迹象。 总之,每个物品是针对一个系统,它是设计、 文化和生产实践的总和性的表达,而展览
只能通过暗喻或提示的方法来展示这种总和。决定是否 入选的第一标准是象征性和代表性:由于设计的原创力、 技术及材料的创新、捕捉和代表某一特定
时代的口味和文化的能力,被选的展品构成了意大利设 计研究中最有意义的成果之一。 入选展品的总数具 有任意的象征性,而种类则有意识地做到多
为首,并得到一些博学的工程师的呼应,在关注从装璜 着手的建筑设计的同时,他们开始对日常用品的外形产 生新的兴趣,由此开创了这样一个历史:它
关注未来主义的渎神式的放纵和许多重新诠释的来自外 国的启发(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结构主义),这渐渐 演变成埃内斯特?罗杰斯的事后计划。在手
工业者之外,出现了新的人物,他们把系列生产看作将 工业化带来的福利进行社会分配的工具,并重新制造了 一方面是古老的城市手工业传统中的语言和
形成某些相应的转变,它们发展成两千年后的"工业地区" (阿尔弗莱德?马夏尔)。 至于材料,从中世纪开始, 整个意大利都得面临地区性的短缺
,尤其是某些材料,虽然"贫穷",却能支持和促进非现代 意义上的"工业"发展("工业"是古罗马晚期皮埃蒙特大区 的一个手工业小镇)。1348
年之后的五十年中,施虐整个欧洲的瘟疫造成了高达30 %的人口死亡率,但是,如果不考虑这场灾难,意大利 的问题一直是原材料的缺乏和劳动力的过
尽管老生常谈关注的只是"美",与其他名贵、高档的 设计相比,意大利设计的首要特征在于它在形式和材料 的组合方面前所未有的创新:从整体上
看,意大利设计的历史主要是充满了不断的实验,这是 它被称为永久实验室的合法理由。如果说,这种实验性 减弱了形式风格的统一性和一贯性,而更注
重了伟大的建筑家和学者埃内斯特?罗杰斯所说的从"勺 子到城市"的设计规划中的对立因素的共存,我们必须承 认,在意大利、以及在其他地方都必然
风格的双重轨道,另一方面则是农村文化中的语言和工 艺的双重轨道。 比以往更甚,材料再次成为至关重 要的问题。显然,它们的各向同性和各向
异性是区别 “意大利设计”展收录了意大利战后至
今的设计史上一些最有意义和代表性的范例,它旨在证 明一种研究、设计和实验的质量,后者是
意大利设计师和公司的骄傲。 入选的展品是为了提 供1945至2000年期间意大利设计史的发展主线的概要, 这一概要是实质性的、综合的,但
塞内加尔的红沙,它们色彩缤纷,呈现出一种清一色的 月球外观,即使它们的颗粒大小和质量各不相同,有里 海的黑白两色的小砾石,它们仿佛浸透了盐
水,有马拉松的极其细微的小石子,它们也是黑白两色 的,还有来自肯尼亚马林迪港附近的乌龟湾的粉状白沙, 混杂着紫色的蜗牛。 总之,收集到的
东西需要整理,需要被置于一种框架中,它能赋予它们 的总体以统一性,也能区分它们的差异以及组成收藏的 每个具体物品的特殊性,因此,每个收藏都
业设计学院,根据不同的规模和理念,这些藏品还被作 为主题或专题展的核心展品在壮观的三年展展厅内定期 展出,所采用的轮流的重新组合的标准使对
收藏的阅读和演绎能够一直以新的、生动的和充满活力 的形式出现。 在这方面可以罗列的例子包括:"100 盏灯"(2000年2月,见第6页照
片5-6),"100把椅子"(2000年5月,见第6页照片4), "设计师的另一面:乔万尼?萨基的模型"(2000年6月,见 第6页照片7
以上的国家,并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处于至少3个世界强权 的统治之下。撇开不计十六世纪晚期的一些边境地区的 语言,在许多方言和地方主义之外,从公
元1000年起,"白话"意大利语开始在全国范围和民间层次 上得到普及,它完全取代了拉丁语,把后者的使用限制 在教会和官方文件。这样,当同一
件工艺活在不同的大区、甚至在相邻的城镇都有不同的 叫法时(这一点并不是次要的),一种物质文化系统也 逐级建立,在这系统中,地区的差异更多的
存在的与产品紧密相关的竞争机制也并不允许对生活空 间做出更好的安排。但是,正是这个空间,这个由物品 的反差勾勒的空间,越来越大地激发着意大